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案人教版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辅导网高中历史教案人教版: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二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原因:(1)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三主要矛盾:1、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民族矛盾)2、人民大众与本国反动势力之间的矛盾(阶级矛盾)四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新旧民主革命的异同1、同:性质相同、任务相同2、异: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者(最主要):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指导思想: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前途:资产阶级共和国人民民主专政走资本主义道路走社会主义道路结果:失败成功主力:人民群众更广泛五、分期(两个时期七个阶段):以1919年为界,按革命性质分为两个时期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近代前期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1840—19世纪60年代)2)中国半殖半封社会完全形成时期(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3)中国半殖半封社会的深化时期(20世纪初—1919五四运动前)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近代后期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时期(1919—1927)2)国共政权的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3)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4)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六、基本线索高中历史辅导网、外国列强侵略中国并与中国的反动势力相勾结,逐步把中国沦为半殖半封社会的屈辱史2、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及其走狗的抗争史和中国各阶级各阶层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史3、中国近代化的缓慢发展史(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两大主题(1)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2)实现近代化和国家富强关系:相互联系近代史:民族独立是第一位;现代史上:国家富强是第一位单元一:19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单元知识结构阶段特征世界:世界资本主义处于工业资本主义阶段。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更多的国家通过革命或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发展推动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列强的侵略扩张激起亚洲人民反抗,形成亚洲革命风暴;此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运动兴起。中国:工业革命加剧扩张封建统治闭关锁国中国落后两次鸦片战争1.社会性质:封建——半殖半封;外国资本主义开始控制中国政治、经济2.主要矛盾:民族矛盾、阶级矛盾3.经济结构: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外国资本出现4.阶级结构:统治阶级分化,新的阶级力量(工、买办等)产生。5.思想观念:“新思潮”萌发,“西学东渐”开始。6.革命性质:旧民主主义革命7.革命对象: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高中历史辅导网本阶段的时代特征: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社会发生全方位剧变,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太平天国运动,因为新的时代而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农民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任务,因此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起点。剧变的原因:19世纪前期,世界上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接近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处于上升时期。而这时的清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都已显示出衰落趋势。剧变的表现:1、政治上:(1)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中国政局发生变化:两次鸦片战争,开始控制清政府满洲贵族势力减弱,汉族官僚地主势力增强。清政府对西方侵略者的态度由排斥到抵抗,再到妥协、投降,继而“借师助剿”,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统治阶级内部出现分化,以奕訢、曾国藩为代表的新官僚集团势力膨胀。(3)社会矛盾、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中国人民的斗争进入新阶段,带有新的时代特点,即反封建的同时反对外来侵略,形成了以太平天国运动为标志的第一次高潮。2、经济上: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自然经济占主体;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入,封建经济开始瓦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虽然资本主义还没有产生,但为民族资本主义诞生提供了客观条件。3、对外关系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闭关自守政策破产。4、思想上:鸦片战争促使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觉醒,重新认识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思潮萌发,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但向西方学习仅停留在物质层面上的“师夷长技”。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单元复习线索:线索一、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高中历史辅导网第一、军事侵略——两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1840—1842一、战争背景与原因:1、背景分析鸦片战争前的中英两国差距中国英国经济经济落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政治政治腐败:封建君主专制统治黑暗腐败资产阶级通过议会改革巩固了统治外交闭关自守、盲目自大对外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手段:商品输出(掠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军事装备陈旧落后,军纪败坏坚船利炮思想极端的文化专制主义自由主义思想发展(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总体特征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危机四伏欧美资本主义迅速崛起19世纪中期的中英关系·正当的中英贸易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发地位。(原因: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闭关锁国、购买力低。)另:鸦片战争后,英国商品输出并没有象西方想象的大幅增加,中国在中英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原因)。