高中历史必修三战争知识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一战的背景1、世界已经被帝国主义国家基本瓜分完毕。2、动荡不安的世界3、各帝国主义国家扩军备战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1、帝国主义之间矛盾A德a维护欧陆霸主地位,压制法国,防止其崛起复仇b重新瓜分世界,夺取世界殖民地。B法:复仇,夺回欧洲霸权。C英:维护霸权、殖民地,维持欧陆均势D俄:争夺巴尔干地区。(夺取南方出海口)E奥匈:视巴尔干地区为其势力范围。F巴尔干国家:反对外来奴役,争取独立三对矛盾A英德:世界殖民霸权、世界殖民地(最主要)B俄奥:夺巴尔干C法德:夺欧陆霸权2、同盟国和协约国的形成1879德奥同盟(反俄)1882德、奥、意三国同盟1892法俄军事协定——欧洲开始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1904英法协约1907英俄协约——三国协约正式形成,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正式形成三、巴尔干火药桶四、一战的爆发1、一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1914、6)2、一战全面爆发(1914、7)3、成为世界大战的原因:A:20世纪初的世界已经基本上形成一个整体,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B: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斗争空前激烈C: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下的小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卷入战争D: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为战争年代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技术基础五、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新兴的美德超过老牌英法,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具体原因:帝国主义国家在争夺中相互勾结,最终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敌对军事侵略集团,疯狂扩军备战,世界局势空前紧张.(注意帝国主义间的三大矛盾和巴尔干火药桶)导火线:1914年6月,萨拉热窝刺杀事件第2课旷日持久的战争战争的特点:旷日持久、阵地战、残酷战争的概况:一个主战场:欧洲战场两大军事同盟:同盟国;协约国三条战线:东线、西线、南线三个阶段:1914;1915—1916年;1917—1918年持续四年一欧洲的三条战线和双方爆发:德、奥决定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挑起战争。1914.7.28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交战双方:一方是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另一方是协约国的英国、法国和俄国。意大利望风使舵,参加到协约国一方。战线:西(英法比--德)东(俄-—德、奥匈)南(塞尔维亚-—奥匈)二、大战的第一阶段19141、西线:马恩河战役(德--英法联军)德“施里芬计划”破产,陷入持久阵地战2、东线:俄败普鲁士(德)俄胜奥地利3、影响:德国面临两线作战境地,又陷入持久战的困境,战局对德不利。三、大战的第二阶段1915—19161、东线:1915德奥击溃俄国计划失败2、1916年关键一年:重点在西线西线三大战役:凡尔登战役:1916年2月至12月法对德毒气弹、绞肉机:(一战的转折点)索姆河战役:1916年6月24日至11月中旬英法对德坦克日德兰海战:1916年5月,英德海军,德国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但在战略上并未打破英军封锁,英军仍掌握着制海权。四、旷日持久的原因:A、交战双方没有一方具有绝对优势。B、装备的限制:新武器大量使用,这有利于大量杀伤进攻人员,有利于防守。C、当时军队机动性差,后期保障能力低。D、当时战略战术无法应对新武器的使用。五、持久战有利于协约国的原因因为协约国在面积、人口、资源等方面都远胜于同盟国,还占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且其兵员分散,有利于长期作战。同盟国军队虽然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争准备充分,但其人口、资源都无法同协约国相比,这有利于速决战,故战争转入持久战显然对同盟国不利。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A、美国参战1、原因:①战争爆发前,美国同德国关系十分紧张②美与协约国接近,经济联系加强③直接原因:德实施“无限制潜艇战”④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归还⑤捞取战利品、夺取霸权2、时间:1917.43、影响:使战局朝着有利于协约国方向发展B、中国参战1917年,北洋军阀政府向同盟国宣战C、俄国退出战争标志:《布列斯特和约》的签定(1918年3月)二、同盟国集团崩溃(1918年)1、同盟国的困境:物资、兵源2、西线进攻受阻并节节败退3、战场的失利,加剧了德国内部的政治危机。(水兵兵变,柏林工人起义)4、1918.11.11德签署停战协定(一战以同盟国集团失败而告终)三、同盟国集团失败原因1、经济原因:同盟国的经济实力处于劣势2、军事战略上:低估了对手的实力,施里芬计划破产3、同盟国集团内部矛盾尖锐:经济崩溃、各国革命、奥匈内部的民族独立运动、德国的十一月革命4、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日本参战、意大利倒戈、美国参战及一批国家加入协约国,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第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一、规模空前的帝国主义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的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二、损失巨大三、战争催生了新世界1、引发了欧洲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受到挑战西欧相对衰落3、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对国际事务影响力越来越大美日迅速崛起4、使日本获得了发展和扩张的机会5、俄国诞生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6、促进殖民的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的觉醒7、越来越多的人民为了争取独立和自由,投入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开始瓦解到世界政治经济活动中来,战后出现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国际性政治组织——国际联盟四、大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1、催生了一系列新技术2、客观上提高了妇女地位3、促进了政府职能的改变(社会管理--经济管理)4、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主义和平主义)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一课巴黎和会一、凡尔赛宫里的勾结与争夺(一)巴黎和会1、目的:瓜分战利品,处理战争的遗留问题,并组建战后国际新秩序2、召开:1919.1.18巴黎凡尔赛3、参与国:27个战胜国,德奥等战败国与苏俄除外4、实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5、操纵者:三巨头(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二)与会国的目的a、美:称霸世界b、英:扩大巩固大英帝国的版图c、法:削弱德国,称霸欧洲大陆,扩大在非洲的殖民地d、日:进一步侵略中国,称霸亚太地区(三)争夺与勾结1、对德问题的争夺(焦点问题)①法:严厉制裁、肢解德国,收回阿尔萨斯---洛林,取得萨尔煤矿②英:反对过分削弱德国,阻止法称霸欧洲③英美:反对法国建立莱茵共和国,防范德国给法国确实安全保障2、在中国山东问题上的勾结(1)山东问题上列强的态度:支持日本的要求英:利用日本牵制美国。