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前能观测到的宇宙部分——总星系2.天体系统层次: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地月系3.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太阳;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球。4.太阳的外部结构:(由里向外)光球、色球、日冕5.太阳活动:黑子(光球);耀斑、日珥(色球);太阳风(日冕)6.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和耀斑。活动周期:11年7.太阳活动的影响:干扰无线电、磁暴、极光8.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质量大)9.九大行星:水、金、地、火(类地行星);木、土、天、海、冥(类木行星)10.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日地距离适中;地球大小质量适中。11.朔望月周期:新月(初一、大潮,日食)—上弦月(初七、八,小潮)—满月(十五、十六,大潮,月食)—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小潮)—新月。29.53日12.地球自转方向和周期自西向东,23小时56分4秒。13.地球自转角速度除极点外,15°/小时每差1°时间相差4分钟;地球自转线速度除极点外,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14.地球物体水平运动偏向南左北右赤无。15.地球公转周期365日5时48分46秒。16.地球自转平面——赤道平面;地球公转平面——黄道平面。17.黄赤交角目前23°26′,与回归线纬度相同。地轴与赤道夹角90°,地轴与黄道的夹角为66°34′,与极圈的纬度相同。18.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形成了太阳直射点在纬度上的周年变化,并使地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也作相应的变化。太阳直射处: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所以:*.北半球春分日(3.21)或秋分日(9.23):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南北降低。*.北半球夏至日(6.22):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降低。*.北半球冬至日(12.22):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自南回归线向南北降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自太阳直射处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19.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一年正午太阳高度在6.22达到最大,12.22达到最小;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一年正午太阳高度在12.22达到最大,6.22达到最小。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纬度带:一年之中的正午太阳高度可达到两次最大值(90°),回归线上只有1次直射,回归线外无直射。20.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赤道全年昼夜平分,3.21日及9.23日全球昼夜平分。北半球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愈高,昼愈长夜愈短,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南半球各纬线圈昼短夜长,纬度愈高,昼愈短夜愈长,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其中,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极昼),南半球反之。北半球秋分日-春分日:反之。其中,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极夜);南半球反之。21.天文含义上的四季:夏季: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反之。春秋是冬夏之过渡。22.五带的划分: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到极圈为南、北温带;极圈以内是南、北寒带。23.地球的六大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壳、地幔、地核24.水圈的特点:连续、不规则25.生物圈的范围:水圈全部、地壳圈表层、大气圈底层。26.地球的内部圈层组成:地壳、地幔、地核。划分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变化。27.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莫霍面(地下约33km纵波和横波速度明显增加)以上是地壳,莫霍面与古登堡面(地下约2900km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之间是地幔,古登堡面以下是地核。28.地壳、地幔、地核自上而下,厚度、压力、密度、温度均递增。29.地壳:固态。陆厚洋薄,岩石组成。可分两层,上层硅铝层(花岗岩,密度小,海洋部分缺失),下层硅镁层(玄武岩,密度大)。30.地幔:呈固态。可分为上地幔与下地幔两层。上地幔上部有软流层,可能是地球内部岩浆活动与地震的主要发源地,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上部由岩石组成。31.地核:可分外核、内核两圈层。内核为固态、外核接近液态。(外“液”内固)32.岩石圈=地壳+上地幔软流层以上部分,70—150KM厚。33.岩浆岩:侵入岩—(花岗岩):晶粒较粗;喷出岩—(玄武岩):晶粒细小,多气孔34.沉积岩:层理构造,并有动植物化石,主要有: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35.变质岩:片理构造,主要有大理岩、石英岩、片岩、板岩、片麻岩。36.褶皱的基本形态:背斜(核老翼新)和向斜(核新翼老)37.背斜成谷的原因:受到张力后的背斜顶部,岩层被破坏,物质易受侵蚀,反而成为谷地。38.向斜成山的原因:因受到挤压,向斜槽部的物质被挤压得结实,不易被侵蚀,当周围岩层被侵蚀后,向斜部分反而成为凸出的山地。39.断层的组合:两个断层线之间,与两侧岩块相比,中间相对上升的岩块称为地垒,如中国的庐山、泰山;中间相对下降的岩块,称为地堑。如东非大裂谷、汾河谷地。40.地震的分类:一按成因主要分构造地震与火山地震两种。二按震源深度可分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三按震级可分为微震和破坏性地震。41.地震时先是上下颠簸,然后是左右摇晃,因为地震时先的纵波到达震中,然后是横波传来。42.震级和烈度的关系: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中处烈度最大,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43.世界主要地震带是环太平洋构造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构造带,环太平洋带大约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几乎全部的中源和深源地震,我国正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的交接处,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44.海底扩张学说认为海岭(大洋中脊)是大洋地壳的诞生处。海沟是大洋地壳的消亡处。45.全球岩石圈共分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北美洲)、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澳大利亚)、南极洲板块。46.地震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30多倍,两级相差900多倍47.大气中最多的成分是氮。48.