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目“元代杂剧的繁荣”(1)元杂剧产生、繁荣的客观原因。(2)关汉卿和《窦娥冤》。(3)元杂剧的衰落。(4)对元杂剧的评价。第二目“明代传奇的兴盛”(1)明传奇是在宋元南戏的基础之上,吸取元杂剧的艺术成分发展而来的戏曲形态,形成于明代前期。(2)昆山腔和昆曲一统局面的形成。(3)昆曲的衰落。第三目“清代京剧的崛起”(1)京剧的形成。(2)其他地方戏曲1、中国最初的戏曲产生在:A、春秋战国B、唐朝C、宋代D、元朝2、元朝杂剧衰落的直接原因是:A、商品经济萧条B、官府的压制C、科举考试的恢复D、杂剧的模式呆板僵化3、下列不是元杂剧艺术成就的是:A、《西厢记》B、《汉宫秋》C、《梧桐雨》D、《涴纱记》4、与元杂剧兴起有密切联系的最重要因素是宋、金、元时期:A、城市经济的繁荣B、农业生产的恢复C、民族融合的加强D、社会生活的动荡5、文学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其作品最能体现唐朝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灾难的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杜牧6、下列名句与作者不相符的是:A、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孟浩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C、白居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D、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7、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进行批判的小说是:A、《西游记》B、《红楼梦》C、《聊斋志异》D、《儒林外史》8、促进了欧洲人的远洋航行,为地理大发现创造条件的是:A、指南针的使用B、造船术的发明C、牵星术的使用D、郑和下西洋9、把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创作推向高峰的作家是:A、罗贯中B、曹雪芹C、施耐庵D、蒲松龄10、下列连线,不正确的是:A、混合选择法——《氾胜之书》B、人工杂交——《吕氏春秋》C、赤道坐标——《天文》D、牵星术——《周髀算经》1、中国戏曲在元代以前的发展历程简单归纳为:原始歌舞→春秋战国的优怜→宋代杂剧、金代诸宫调→元杂剧。2、元杂剧产生、繁荣的原因:①元朝注意保护艺人;②元代长期停止科举考试,读书人没有其他出路;③吸取前代艺术元杂剧在元代仅有姓名可考的剧作家就有200余人,见于文献记载的剧目有七百多种,现存的约三百五十多种。其中最著名的剧作家有“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另有著名剧作家王实甫。关汉卿是中国戏曲史上最早出现的伟大剧作家,也是成就最高的剧作家。《窦娥冤》是关汉卿最为人熟知的代表作。数百年来,《窦娥冤》不断的被加工改造,至今仍活跃于舞台上。《窦娥冤》是关汉卿晚年的作品。窦娥3岁丧母,7岁时被父亲卖给蔡婆婆家做童养媳。10年以后,又不幸死了丈夫,从此过着悲苦的寡居生活。蔡婆婆出外讨债,赛卢医要谋财害命勒死她。地痞张驴儿和他父亲借口救了蔡婆婆,强行住进蔡家。张驴儿见窦娥貌美,要强迫她为妻,窦娥不肯。后来张驴儿想毒死蔡婆婆,反而毒死了自己的父亲。他转而诬陷窦娥并逼迫她顺从。窦娥不屈,张驴儿告到官府,官府见钱眼开,窦娥受了重刑,但她为了年迈的婆婆免于受刑,屈招了药死人的罪名。在押赴法场的路上,她对被认为是世界主宰者的天和地大加指斥,表达出她对封建秩序的怀疑和对黑暗现实社会的控诉。