19世纪60年代中期后,中国全面出现入超·英国的鸦片走私(1)目的:直接目的: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根本目的打开中国门户(2)危害:既严重危害了清朝统治,也造成了中国的民族危机。A损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B引起中国白银外流,清政府出现银荒;C腐蚀清政府军队,清政府出现兵弱;D腐蚀清政府官吏,清政府更加腐败;E加重劳动人民负担。(2)性质:英国无耻地用向中国走私鸦片的手段,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这绝不是正当的高中历史辅导网商务,而是贩毒和掠夺。·中国的禁烟运动(直接原因)(1)措施:①整顿海防;②缉拿烟贩;③收缴鸦片;④虎门销烟。(2)评价:①是中国人民的正义举动,它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华民族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②它标志着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伟大起点。③林则徐是民族英雄。④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对中国的战争,仅仅是借口、导火线,而不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结论:根本原因:英国要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变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直接原因:英国以中国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战争二、战争经过1、鸦片战争的性质:从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看: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不仅是要保护鸦片贸易,更主要的是把中国变成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是主要目的,以适应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表明这次战争的性质对英国来说,完全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而中国被迫进行的则是反侵略的自卫战争2、时间:1840——1842年阶段:1)英国挑起战争(1840、6)(2)英国扩大战争(3)战争结束(1842、8)3、第一阶段:1840年6月,英封锁珠江口,战争爆发第二阶段:1841—1842年,英扩大战争,占香港岛及东南沿海一些城市第三阶段:1842年8月,英军闯入长江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服求和,战争结束。3、各阶层在战争中的表现(1)爱国将领:略(2)人民:三元里人民自发抗英。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3)政府:组织抵抗不力,导致战败。4、中国战败的原因、认识和教训(中国所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自卫战争,为什么失败?)(1)主观原因:中国:A清政府的腐败和妥协,战和不定、指挥不当,军备落后。B经济技术落后(2)客观原因:英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并率先实行工业革命,实力雄厚,武器先进,蓄高中历史辅导网谋已久。总之,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根本认识:①战争双方力量对比是胜负的关键之一;②战争的性质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惟一因素;③战争结局与战争指挥有直接关系。教训:落后必然挨打,妥协必败。三、战争的影响1、被迫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⑴中英《南京条约》(1842,内容)及其附件(《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A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香港成为英国侵略中国的基地,使香港岛从此远离祖国怀抱长达百余年之久。B赔款2100万银元。使得清政府的财政更加困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同时也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积累。C开放广厦福宁上五处为通商口岸,使我国东南沿海门户打开,便利列强对中国输出商品掠夺原料,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D协定关税,不仅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有利于西方国家倾销商品,而且使得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失去了关税的保障。附件: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破坏中国的贸易主权·允许在通商口岸租地、租房和永久居住一般情况下,最惠国待遇是相互给予的。但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就是外国要求中国给予最惠国待遇,但是它们并不以最惠国待遇来对待中国。另外,它们还提出了利益均沾问题。只要任何国家在中国取得新的侵略特权,英国都可以享受(割地、赔款等特殊项目除外)。⑵中美《望厦条约》(1844,内容)侵犯了中国的领海权⑶中法《黄埔条约》(1844,内容)2、使中国社会发生根本性变化⑴社会性质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中国丧失了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经济上:中国成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自然经济解体和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是个渐进的过程)。高中历史辅导网⑵主要矛盾变化⑶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变化⑷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3、开始打破中国闭关自守的局面,客观上使中国逐步摆脱与世隔绝的状况,加速了旧制度的解体和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4、促进了新思想的萌发5、加剧了阶级矛盾分析:闭关锁国政策·含义:是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前实行的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与贸易的政策。·原因: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和封闭性经济基础。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统治者形成盲目自大的心理是其思想基础清政府害怕沿海汉族人民与外商的接触会危及其统治明朝中后期以来西方殖民者对中国沿海地区的侵略和骚扰·打破:鸦片战争失败后标志着闭关政策开始走向破产。·评价:闭关锁国政策在一个历史时期内对西方殖民地主义者的侵略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毕竟是一种消极落后的政策。不能削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只会妨害了自己的发展,使中国与世隔绝,不了解世界,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中国远远落后于世界,造成了中国近代被动挨打的局面。·认识:任何国家妄图用自我封闭的办法抗拒资本主义的世界潮流只能使自己落后挨打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一、原因1、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英法等企图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提出“修约”要求2、清政府忙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3、英法取得克里米亚战争胜利4、“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工业品贸易徘徊不前的原因(1)中国自然经济的暂时抵制作用。(2)外国商品有不少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