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1.2《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同步练习新人教版选修5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1.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西北太平洋台风的是()解析:台风是低气压中心,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辐合,符合这个条件的只有C、D两项。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台风按逆时针旋转,在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由此确定D项正确。答案:D2.下列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A.台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温带锋面气旋B.台风常发生在秋冬季节C.台风是一种在洋面上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D.台风现象只发生在西北太平洋上解析:台风是在热带、副热带洋面上强烈发展的气旋;常出现在7—11月份;台风现象可发生在多个区域,只是西北太平洋是台风发生最多的地方。答案:C2002年7月,我国华北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天气,从7月9日开始至15日高温范围已经扩大到华北、黄淮、长江中下游、华南、贵州、四川以及陕西中南部,日最高气温升到了39℃左右,山东省出现了近几十年来最严重的夏秋连旱现象。据此完成3—5题。3.造成上述罕见高温天气的天气系统可能是()A.气旋B.反气旋C.暖锋D.冷锋4.山东省历史上多发旱灾的原因是()A.夏季太阳高度大,蒸发量大B.地形多低山丘陵C.位于季风区,降水不稳定D.北方冷高压控制时间长5.2002年7月16—17日,从北方南下的一股冷空气可能()A.给我国东部带来降温减湿天气B.给华北地区带来寒冷干燥天气C.给我国东部带来降雨降温天气D.给华南地区带来寒冷干燥天气3—5.解析:冷空气南下会与暖空气交绥形成锋面,产生降水,冷空气控制后将导致气温下降。由于是在炎热的7月,所以即使冷空气南下,也不会导致“寒冷”天气的出现。答案:3.B4.C5.C6.寒潮容易发生的地区是()A.北半球中高纬地区B.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C.大洋洲的内陆地区D.日本和东南亚国家答案:A2004年12月26日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了震级高达里氏8.9级的大地震,被列为百年以来的第五大地震。据表完成7—9题。年份发生地点里氏震级1960智利9.51964美国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9.21957美国阿拉斯加安德烈亚诺夫群岛9.11952俄罗斯堪察加半岛9.0-2-2004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8.97.百年以来里氏9.0级以上大地震主要分布在()A.太平洋中脊地震带B.环太平洋地震带C.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D.大西洋中脊地震带8.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的大地震,是由于()A.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背运动张裂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背运动张裂D.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9.下列有关这次地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这次地震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主要是地震引起的海啸造成的,所以海啸在自然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B.由于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印度洋海域,所以对印度洋沿岸国家的影响较大C.新加坡虽然距震中比斯里兰卡近,但由于受到岛屿的阻隔只有震感,损失不大D.印度洋中的岛国马尔代夫,由于地势低,首都马累2/3的地区被海水淹没7—9.解析:第7题,百年以来里氏9.0级的地震共有4次,主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的地震是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第8题,苏门答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处。第9题,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中距、地质构造等。因此B、C两项是正确的。海啸是发生在水圈中的自然灾害,应属于水文灾害。答案:7.B8.D9.A我综合我发展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同时我国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据此完成10—11题。10.我国是多灾害的国家,下列地区中泥石流和滑坡灾害频发的是()A.内蒙古高原B.云贵高原C.山东丘陵D.华北平原11.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给当地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列正确的叙述是()A.国内外地震台所测的震级不同,这是因为一次地震有几个震级B.国内外地震台所测的震级不同,这是因为离震中距离不同,震级也就不同C.离震中远近不同的地方烈度不同,说明一次地震有不同的烈度D.市内有的建筑物未倒塌,说明震中附近地区烈度为零10—11.解析:第11题,关键是要明确震级和烈度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能量大小的等级,同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即使国内外地震台测得的震级数值略有差异,也只是测算上的误差。烈度是某一地区地面受到地震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在同一次地震中,一般情况下,离震中越近,烈度越大,反之越小。同时不同的地方地质构造、地面建筑不一样,即使距震中一样远的地方,有时烈度也相差很大。震中附近建筑未倒塌,与其地质构造和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有关,但震中附近地区烈度绝不会为零。答案:10.B11.C读下图,完成12—13题。-3-12.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①地势低洼,曲流多②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③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流不畅④众多支流汇集,洪峰叠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3.该地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是()A.深挖河道B.修筑大堤C.植树造林D.退耕还湖12—13.解析:第12题,图示地区是我国湖北省长江的荆江河段,从图中看,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水流缓慢,且多洼地,易积水;该地为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第13题,深挖河道会破坏河流的输沙平衡,侵蚀大堤,不可取。植树造林、退耕还湖虽然可取,但属于生态措施。答案:12.A13.B下图中,a为大陆海岸线,圆圈为海平面等压线,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完成14—16题。14.图示空气漩涡是()A.南半球的气旋B.北半球的气旋C.南半球的反气旋D.北半球的反气旋15.对于甲、乙两地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是陆地,风速较大B.甲是海洋,风速较大C.乙是陆地,风速较大D.乙是海洋,风速较大16.该天气系统造成的风暴潮特点是()A.增水过程相对和缓B.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C.常使经过地区气温降低,降水增多D.滨海地区河水陡涨,强度较小14—16.解析:第14题,由图可看出,空气由四周流向中心,说明中心是低气压,应为气旋。空气漩涡的旋转方向是逆时针,应为北半球。第15题,若a为大陆海岸线,则该图表示的是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的热带气旋。在北半球,热带气旋一般从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该气旋东部的风力大。第16题,热带气旋形成的风暴潮具有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特点,与温带气旋形成的增水过程缓慢的风暴潮有显著区别。答案:14.B15.D16.B-4-17.造成虫害和病害的共同因素是()A.外来病原体入侵B.适宜的气候条件C.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天敌减少D.有害生物大规模繁殖解析:病虫害的发生与外部环境条件密切相关。病害的发生是由气候异变等造成的不良环境使得作物对病害抗性降低;适宜的气候条件可能会使病害大规模地爆发或流行起来。答案:B18.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容易形成热带气旋的海域是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2)关于热带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A.热带气旋是深厚的低气压涡旋B.在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C.是大气圈中物质运动引起气温突变而形成灾害D.可形成于热带的洋面和陆面上解析:第(1)题,热带气旋形成的必备条件:一是广阔的暖洋面,二是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具备这两个条件的地区只能是热带、副热带的广阔海域,从图中看只有位于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的A点符合。第(2)题,热带气旋是热低压,在北半球逆时针旋转辐合、南半球顺时针旋转辐合。热带气旋带来的主要是降水增多,而不是气温突变。答案:(1)A①有广阔的暖洋面,海水蒸发向大气提供充足的水汽;②有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空气上升,水汽凝结致雨(2)A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