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理必修三复习提纲1.1认识区域1、区域的定义: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定义理解:(1)地理空间性(占有一定的空间)。(2)内部一致性、外部差异性(区域的内部特征相对一致,区域间有明显的差异性)。2、所有的区域是否都有明确的边界?-不一定。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有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3、区域的划分:按单一指标(积温),如热量带;按综合指标(语言、宗教):文化区。4、区域划分的目的: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5、区域的特征:⑴整体性: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如青藏高原“高寒”的区域特征。以地势高这一特点出发,引出气温低,再引发出其他要素特征。⑵差异性: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差异性,即区域间的差异。⑶开放性:与其他区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6、区域的整体性、差异性关系:区域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差异性,区域内部也存在着差异性。7、认识区域特征的实践意义?(1)整体性:利用资源、改善环境时,要综合考虑。(2)差异性:因地制宜,扬长避短。(3)开放性: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8、海南岛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四面环海,海上交通便利,利于对外交往。(2)以热带气候为主,终年高温,适宜发展有利于热带作物的生长以及向北方区输送反季节瓜果蔬菜。(3)以山地、丘陵为主,不利于粮食生产,但有利于经济作物发展。(4)矿产资源种类较多,为工矿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5)旅游资源丰富,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1.2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1、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不同区域所处的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地形不同。2、区域差异的表现:(1)自然环境的差异:地理位置(纬度、海陆位置)、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2)人类活动的差异:农业、工业、城市、交通、人口(经济、社会,文化)。3、日本、英国自然环境的比较(1)相似性:两者都是国,面积相差不大;都地处带,气候比较。(2)区域差异:课本P11表格4、日本、英国经济发展的比较(1)相似性:都是发达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高,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充分发-2-挥了的优势。(2)区域差异:课本P13表格5、世界经济中心的变化:“地理大发现”之前,称为“地中海时代”。“地理大发现”以后,荷兰、英国等得到迅速发展,世界经济发展进入“大西洋时代”。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了“太平洋时代”。6、我国三大自然区域划分的依据、界限?(教材14页)(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2)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我国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由南向北递减;(3)受海陆位置的影响,年降水量的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综合、两大要素,可以把我国分成三大自然区,即、、区。7、三大自然区特征(教材15页)8、秦岭—淮河分界线(图册P165右下)重点解析:1、英国、日本都濒临海洋,两国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吗?英国位于亚欧大陆西侧,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只是因四面临海,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2、日本、英国都是世界上工农业发达的国家吗?英国、日本都是以工业为主的国家,农业在经济中都不占重要地位,许多农产品都需要进口。3、日本、英国的工业布局都具有“临海型”的特点吗?日本需要从国外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产品.利用沿海多优良港湾的有利条件,形成了“临海型的布局形式;但英国资源丰富,工业接近原料产地,具有明显的“资源型”特点。4、日本、英国产业结构的相同之处。农业比重都很小,农业都不占重要地位,第三产业比重最大。说明经济发展水平高。5、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自然环境的比较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共性①都是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地理位置位于30°N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入海口43°N~48°N,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大陆性稍强;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温暖季节及生长期都较短土地条件①以水稻土为主;②耕地多为水田;③土地较为分散;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①黑土分布广泛;②多为旱地;③土地集中连片;④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矿产资矿产资源贫乏矿产资源丰富-3-源条件6、典型事例——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1)地理环境:A.由长江中下游沿岸若干平原组成;B.平原上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C.地势平坦、土质黏重。(2)不同时期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①一些原来制约区域发展的地理因素得到克服,甚至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开发时期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原因分析早期长江中下游平原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耕作农业发展缓慢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中后期a.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b.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a.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b.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②长江中下游平原粮食生产地位的变化总体地位发展区位条件分析农业社会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a.水稻具有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优势;b.人口稠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使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可以精耕细作工业社会全国“粮仓”的地位和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下降a.