剧的结尾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窦娥的冤屈感动了天地,自然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六月大雪纷飞,三年不雨,大地上的草木干枯。最后窦娥的冤魂出场,让她的父亲为她报了仇。这不仅表现了作者的强烈爱憎,也表现了人民群众申冤复仇的愿望。《西厢记》描写书生张生在赶考途中与相国千金崔莺莺一见钟情,但老夫人三番五次加以阻挠。二人在丫鬟红娘的热心帮助下,克服了重重困难,终成眷属。此剧被誉为“戏文之祖”全剧情节跌宕起伏,悬念丛生,成功刻画了真诚正直而又略带书生气的张生、美丽含蓄而又具有反抗精神的莺莺、善良而又固执的老夫人等形象。尤其是红娘,聪明热情、勇敢正直、活泼顽皮,成为戏剧史上最为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之一。衰落原因:衰落时间是元代后期,衰落原因有两点:科举考试的恢复和元杂剧的模式过于呆板。评价:元杂剧是在宋元时期我国北方形成的一种戏曲。在文学史上,元杂剧常与唐诗、宋词相提并论,成为一代文学的代表。在戏曲史上元杂剧剧本结构严整,角色行当齐全,有生或旦一人主唱,表演出色,音乐、唱腔完整,表现的思想内涵深刻,把中国戏曲艺术推向成熟阶段,是中国戏曲的第一个高峰。明代南戏流行着弋阳、海盐、余姚、昆山“四大声腔”。昆山腔发源于江苏昆山,最初只是些民间小唱,曲调悠扬婉转,后来经著名戏曲名家魏良辅吸收其他声腔的优点,又借鉴了北曲的演唱方法,对昆腔进行了改革,创造出转喉押调,字正腔圆的新腔,就是号称“水磨腔”的昆曲。不久,传奇作家梁鱼辰利用改革后的昆曲,创作了《浣纱记》。《浣纱记》使昆曲迅速传播,传奇的演唱便形成昆曲一统的局面。昆剧内容通俗,长短不拘,比较活泼自由,吸取众家之长,不断创新发展,深受老百姓喜爱。它通过官宦小姐杜丽娘与书生柳梦梅的神奇的爱情故事,鞭挞了吃人的封建礼教。女主角杜丽娘是福建南安郡太守杜宝的女儿,天生丽质,聪慧娇艳,自小接受家庭和塾师的封建伦理道德教育,幽居深闺,生活拘束而单调。后来,读了《诗经》中的爱情诗篇,观赏了花园的大好春光,激起了她的个性觉醒和对爱情的憧憬,在梦中与一少年书生大胆幽会、梦醒后因相思得病,恹恹而亡。广州书生柳梦梅去临安应试,路经南安郡,拾得杜丽娘画像,深为爱慕,得杜丽娘幽魂再现,一见钟情,订立婚约。冥府判官同情杜丽娘的遭遇,让她死而复生,后来几经曲折,终于与柳梦梅结为终身伴侣。剧本通过杜丽娘这一光辉形象,表达了在封建专制主义的重压之下,青年男女追求个性解放、争取爱情自由和婚姻自主的呼声,抨击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和腐朽及其对美满幸福生活的摧残。原因有二:清代时地方戏曲与昆曲争雄;昆曲作品多为文人学士创作并为上层社会欣赏,逐渐脱离群众。汤显祖梁鱼辰1、起源:乾隆年间,调四大徽班进京2、逐步形成:道光年间,徽汉两剧交融3、完善:同、光年间,发展成为唱腔优美、行当齐全化装考究、表演规范的艺术体系。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四大名旦: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尚小云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笑伯20世纪以来,京剧在不断革新的基础上,迅速发展,流派纷呈,新剧迭出,走向世界,达到了艺术上的顶峰时期,创造了中国戏曲史上令人振奋的辉煌。元代的杂剧和宋元南戏的产生为地方戏曲树立了楷模,大大推进了地方戏曲的发展。从明中叶到清初,昆腔由于唱腔的优美和剧目的丰富,在剧坛上几乎占有压倒一切的优势。但从清初到近代,地方戏曲日趋繁盛,有的唱腔更加丰富了,有的剧目更加多样了,并且有一批大型地方戏曲趋于定型和成熟。这些地方戏曲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强烈的地方色彩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