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第一中学高一年级地理学案设计配套习题(必修一)第1页共2页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一、选择题生物是在地球发展历史中产生的,但在地质历史时期也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导致大量生物物种的衰退和灭绝。据此回答1—3题。1.从原核生物细胞中演化出了真核细胞生物的时间是在距今约A.10亿年前B.14亿年前C.0.7亿年前D.6亿年前2.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的时期是A.元古代B.太古代C.古生代寒武纪D.中生代侏罗纪3.盛极一时的恐龙突然从地球上完全销声匿迹的地质历史时期是A.古生代末期B.中生代末期C.古生代寒武纪D.新生代2001年3月在甘肃永靖县境内的一处山坡上发现了恐龙脚印,恐龙脚印一直通向附近被沉积岩岩石覆盖的地方。据此回答4—5题。4.恐龙大量繁生的时代是A.太古代B.元古代C.古生代D.中生代5.根据恐龙脚印推测当时的地理环境可能是A.干旱环境B.地势低洼的河湖岸边C.热带海域D.森林密布阅读某地地质剖面略图,回答6—7题。6.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7.根据图中化石,动物在这一时期经历的演化过程是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读人类发展和生产活动与环境质量联系图,回答8—9题。8.图中数码的含义不正确的是A.①为生产规模过大B.②为滥采滥用自然资源C.③为生产活动遵循自然规律D.④为破坏生态环境9.该图所反映的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下列错误的说法是A.停止或减缓人类的发展,使环境恢复原始面貌B.具有对立性C.必须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D.向恶性循环发展下图中①②③④⑤依次代表地球发展史的五个代(图中数字代表距今年代(单位:亿年)),据此回答10—12题。10.关于五个代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①到⑤的名称依次是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B.地层中含有三叶虫化石的是②代C.地层中含有恐龙化石的是③代D.地层中含有人类化石的是④代11.下列叙述的地理事物与图中序号对应正确的是A.②真核细胞生物出现B.③恐龙灭绝乌海市第一中学高一年级地理学案设计配套习题(必修一)第2页共2页C.④无脊椎动物大量出现在地球表层D.⑤鱼类和两栖类动物出现12.下图中a、b、c、d所代表岩层与地质年代序号对应正确的是A.a——⑤B.b——②C.c——④D.d——①13.地球表层的发展,在生命出现后,________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A.有机进化B.化学演化C.物理演化D.有氧环境演化14.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A.古生代中期和古生代末期B.中生代中期和中生代末期C.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D.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中期15.生物演化A.只能说明某一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对整体环境演变的影响B.只能说明整体环境演变对某一自然环境要素变化的影响C.既说明某一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对整体环境演变的影响,又说明整体环境演变对某一自然环境要素变化的影响D.说明了生物演化与整体环境演变无必然联系二、综合题1、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和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区的地形是________。(2)该地区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3)A、B、C三地中,可能找到岩溶风景区的是________地。(4)若在B地发现有三叶虫、珊瑚化石,可以推测当时沉积环境特征是____________。(5)若在B地发现有三叶虫、珊瑚化石,在A、C两地何处有可能找到恐龙化石?________地。2、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城镇示意图”(下图)。回答图中数字处人类开发利用不当产生的问题。(1)①处林区过度采伐森林→________→水土流失→________→水害。(2)②处在林区修建旅游设施和道路→________→水土流失。(3)③处上游用水量剧增→河流径流量________→河流自净能力减低。(4)④处河沙开采过量→河床堤岸________→河岸后退→水害。(5)⑤处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________→海水入侵。(6)⑥处河流径流量减少→海水入侵→河口________→航道变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