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b.稠密的水网、耕地被分割,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也较低1.3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1、区域发展四个阶段的特征?初期阶段:区域内城镇很少,空间结构简单。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微弱,人地关系基本协调;成长阶段:区域内部产业结构、空间结构渐趋复杂,由点到面发展,产业由集聚走向扩散。人地关系开始明显不协调;转型阶段: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提高,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带来高失业率、人口减少,人地关系矛盾加剧;再生阶段:治理措施。⑴调整产业结构。①改造传统产业;②发展新兴工业(高新技术产业);③发展第三产业。⑵治理环境污染。人地关系的变化:协调→不协调→协调2、匹兹堡成为“钢都”的优势条件:⑴阿巴拉契亚山脉西部丰富的煤炭资源;⑵苏必利尔湖附近优质的铁矿;⑶五大湖、运河的廉价水运,水陆交通便利;⑷市场广阔。3、美国人口从东北部迁往西部、南部的原因:(1)“冷冻地带”的推力:①纬度偏高,冬季严寒(自然);②资源枯竭,污染加重,地价上涨,工人失业(人为)。-4-(2)“阳光地带”的拉力:①南部西部阳光充足,环境优美(自然);②发现新资源,发展旅游、宇航、电子等新兴产业,就业机会多(人为)。4、对大庆“二次创业”的建议:⑴用新技术改造老设备,提高采油率;⑵发展石油深加工产业,提高附加值;⑶发展畜牧业(生产高质乳畜产品);⑷治理环境污染。单元活动1:学会分析区域差异1、分析区域差异的一般步骤:①搜集区域的相关资料;②资料的分析与整理;③区域差异分析、比较;④探索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2、资料收集的方法:(1)直接搜集法:通过对区域的实地考察和调查,得到第一手资料;(2)间接搜集法:通过会议、座谈、上网或查阅报纸、杂志,书籍等。3、分析整理资料的方法:(1)定性的方法:指对区域内的地理事象进行定性的描述和说明,包括文字叙述、图像展示和列表归纳等。(2)定量的方法:指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借助于数学手段对地理事象进行量化研究。(3)综合的方法:指对研究对象所涉及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5-2.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地理环境决定论: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该理论夸大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2、人类中心论:只从自身需求出发,盲目追求征服自然,忽视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3、人地伙伴论:人类应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的伙伴关系。人类应在积极认识、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适度地改造自然。4、人地关系演变:⑴采猎文明时期→人类崇拜、依赖自然——地理环境决定论⑵农业文明时期→人类改造自然——地理环境决定论、人类中心论⑶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征服自然——人类中心论⑷工业文明后期→谋求人地协调——人地伙伴论2.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可持续发展定义、内涵(三维设计P155:考点)?⑴定义:⑵内涵: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了一个复合系统。内涵地位主要内容()持续发展()强调发展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持续发展()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的增长,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阐明消费()持续发展()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2、举例说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三维设计P155:考点)?3、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的原因:①环境承受经济发展、人口快速增长的双重压力;②经济、技术水平落后,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③发达国家污染将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2.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1、人口战略:⑴问题:①人口数量多;②人口素质低;③结构不合理。⑵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计划生育);②提高人口素质(发展教育);③完善养老体系。2、资源战略:-6-⑴问题:①人均(资源占有量)少;②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率低)⑵措施:①保护和合理利用(节流);②依靠科技挖掘潜力(开源);③建立节约型经济体系。3、环境战略:⑴问题:①生态破坏;②环境污染。⑵措施:①搞好生态建设;②防治环境污染4、发展战略:⑴地位:是核心、立足点、切入点、归宿点。⑵内容: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5、为何说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环境问题是伴随发展问题而产生的,必将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解决。6、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⑴生态破坏(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的再生速度);⑵环境污染(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7、环境问题的地区分布:城市以环境污染为主,农村以生态破坏为主。8、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①人口压力大;②资源利用不合理;③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发展);④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9、环境问题解决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合理利用资源;③改变传统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④加强生态保护、环境治理;⑤国际合作。10、循环经济:⑴途径:清洁生产(工业)、生态农业。⑵优点(意义):①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②减少了环境污染;③增加了经济收入(调整了产业结构)。4.中国的可持续发展(1)中国可持续发展指南——《21世纪议程》(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①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②特点: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③循环经济具体形式因所在领域而不同,工业领域主要是清洁生产,农业领域主要是生态农业。A.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B.生态农业: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一致的轨道,充分发挥生-7-态经济效益,以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经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