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质灾害跟踪训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节地质灾害【典例探究】1.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1)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图中山脉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该山脉自然带的分布具有________规律,其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河流A的汛期一般出现在__月,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7月份,图中B地区盛行____风,其成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中“∥∥”地区,主要的地质灾害有________。这些灾害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从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方面综合考查了我国一西南地区的地理特征。第(1)小题:首先要求考生对图中山脉成因能运用板块构造理论加以解释,难度不大。该山脉具有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其成因是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高度增加而变化,考生应答往往容易不着边际,不得要领。第(2)小题的A河为珠江,其汛期较长,一般在5~9月,其原因是夏季风影响时间长,带来丰沛的降水。第(3)小题:我国西南的一些地区在夏季往往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受西南季风的影响。第(4)小题,回答地质灾害的类型较易,但回答其成因往往不够全面,考生应从自然、人文等方面全面分析,回答才能较为完整。答案:(1)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垂直地带性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高度增加而变化(2)5~9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3)西南气压带和风带位置随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4)地震、滑坡、泥石流该地带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山体中断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明显,暴雨集中,植被破坏,在重力作用下,易发生滑坡、泥石流。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04年7月12日7时8分44秒在甲地(北纬30.5度,东经83.4度)发生6.7级地震;12月9日2时32分11.6秒在乙地(北纬42.9度,东经145.2度)发生7.1级地震;12月26日8时58分55.2秒在丙地(北纬3.9度,东经95.9度距海岸3Q公里)发生8.7级地震,地震将整个苏门答腊岛向西南方向推移了100英尺,地震引发海啸,波及印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泰国等国家,造成数十万人死亡、失踪,大批房屋损毁。2.阅读上述材料和图,回答:(1)丙地地震释放的能量是甲地的__倍。(2)12月26日的印尼地震,中国地震台网测定震级为里氏8.7级,而美国地震监测网测定为9级。因此有人说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请谈谈你的看法。(3)本次丙地地震将整个苏门答腊岛向西南方向推移了100英尺,这会对国家版图产生什么影响?(4)简述三次地震的成因,并分析甲、乙两地受灾程度比丙地轻的原因。解析:本组题从去年三次地震切入,考查地震的基本认识。第(1)题要知道震级增加1级,释放的能量要增加30倍;第(2)题分析同一地震中测得数据不同的原因,这当然要从技术角度分析;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分析原因,难度不大;第(4)题要从实际出发,分析影响烈度大小的原因有哪些,再比较各地地震的受灾程度。答案:(1)900(2)震级是要根据地震的最大震幅而确定的,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各地震台测得数据不同是因为测定仪器的精密程度不同而致。(3)使得印尼与马来西亚、新加坡之间的海域扩大,领海及专属经济区的范围发生变化。(4)三地均位于世界主要地震带上,地壳运动活跃,地震频繁。丙地地震受灾较重的原因有:震级较高,释放的能量大;位于人口密集区;发生在早晨,正是人们活动的高峰期且引起海啸、火灾及疾病,间接地成了灾害。【基础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大多数地震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A.火山活动B.地质构造C.外力作用D.褶皱形态2.地震作为主灾可能引起的自然灾害有①海啸②滑坡③火山喷发④龙卷风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3.位于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山脉是①天山山脉②台湾山脉③喜马拉雅山脉④太行山脉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4.下列有关地质灾害关联性的说法,正确的A.某地发生的滑坡与泥石流,与破坏植被、不适当地开挖无关B.某地发生的滑坡与泥石流,一定与地震的发生有关C.一种原发的地质灾害往往诱发其他灾害D.人类活动不会诱发地质灾害5.关于1976年7月发生唐山大地震的正确叙述是A.国内外地震台所测的震级不同,这是因为一次地震有几个震级B.国内外地震台所测的震级不同,这是因为离震中距离不同,震级也就不同C.市内有个别建筑物未倒塌,说明震中附近地区烈度为零D.离震中远近不同地方的烈度不同,说明一次地震有不同的烈度6.在我国,造成人员伤亡最惨重的灾种是A.地震灾害B.滑坡C.泥石流D.火山喷发7.震源上方正对着的地面称为A.震源深度B.震中距C.震中D.烈度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水下10km(北纬3.9度,东经96度)发生8.7级地震(美国地质勘探局称,印尼发生的海下地震的震级达到9.0级)。震中距海岸约30km,地震及其引发的强大海啸,给印度洋沿岸国家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此回答8~9题。8.有关此次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B.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C.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D.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9.在此次海啸中,死亡较多的外国旅客中,主要来自西、北欧国家。西、北欧国家的游客多选择在冬季去这一带旅游,一个重要的自然原因是A.西、北欧国家缺少冬季旅游景点B.西、北欧国家地处中高纬西风带,冬季太阳高度小、光照少,天气冷湿C.西、北欧国家地处中高纬度,此时,大多数地区处于极夜时期D.现代交通的发展10.下列灾害主要发生在山区的是A.地震B.滑坡C.台风D.霜冻二、综合题11.各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危害性愈来愈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我国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国家。