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010年高中历史会考纲要整理【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理解“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识记孔子和早期儒学◆“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a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b政治: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c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d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出现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社会大变革2、诸子百家及其主要代表人物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墨子;道家:老子、庄子;法家:韩非子3、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孔子和早期儒学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思想:孔子:①思想核心是“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德治民;②克己复礼;③教育:有教无类。孟子:①“仁政”学说;②性善论;③民贵君轻荀子:①“仁义”、“王道”;②性恶论;③君舟民水◆道家和法家道家:老子:万物本源是“道”;“无为而治”;事物的对立面可以相互转化庄子:世间万物是相对的;放弃差别观念,就能精神上自由法家:韩非子:以法治国;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二、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识记儒学成为正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提出的背景:①“无为而治”不适应统治;②汉朝社会繁荣国力强盛;③边境匈奴为患、王国威胁中央、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激化,威胁社会安定.目的: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需要2、董仲舒的思想:“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利于加强君权;但体现民本思想“三纲五常”—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儒学成为正统1、汉武帝的尊儒措施:①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②任用很多文学儒士参政;③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兴办太学、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2、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四、应用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理解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黄宗羲:A代表作《明夷待访录》B思想主张:(1)批判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3)提倡法治,主张“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限制君权;(4)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顾炎武:A代表作《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B思想主张:经世致用;“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23◆王夫之:A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并有规律可循(唯物思想)B主观认识来源于客观物质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辩证法思想)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五、西方人文主义起源苏格拉底:思想:“有思想力事物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知识和教育的重要性评价: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六、理解文艺复兴1、背景:①经济根源:14、15世纪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②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形成为维护自身的经济、政治利益要求摧残教会的神学世界观。③文化因素:意大利保留许多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和文化遗产。2、实质、核心:资产阶级以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而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人文主义3、成就:(1)文学:文学三杰(薄伽丘《十日谈》、但丁《神曲》、彼特拉克《歌集》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2)艺术:美术三杰(拉斐尔《圣母子》、米开朗琪罗《大卫》、达芬奇《最后的晚餐》)4、影响:积极:①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束缚,促进人民思想解放。②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③为新航路开辟和启蒙运动奠定基础④促进近代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的发展。消极: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运动后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七、理解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理解法国启蒙思想家、理解启蒙运动的影响◆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a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b政治根源: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发展矛盾尖锐,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c自然科学:17、18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人类可以征服自然。◆法国启蒙思想家A伏尔泰的思想主张:《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①猛烈抨击天主教会;②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③提倡“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论法的精神》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②认为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意义:孟德斯鸠学说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C卢梭的思想主张:《社会契约论》①“社会契约”、“天赋人权”、“人民主权”;②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启蒙运动的性质、影响:性质略①(资产阶级时代)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及天主教会,并设计了理想社会的蓝图,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法国)促使法国大革命爆发,建立资产阶级统治③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成为仁人志士改造旧社会的思想武器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理解四大发明,识记《本草纲目》1、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造纸术:西汉发明,东汉的蔡伦改进造纸术,人称“蔡侯纸”。印刷术:隋唐出现雕版印刷;宋代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火药:古代炼丹时发明火药;唐代火药用于军事,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宋朝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指南针:战国发明司南;北宋指南针用于航海。2、影响:造纸术促进欧洲文化发展;火药推动欧洲火药武器发展,骑士阶层日益衰落;指南针促进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印刷术推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推动欧洲封建社会衰落和资本主义发展3、《授时历》:元朝郭守敬编订,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四大农书:西汉氾胜之《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24的农学著作;元朝王祯《农书》;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4、伤寒杂病论:提出辩证施治的方法,奠定后世中医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被称“万世宝典”《本草纲目》作者:明朝李时珍。对16世纪以前的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誉为“东方药物巨典”。◆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成就1、《诗经》是我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奠定了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基础2、楚辞:是产生于南方楚国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代表作屈原的《离骚》。3、汉赋:特点: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二京赋》4、唐诗:初唐王勃、陈子昂;盛唐边塞诗人高适、岑参;山水诗人王维、孟浩然;中唐李杜白5、宋词:原因:商业发展,市民增加;词更能表达市民的情感代表作:婉约派;豪放派6、元曲:代表人物:关汉卿、马致远7、明清小说:原因:特点、代表作见教材44页◆识记京剧的出现京剧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形成:乾隆年间,徽班进京。道光年间:“徽汉合流”;成熟:同光年间(“同光十三绝”);传播:清末民初全国流行民国以来走向世界。◆识记牛顿和爱因斯坦、达尔文与进化论牛顿——经典力学1、成就:牛顿确认了物体宏观运动的规律。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2、经典力学特点:注重实验;数学化。3、意义: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爱因斯坦——相对论1、提出: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2、内容:狭义相对论(钟慢效应和尺缩效应)和广义相对论。P55页3、影响:①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②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是空观,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③它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新高度。达尔文与进化论1、条件:①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冲击封建神学,解放人们的思想。②政治:资产阶级革命使资产阶级掌握政权。③经济: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④理论基础:细胞学说的建立以及拉马克早期生物进化论思想。⑤个人因素:达尔文长期的科学研究。2、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的标志:1859年,《物种起源》。3、内容:①生物是进化而来的,由低级向高级、有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②现存的物种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种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③“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4、历史意义:①对思想界:挑战封建神学,促进人们思想解放;②冲击神学,促进生物学发展;③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产生了巨大的震动。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十四、理解维新变法思想、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由浅入深的过程:科技—洋务运动;制度—维新变法;文化—新文化运动。◆维新变法思想1、早期的维新思想(19世纪60年代)1)背景:19世纪60年代:侵略加深(文化不断传入);民族资本主义产生。2)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3)主张:①政治:改革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②经济:发展工商业,商战救国。③文化:兴办学校,学习自然科学知识。2、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初)(1)背景:①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②民族危机加深;③思想:西学的传播④早期维新思想奠定基础25(2)代表人物及其主张:1)康有为:作品①《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思想特点: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2)梁启超:①代表作《变法通议》;②主张: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他说“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3)严复:①批判君权,②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3)影响:A激发人们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B.促进思想启蒙和人民觉醒,是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十五、理解新文化运动,识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新文化运动1、背景:根本原因(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有力量寻找出路。直接原因: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2、兴起:①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②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③《新青年》主要阵地;北大:主要活动基地,3、主要内容:前期:①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鲁迅《狂人日记》等。后期:传播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思想4、意义:①性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②作用:冲击;解放;弘扬;促进马克思主义椽笔。局限: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开始传播—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于1918发表于《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2、广泛传播——五四运动。李大钊又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了马克思主义。3、传播方式:写文章、办社团、建共产党早期组织、办补习学校、刊物《劳动界》《劳动者》等4、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等。5、意义:(1)为中共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921年,中共诞生)。(2)指导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十六、应用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与评价,理解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1、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与评价内容:“民族主义”以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前提)“民权主义”即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核心);“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补充和发展)评价:积极:①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辛亥革命的理论指导。②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③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④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消极:反帝不明确;反封建不彻底◆2、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1)背景:客观:十月革命鼓舞;共产国际、中共帮助;主观:多年革命失败孙中山决定改组国民党(2)标志: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接受共产党反帝反封建主张,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主义,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