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政治文明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政治文明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一、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主线:夏、商、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1、夏朝政治制度(1)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2)地位:古代中国出现的第一个国家政权(3)制度: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2、商朝政治制度(1)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成汤灭夏,建立商王朝(2)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商王控制支配着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①内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②外服,方国管辖的地区(3)特点:(1)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2)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神权: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二)西周政治制度1、时间: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国,史称西周2、分封制(1)概念: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2)目的:周王朝想通过建立子国的方式来扩大和巩固自己的统治。(3)内容:(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出现的封国和承担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①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王畿是周王的直接驻地;②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还有异姓诸侯国;③周王的亲族、姻亲和功臣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但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4)作用:①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②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统治;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3、宗法制(1)目的:①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②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主要继承者,有主祭祖先的特权。(3)内容: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确立了大宗、小宗体系。(4)作用:①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②宗法制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③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4、礼乐制度: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工具:周朝制定了各种礼乐制度,以维护宗法分封制)补充:1、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1)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2)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法则2、宗法制的特点:(1)最大的特点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2)大、小宗具有相对性;(3)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4)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夏商周时期是中国早期政治文明形成的阶段,形成了一些后世所继承的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变化过程。如:①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②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③形成完备的分封制与宗法制④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主线:从春秋战国争霸到秦的统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及巩固统一的措施。)(一)从群雄割据到大一统1、背景:(1)春秋时期①宗法分封制的原则遭到破坏;②周王室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③诸侯兼并战争频繁。(2)战国时期①大国国君改号,出现卿、大夫夺位的政变;②各国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2、统一:(1)条件:①社会经济发展,各地区、氏族联系加强;②战乱频繁,人民渴望统一;③商鞅变法使秦国强盛;④嬴政雄才大略,重用人才且措施得当。(2)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全国。3、意义:(1)结束了数百年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2)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各族人民的愿望,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奠定了基础。(二)中央集权的确立1、确立:(权力的高度集中,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1)皇帝制:①皇权至上,大权总揽;②“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①三公指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②九卿——奉常、郎中令、卫尉、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太仆,分管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评价: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相互配合、相互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3)地方官制—废分封,置郡县(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①目的:吸取春秋战国割据混战的教训,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理。②地方机构:分郡、县两级。2、加强皇权的措施:(1)选官: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2)秦法:制定细苛、严密的法律,是嬴政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工具。3、影响:(1)积极影响:①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②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对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2)消极影响——秦法以“轻罪重罚”为指导思想,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苦难;并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阶级矛盾迅速激化。秦王朝十几年后土崩瓦解。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自由发展。补充:1、秦始皇确立皇帝制度:①权力的高度集中:秦朝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权力的集中,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②皇权的至高无上:首先,皇帝总揽国家一切大权,皇权至高无上。其次,确立了“家天下”的皇帝继承制。