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五分册整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HistoryUnifiedExams(FifthFascicule)[original]第一单元天朝的危机第1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一虎门销烟1领导人:林则徐2意义: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二《南京条约》1鸦片战争爆发时间:1840年6月2内容:①割地: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领土主权)②赔款:赔款洋银2100万元③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贸易主权)④协定关税: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关税主权)⑤领事裁判权,治外法权(司法主权)⑥片面最惠国待遇3影响:①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②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主权丧失(政治);半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经济)③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变化④革命任务的变化: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进入民族民主革命时期。⑤历史分期变化:开始进入现代史三五口通商与战后中国社会变化1通商口岸的作用:对华倾销商品,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2中国社会的变化:①在经济领域的变化: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同时促进了中国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②中国社会在思想领域的变化: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发展了明清“经世致用”的传统,注重研究世界大势和社会现实问题,主张向西方学习,呼吁变革。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代表作:《四洲志》、《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影响:开启了近代中国思想变革的潮流。第2课第二次战争(1856-1860)一“修约”交涉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借口和实质1时间:1856年2借口: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3实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所以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又称“英法联军之役”。二《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1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2《北京条约》的主内容及对中国的影响:①内容:《天津条约》完全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即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归入英属香港界内;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②影响:《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批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洪秀全,规模最大农民起义)天京陷落1天京变乱:1856年,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太平天国由强盛转向衰弱。2《资政新篇》:洪仁玕提出了一个统筹全局的方案——《资政新篇》,主张改革内政,学习西方,兴办近代工矿企业、交通运输业以及新式学校、医馆,与外国通商,进行文化交流。《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但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未能付诸实施。第4课洋务运动一总理衙门的设立:1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朝廷(奕诉、文祥);地方(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2总理衙门: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别称“总署”、“译署”,由奕诉担任总理大臣。总理衙门主管一切需同外国发生联系的事务,是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3洋务运动的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与西方列强交涉的过程中,清政府中一批手握实权的廷臣疆吏耳闻目睹西洋坚船利炮的威力,深受刺激。二从“自强”到“求富”:1创办一批军事工业(口号:自强)第一个: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1861,安庆最大:江南制造局,李鸿章,1865,上海2创办一批民用工业(口号:求富)原因:资金,原料,能源,运输问题,抵御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代表:轮船招商局,李鸿章,1873,上海开平矿物局:李鸿章,1877,形式:官督商办,官商合办,有更多资本主义色彩3创办近代海军: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福建水师4培养人才:①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广方言馆②1872曾国藩派容闳带30名幼童赴美留学1874年福州船政学堂派留学生赴英法学海军三京师同文馆:1新式学堂:在奕诉的主持下,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这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广方言馆。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先后创办了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等20多所新式学堂。2派遣留学生:1872年,曾国藩派遣容阂率领首批30名幼童赴美留学。此后,又连续派遣了三批幼童赴美。福州船政学堂也先后派遣三批留学生赴英、法等国学习海军,其中不少人学成归国后成了北洋水师的骨干。3洋务运动的评价:积极:中国近代化的开端①培养了一大批外语科技军事人才,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②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③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有一定的抵制作用局限:但洋务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只是零星地学习西方的一些科学技术和工艺制造,却不愿意改革封建政体,不可能实现富强的目标。此外,洋务企业在经营管理上也存在着很多弊端。