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等高线图表示的地区为我国台湾的一部分,近年此地区地震灾害频繁发生,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一种原发性主灾生常易诱发其他灾害,地震后易产生的诱发性地质灾害可能有滑坡、泥石流等。根据等高线图及你对该省的自然状况的了解,判断本地区B、C两处相比,____处诱发性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更高、强度更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泥石流发生的三个基本控制因素是什么?它们之间关系如何?【能力提升】一、单项选择题读《某段纬度所经地区不同深度震源的频度示意图》(P点以西为大陆,PQ为海洋,QR为岛屿,R点以东为海洋),回答1~2题。1.当X地分别受震源a、震源b、震源c和震源d引发的4次地震影响时,下列有关该地所受破坏程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a、b震源浅,其所引发的地震震级高,对X地造成的破坏程度大B.X地离a引发地震震中最近,其受灾程度最严重C.4次地震对X地的破坏程度由大到小的排序a>b>c>dD.4次地震震级相同时,震源a对X地的破坏性最大2.下列有关该地区地震震源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B.位于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间的生长边界C.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间的消亡边界D.震源排列成一条从海岭到大陆方向由浅入深的倾斜带下图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回答3-4题。3.如人们急功近利,大肆采伐本区林木,则夏季暴雨后最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中,组合正确的是①地震②泥石流③滑坡④沙尘暴A.①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4.如果发生滑坡,受灾最严重的村落最有可能是A.甲村B.乙村C.丙村D.丁村5.下列各图中,不能正确表示引发泥石流因子的是下表显示X、Y两地同年出现地震的有关资料。X地位于美国西部,Y地位于印度中部。读表回答6~7题。地点XY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200500震中距5.82.5地震发生时间(地方时)10:254:00震级7.47.1死亡人数818206.从表中资料看出,下列判断不可靠的是A.X地的震源深度大于Y地B.X地地震产生的能量大于Y地C.X、Y两地都不位于震中D.X、Y两地的地震均属于破坏性地震7.Y地因地震死亡人数较多的原因不可能是A.Y地人口密度较大B.Y地距离震中较近C.Y地的地震发生在夜间D.Y地位于板块边界地带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等级指在某些气候条件下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3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小,4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5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更大。读9月7日我国地质灾害预报略图。读图完成8~10题。8.我国9月7日前后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是A.秦巴山区B.横断山区C.武夷山区D.东北山区9.地质灾害预报的依据是这些地区的A.天气状况B.地质地形条件C.大型施工活动D.水系特征10.从全国看,我国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A.4~9月B.10~次年3月C.6~11月D.12~次年5月二、综合题11.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下图)”,回答相关问题。(1)读图分析,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这些灾害在本区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发生特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省区是________,主要分布在该省的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地区。(3)据报道,我国已成为世界石材产量最大的国家。许多人认为。大量开采石材是一种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做法,你对此有何认识?12.2003年9月26日,日本北海道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震源位于海平面以下约60千米处,随后又发生25次有感余震,其中最强烈的余震为里氏7.1级,海岸附近形成了2米高的海啸,海啸将一些渔船涌到陆地上。宫城县筑馆一处山体滑坡,北海道一座炼油厂发生火灾。读下图表,回答有关问题:震级、震源深度与烈度关系(1)表中h和Ms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试分析烈度与这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2)图中A地位于震中,假如当地震发生时产生的地震波以8.0千米/秒的速度向外传播。那么位于B处的某海轮将于地震发生后多少时间内有震感A.20秒B.30秒C.40秒D.50秒(3)本次强震诱发了海啸、滑坡和火灾等灾害的发生,这说明人类面临的灾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________性。认识这一特征,对________________有重大意义。(4)按照板块构造理论,分析说明日本大地震产生的原因。(5)下列地震地区与日本北海道位于同一地震带内的是A.土耳其地震B.厄瓜多尔地震C.阿富汗地震D.西雅图地震参考答案【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B2.A3.B4.C5.D6.A7.C8.C9.B10.B二、综合题11.(1)该地区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较活跃,属环太平洋地震带;另外近年该地区处于地震的活跃期。(2)CC处等高线密集,山坡较陡;震后岩石破碎,土质疏松;且C处位于台湾山脉的东侧,多地形雨,综合这些因素可确定C处诱发地质灾害的成灾频度与强度要比B处大。12.泥石流的发生也有三个控制因素:充足的水、足够的堆积物、足够的地表和沟谷坡度。大量的松散堆积物和较大的地面坡度是泥石流发生的基础条件,突如而来的巨大水流(例如特大暴雨)则是泥石流暴发的触发因素和主要动力条件。【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D2.C3.B4.D5.A6.A7.D8.A9.A10.A二、综合题11.(l)西南此地地震频发、断裂发育,岩石被碎;坡陡谷深;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和冰川融水。(2)四川西部地区一、二阶梯交界处东部地区二、三阶梯交界处(3)开山采石,必然破坏山林,可能诱发滑坡、泥石流、山崩等地质灾害,因此开山采石须科学论证。12.(1)震源深度震级烈度大小与震源深度(h)呈负相关,与震级(MS)大小呈正相关(2)C(3)关联减灾防灾(4)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地带,板块的相互碰撞造成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