法:支持英国,以换得在对德问题上给予更大合作。英法支持,日本施压,美:需要日本支持与英法争夺,没有威胁到根本利益。美国妥协、接受日本要求(2)结果:引发中国的五四运动,中国代表拒绝和约签字二、《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1、内容(重点)见书本P26①罪责问题德国及其各同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②疆土问题:重划德国疆界③殖民地问题全部以委任统治方式被瓜分④军事问题:限制德国军备⑤赔款问题:未达成最后协议2、评价:①战胜国对德国的具有掠夺性和强制性的和约—在德国埋下复仇的种子②战胜国实现一些目的、战前矛盾得到缓解,一战后的帝国主义国际体系开始建立。三、巴黎和会的分赃性质1、德国领土划定2、殖民地:委任统治、实则瓜分3、巨额赔款、限期支付4、限制军备四、巴黎和会不可能是真正的和平1)苏俄和德国被排除在和会之外。2)三巨头操纵了会议3)追求霸权基础上的和平,根据自己的利益重建战后秩序。4)全体大会仅仅是在形式上举行表决.重大问题都是由三大国秘密决定。5)战胜国之间矛盾尖锐对立,争吵激烈,难以达成一致,会期一拖再拖。第二课凡尔赛体系和国际联盟一、凡尔赛体系的构成:由《凡尔赛和约》及对奥、匈、保、土的和约组成二、凡尔赛体系评价:(一)实质:在巴黎和会上,以英法为主导,在惩治德国为首的战败国、宰割弱小民族的基础上,确立的帝国主义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重新瓜分世界的新秩序。(二)客观进步性1、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在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的矛盾,使资本主义发展进入相对稳定时期,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客观环境。承认民族自决原则,改变了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出现了一系列欧洲新兴民族国家。2、通过国际会议上的外交斗争调解国际关系比起军事对抗方式是一大进步。3、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欧洲中心地位被削弱,美、苏、日崛起(三)体系下矛盾决定其不稳定性战胜国之间:分赃不均引起新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民族主义、复仇主义,是德国30年代法西斯上台的重要原因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资本主义国家与被压迫民族国家之间: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三、凡尔赛体系是脆弱的、不稳定的,是一个“建立在火山口上的体系”?⑴凡尔赛体系是建立在对战败国的掠夺基础之上的,没有消除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德国对战胜国强加的和约以及随之而来的掠夺强烈不满,许多人怀有摆脱和约束缚的复仇情绪。这就必然导致战败国与战胜国的矛盾加剧。⑵协约国仇视苏俄,和会期间策划对苏俄的武装干涉,企图扼杀苏维埃政权,而且会后长期与苏俄对立。从而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⑶凡尔赛体系是在战胜国列强暂时达成妥协的基础上建立的,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的斗争使它们之间的矛盾加深。⑷由于战胜国的任意宰割激化了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矛盾,也激起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所以整个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此起彼伏。四、凡尔赛体系对世界历史发展的积极影响首先,是战胜国列强暂时达成妥协的基础上建立的,使欧洲基本维持了二十年的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客观环境。第二,调整了欧洲各国间的关系,将民族自决原则应用于欧洲,确认了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一些民族国家的独立,顺应了世界民主化的发展趋势。五、国际联盟1、由来:美国威尔逊“十四点原则2、建立过程:巴黎和会讨论1920.1正式生效日内瓦3、盟约:维护和平、集体安全、委任统治4、机构:全体大会、行政院、秘书处5、成员:苏俄及德、奥等战败国被排斥美国未参加(因未能实现称霸目标及孤立主义影响)6、实质:是英法操纵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第三课华盛顿会议一、华盛顿会议召开背景1.日本一战后在亚太地区势力扩张威胁到美英在这一地区的利益。2.战后为争夺霸权,美、英、日军事竞赛激烈,各国不堪重负。3.中国人民反帝斗争高涨,维护列强在华利益成为当务之急。4.战后各国都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希望通过外交途径来缓和矛盾。二、会议的三项主要议题A、亚太问题1921年11月12日美(主导)、英、日、法、意、葡、荷、比、中在华盛顿召开会议,中、美、日、法签订《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简称《四国条约》影响:对美国:《四国条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胜利。它不仅借此埋葬了英日同盟,消除了在远东太平洋地区争霸的一个障碍对英国:英日矛盾的不断激化和英国在亚太地区实力的相对下降对日本:对废除英日同盟感到惋惜。但《四国条约》让日本第一次处于同欧美列强平等的地位,它在太平洋地区的权益得到其他国家的正式承认。B、限制海军军备问题1922年2月,美英日法意五国签署了《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五国条约》。评价:1、《五国条约》是大国间订立的第一个裁军协议2、是美国外交的胜利,意味着美国与英国处于同等地位,英国海上优势丧失,同时日本海军的扩大被限制。(对美国有利)3,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海军军备竞赛,但不能消除列强间的矛盾。C、中国问题1、山东问题问题的由来①1897德国强占胶州湾②一战时日本占领山东租借地、“二十一条”③巴黎和会上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解决:《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解决原因①中国人民坚持斗争的结果(主要)②美英和日本的矛盾2、《九国公约》实质: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对美国:打破了一战期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三、华盛顿会议上最大的赢家:美国表现:1、拆散英日同盟;2、美国海军力量与英国并驾齐驱;3、遏制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4、在中国实现了“门户开放”政策。四、利益受损日本:英日同盟被拆散;海军力量受遏制;独占中国局面被打破;英国:丧失海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