(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2、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皇帝制度、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地方官制—郡县制3、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皇帝制度的建立;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地方实行郡县制;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制定严酷的法律;为了防御匈奴,修建长城;修建由都城通往各地的驰道;开灵渠;大规模移民等。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原因(必然性):①经济根源:封建经济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保证国统一;②政治根源:地主阶级需要借助强大的政权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及镇压人民反抗;③思想根源:法家思想;(2)确立:秦朝这套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职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最终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3)特点:三、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主线:中央集权制度下,地方势力不断起来反抗中央,中央不断集权。)(一)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1、七国之乱(1)原因:①刘邦分封同姓诸侯王形成尾大不掉之势②汉景帝削夺诸侯国土地(2)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借口“清君侧”串通其他六国诸侯王叛乱2、汉武帝集权:(1)目的:强化皇权,巩固国家统一(2)措施:①建立中朝—(内朝:尚书台):成为朝廷的决策机构;外朝(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机构):逐渐成为执行机构;目的: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虽置三公,事归台阁)②设置刺史—位卑权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包括诸侯和地方高官)。(但到了东汉,刺史逐渐演变成郡县之上的地方行政长官)③实行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诸侯国问题。(其中“酎金夺爵”的实质就是寻找借口大量削夺诸侯和列侯的爵位)(3)影响:①积极影响——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②消极影响——权力的过于集中导致外戚、宦官专权,政局动荡。(二)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1、形成:唐“安史之乱”平息后,唐代宗封安史降将和带兵平叛的刺史为节度使,节度使权力不断膨胀,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割据一方,形成藩镇林立的局面,使唐后期政局动荡不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2、延续:①表现——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②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三)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1、背景:(1)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2)革除藩镇割据的弊端,防止“陈桥兵变”再次上演。2、措施:(1)收精兵:原则是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三衙(统兵)、枢密院(调兵)。(2)削实权:削弱或剥夺宰相、节度使等的权力;(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的办公机构,用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盐铁、度支、户部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在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3)制钱谷:由转运使把地方财赋运到中央。目的:使地方失去割据的财政基础3、影响:(1)积极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2)消极影响——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补充:1、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朝代西汉初期唐朝中叶唐朝末年表现七国之乱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原因分封诸侯,尾大不掉节度使权力过重(内轻外重)结果中央集权胜利中央集权胜利地方分权胜利影响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发展大一统局面后患无穷,由盛而衰唐朝灭亡,五代十国开始教训必须削弱地方政权的力量,强化中央集权,强干弱枝2、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利弊和影响措施内容利弊收精兵①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合称“三衙”)有统兵权②枢密院有发兵权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防止大将反叛。①造成军制紊乱,指挥不灵,战斗力衰退②庞大的军事机构,造成军饷开支巨大。削实权①削弱宰相的权力: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三司”(盐铁、度支、户部)掌管财权;宰相仅有行政权。②削弱藩镇的行政权力:所有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设通判监督州郡长官①削弱和分割了宰相的权力,打破了宰相“事无不统”的局面②削弱藩镇行政权力有利于防止武将干政,并设通判与之相互牵制,从而削弱地方权力①权力过于集中于皇帝,他人无权,遇事推诿,不负责任②分化事权,机构膨胀,行政效率低下,官俸开支巨大,出现财政危机置钱谷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运往开封或其他指定地点,由中央掌握。使地方缺乏割据的物质基础地方财政困难3、自汉代以来,通过打击诸侯国势力,削弱武将军权,分割地方官权力,中央集权日益加强。到宋代以后,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政治制度上体现出新的特点——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变得突出起来。四、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主线:中央集权制度下,呈现出皇权不断的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的趋势。)(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1、自秦以后,中国出现了以皇权为中心的政治体制,皇帝位于金字塔的顶端,任命各级官员处理全国政务,从而建立起较完备的中枢权力体系。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不断发生变化。2、唐朝三省六部制:(1)确立: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2)结构:①三省——中书省(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封驳审议)②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3)作用:三省之间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3、宋朝强化皇权:(1)措施:①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②军政归枢密院,分割宰相军权;③财政归度支、盐铁、户部三司掌管,三司长官“三司使”又称为“计相”。(2)影响:分割相权,强化皇权⒋元朝一省制:元朝废三省,实行一省制,即中书省,六部归入中书省。中书省的长官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二)明清加强皇权1、明朝废除丞相:(1)原因:①元朝中后期,宰相权势过重,左右皇位继承,引起政局动荡②明太祖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2)废除:1380年,明太祖诛杀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并规定此后各代不得再立丞相。(3)影响:相权、皇权合而为一,专制皇权发展到高峰。2、明朝设立内阁:(1)原因:废丞相(原因:①吸取元朝权贵乱政的经验教训②认为丞相都是小人,都会专权政③认为中央事务由皇帝一人直接管辖会更稳定。)后,为提高皇帝处理政务的效率。(2)设立:①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职权:仅备顾问,兼协力奏章;特点:品秩较低,不参与决策)②明成祖正式

1 / 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