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的是——臭氧,热层中的氧原子也能吸收紫外线。49.能吸收并放射长波辐射的是——水汽与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一定的保温作用。50.大气的垂直分层:自下而上依次再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五层。51.对流层主要特征有:水汽、尘埃杂质含量多;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大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和气候变化最为显著。52.平流层主要特征:气温随高度增高而上升;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有臭氧层,是最佳航空层。53.中间层:几乎没有臭氧,气温又随高度增加而递减。热层:即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电讯通讯工程建设有重大意义。54.太阳辐射强度大小取决于太阳高度角大气层的厚度和透明度55.世界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总体上自赤道向两极减少,世界热量分布总趋势大致与纬度平行,呈带状分布。56.世界上年太阳总辐射量的最高值——北非的撒哈拉沙漠中部。中国年太阳总辐射量的最高值——青藏高原。57.中国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少的地区——四川盆地和贵州高原,原因:多阴雨云雾。58.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59.风——水平气压差异,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60.盛行东北风的风带——东北信风带和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盛行东南风的风带——东南信风带和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61.赤道低气压带——多雨地带;极地高气压带——少雨地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大陆西岸和大陆内部,气候暖热干旱,为少雨地带;大陆东岸因受夏季风、热带风暴、台风等影响,降水比较丰富。副极地低气压带——多雨地带。62.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季节变化的南北移动而移动。1月南移,7月北移63.季风成因分析:•海陆热力差异(亚洲东部季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南亚和我国西南)受季风影响,一年有干湿,雨热同期,易冬旱夏涝64.冬夏间亚洲和北太平洋地区气压分布:冬季:亚洲大陆——亚洲高压(蒙古高压);北太平洋——阿留申低压夏季:亚洲大陆——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北太平洋——夏威夷高压65.东亚季风——夏季东南风;冬季偏北风。南亚季风——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66.高气压——反气旋——下沉气流——北顺南逆——干晴天气(伏旱:副高、寒潮:蒙古高压)67.低气压——气旋——上升气流——北逆南顺——阴雨天气(台风)68.梅雨——准静止锋6、7月69.水圈的主体——海洋水;淡水的主体——冰川(南极洲)70.水循环的动力——太阳辐射71.水循环的类型: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最重要的水循环——海陆间循环(大循环)。72.人类可以影响的水循环的环节——局部地区的地表径流施加一定的影响,如:改变局部地区的水的时间分布----修建水库;改变局部地区的水的空间分布,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引滦入津、引黄济青等;引水灌溉。73.海洋表面盐度分布规律:赤道附近海区海水盐度较低,自赤道至南北回归线海区,海水盐度递增,至南北回归线附近为最高,自南北回归线至高纬度海区,海水盐度递减。74.全球海水平均盐度约为35‰,海水表面盐度最高的海区——红海(40‰);海水表面盐度最低的海区——波罗的海(10‰)75.洋流的分类:*按水温划分:暖流:水温高,一般为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寒流:水温低,一般为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按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直布罗陀海峡)、补偿流(秘鲁寒流)。76.洋流分布的规律:1.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除北印度洋外),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大洋环流东部(大陆西岸)为寒流,西部(大陆东岸)为暖流。2.在北半球中、高纬海区的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环流东部(大陆西岸)为寒流,西部(大陆东岸)为暖流。3.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夏顺冬逆。4.南纬40度附近,西风漂流成为全球性规模洋流的典型。77.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78.四大渔场分布:三个在暖寒流交汇处;秘鲁渔场——秘鲁附近海区的涌升流79.暖流流经的海区,海水盐度偏高;寒流流经的海区,海水盐度偏低。80.河水的来源称为河水补给。81.雨水是世界上大多数河流最重要的河水补给,雨水补给与降水量季节变化一致。82.我国东北山区的河流就有春汛,以降水补给为主,积雪融水为辅。积雪融水补给径流量季节变化与气温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83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与气温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84.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具有稳定和均匀的特点。85.湖泊、沼泽补给的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缓慢,湖沼具有调节作用。调节量取决于湖沼的面积大小。86.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地下水可分为潜水和承压地下水(深层地下水)。87.潜水和承压地下水的比较埋藏条件:潜水埋藏浅,在第一个隔水层以上;承压地下水埋藏深,在两个隔水层之间。开采条件:潜水方便;承压地下水:困难,但有的可以自流。水质:潜水易污染;承压地下水水质好。更新周期:潜水短,承压地下水长。88.过量开采地下水的后果:地下漏斗区→地面下沉→地上建筑物陷坍,沿海海水入侵→地下水枯竭,水质变坏∴合理利用地下水89.要保护承压地下水区的补给区的环境(地势高)90.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整体性、地域差异性91.地域差异主要有:地带性规律、非地带性分异92.地带性规律——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93.纬度地带性:形成受热量条件影响为主,主要在高、低纬度94.经度地带性:形成受水分条件影响为主,在中纬度最明显95.垂直地带性:主要受山地地形和海拔高度的影响,中低纬度高山地区明显96.非地带性分异:受地貌、海陆分布、岩石性质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如南美安第斯山南段,东侧沿海是干燥的沙漠,同纬度的西侧沿海是多雨的森林;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等;我国塔里木盆地周边的绿洲;赤道附近有企鹅。97.地理环境演化的特点:趋向性和不可逆性98.太古代——全球一片海洋;元古代——大气臭氧层已形成。古生代:全球陆地基本形成一片,我国东北与华北抬升成陆。早期三叶虫;中期脊椎动物鱼类;后期两栖类,蕨类植物,为全球最重要的成煤时期。中生代:泛大陆开始解体、分离,环太平洋地壳运动剧烈,火山、岩浆活动广泛而频繁,恐龙,始祖鸟,裸子植物。重要的成煤时期与石油生成时期。新生代:全球海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