第二单元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第5课民族资本主义与早期维新思想一近代民族资本的产生:1869,方举赞,发昌机器厂(规模最大)1872,陈启源,广东南海设立继昌隆机器丝厂(第一家缫丝厂)二西学传播:1西学:西方学术文化2途径:①办学兴教:京师同文馆,广方言馆②翻译西书:江南制造局,译书局③海归介绍3评价:①带来了新知识、新学问②冲击了封建伦理道德和传统文化③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及社会风气三早期维新思想:1代表人物:王韬《弢国文录外编》薛福成《筹洋邹议》马建忠《适可斋纪言纪行》郑观应《盛世危言》2观点:①经济:主张全面发展资本主义(商战)②政治:建立君主立宪制,设议院③文教:废八股,办学堂,广植人才3评价:①先导作用:为戊戌变法做了思想和舆论准备②局限性:不能完全拜托传统伦理的束缚,不能形成完成的理论体系第6课甲午战争(1894-1895)与《马关条约》一黄海海战:1甲午战争的原因:①根本原因:日本以“大陆政策”为国策,想谋求侵略朝、中,蓄谋已久②借口:利用朝鲜东学党起义2主要战役1爆发1894年7月,丰岛海战2平壤战役,左宝贵以身殉国;李鸿章避战自保3黄海大东沟海战:1894年,近代规模最大海战,中国主力尚存,日本获治海权(黄渤海)邓世昌(致远号),林永升(经远号)4辽东半岛战役:旅顺大屠杀5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二《马关条约》:1《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①承认②割让③赔偿④增开⑤允许①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②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③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④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⑤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2《马关条约》的影响: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对华侵略加剧第7课戊戌变法一公车上书:公车上书的作用: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二《时务报》(1896)与《天演论》创办报刊:上海:《时务报》;天津:《国闻报》严复: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天演论》,鼓吹“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为戊戌变法提供了思想武器三百日维新(1898.6.11—9.21)百日维新的概况戊戌变法的影响1概况: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瓜分之祸迫在眉睫。康有为又一次上书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1898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维新派所推行的改革措施,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仓皇逃亡国外。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锐、杨深秀以及康广仁被捕杀,史称“戊戌六君子”。政变后,除保留京师大学堂外,其余新政措施全部被废除。2影响:①思想启蒙:维新派积极倡导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宣扬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权思想,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文化②爱国:③启示:和平改良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第8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一瓜分狂潮:1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攫取侵略权益的主要方式:提供贷款、投资设厂、开矿筑路、倾销商品(资本输出的五种形式:①开银行②政治性贷款③开工厂④修铁路⑤开矿山)2“门户开放”政策(1899)1背景:美西战争2目的:维护扩大美国在华侵略权益3内容:①承认列强的既得利益②要求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关键词:利益均沾,机会均等4实质: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中国的产物5影响:①扩大美国在华权益②列强共同控制中国,避免了被任何一个国家独占二八国联军入侵(1900-1901,英法美俄德日意奥)三《辛丑条约》:1《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赔,划,惩办,该总理衙门为外务部①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②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常驻;拆除大沽和北京通海沿线的所有炮台,准许各国在此沿线的战略要地驻兵③惩办义和团运动中的“首祸诸臣”,严禁中国人成立或加人任何具有反帝性质的组织④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2《辛丑条约》的影响: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第9课清末新政(1901-1911)变法上谕的颁布:1新政的举措:涉及废科举、办学校、派游学、改革官制、修订刑律等各个方面。2评价:这些举措,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未触及根本的专制制度。第10课辛亥革命与中国民国的建立(民主共和制)一中国同盟会:1兴中会的成立:1894年秋,孙中山就在檀香山创立近代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2同盟会的成立:1905年,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推举孙中山为总理,宣布以“驱除鞋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机关刊物《民报》,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3同盟会成立的意义:①使中国资产者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中心,②当时最完整,最系统的民主革命纲领,③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新阶段二武昌起义(1911.10.10)“辛亥革命”:1911年,湖北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起义军控制了武汉三镇,起义取得胜利。因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所以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成立。2《临时约法》:1912孙中山颁布了由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3清帝退位:1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结束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4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①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创建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②局限性:辛亥革命以同旧势力的妥协而告终,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贫穷、落后、分裂、动荡、混乱的苦难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最终又失败了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1课20世纪初的国际冲突一列强支配下的世界:20世纪初欧美列强经济的不平衡发展的表现:经济——各国间经济联系加强;世界范围内地区分工初步显现(表现?)政治——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特点:西欧列强支配各地区、各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国际格局不稳定表现:美日崛起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与局部冲突:三国同盟:德奥(匈)意:1882年三国协约:英法俄:1907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火药桶”的原因:①该地区小国林立、民族众多、宗教势力彼此交错、领土纠纷复杂。②巴尔干半岛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汇合处,既控制着地中海和黑海的门户,也控制着通往印度洋的航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③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历来是各个国家争夺的重点。④20世纪初,随着土耳其帝国的日益衰落,其统治下的巴尔干半岛,成为帝国主义瓜分的重要目标,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第12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过程一萨拉热窝事件与大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