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女生体育课实施“互动—发生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04年度富阳市中小学体育教学科研论文高中女生体育课实施“互动—发生式”教学的实践研究富阳市大源中学孙燕新2004年11月5日邮编:311413高中女生体育课实施“互动—发生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实践时间(2003.7~2004.10)摘要: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实践法、行为研究法,统计法等论述了“互动—发生式”教学在高中女生《体育与健康》学科中的实践研究。文中具体从研究背景,研究过程(理论含义、教学环节、基本类型、基本原则、基本模式)研究结果与分析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呈现了几份模式案例。关键词:高中女生体育互动发生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一、前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加速到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家建设面临更伟大、更艰巨的任务,迫切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强健体魄、健康心理、优秀品德、丰富的知识技能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只有学生能学会学习的同时学会竞争,学会发展,才能更好的适应挑战与机遇共存,希望与困难同在的社会环境。如何改变我们的教育教学现状来适应时代前进的需要,学生发展的需要?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以发展为目标,以教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应如何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我们以为首先敢于革新,打破因循守旧的传统惯性,大胆地采用新的教学策略。其次是不能对传统和现实采取虚无的、完全否定的态度,认真地分析传统的不足和优点,避短扬长,用新理念来改造旧传统惯性,使新理念在现实中真正扎下根来。同时博采各种教学理论的长处,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来适宜不同的实践需要,扩大新教学策略的普遍性。“互动—发生式”教学是基于“互动”和“发生”这两个核心理念,揉合了主题教育思想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理论和启发式教学等先进教学思想而提出来的一种教学方式。无疑是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教育指导理念,必然是正确的。二、研究的依据和理论背景(一)、理论背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需处理好传播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交往。即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共同发展。“互动—发生式”中的互动是师生双方精神敞开的互动交流,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学;沟通的、合作的教学;创造的、生成的教学;以人为目的的教学。让学生能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友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在体育教学课堂中,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如何构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本次实践研究的重要任务。(二)现实背景在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以知识和技能是中心。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身体素质的发展、运动能力的提高是首位的、本位的。智力、情感、态度等其他方面的价值都是附属的。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个关怀。新的《体育与健康》课题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重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课堂教学中着重体现如下一些因素:1、课堂中学生学习的自主参与度;2、教学中体现师生、生生之间有效的合作互动;3、课堂中学生学习材料、学生学习时间和空间得到充分保障;4、学生形成对知识的吸取理解和整合;5、学生学习中的自我评价、监控、反思能力培养提高;6、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7、学生学习中互相评价,互相监控,相互提高,相互学习的能力培养。当前我市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为了追求初升高体育加试的三十分。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师把体育课教学成了三项考核项目的训练课,甚至有的学校初中三年的体育课都围绕着这三个考试项目进行“应试教学”。由于这种课堂中学生只有服从,服从教师的安排,这样的教学往往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从而这些女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产生厌学情绪。高中女生的生、心特点,往往表现的爱静、爱美、不爱动的表现,体育课上出现高中女生“爱贴墙花”的现象。及高中女生在体育课中兴趣不高,具有一定的厌学情绪,必然影响高中女生的身心发展和综合能力水平的提高。如何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设计我们的体育课堂来改变这种高中女生“爱体育,不爱体育课”的现状是我们体育教师的重要任务。本人在我校2003级新生入学时对302名女生进行了调查。调查表见附表。调查问卷发放302份,回收302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调查结果各项数据统计下:运动项目兴趣调查020406080100120140160游戏田径篮球排球羽毛球跳绳健美操其它姓名班级身高体重初中毕业学校初升高中体育加试总成绩总分(30)三级蛙跳掷实心球800米跑参加镇、市中小学运动会经历及成绩有无运动禁忌病你所喜爱的运动项目游戏()田径()篮球()排球()羽毛球()跳绳()健美操()其他()你喜欢上体育课吗?很喜欢()随便()不喜欢()怕上体育课()你觉得该怎样上体育课?和以前一样()学一种你喜欢的技能()自主活动()无所谓()对体育课内容感兴趣吗?很感兴趣()随便()不太喜欢()不喜欢()你喜欢怎样学动作技能老师告诉的方法()与同伴合作讨论()自己探究方法()对以往课堂内容感兴趣吗?很感兴趣11%不太喜欢34%不喜欢19%随便36%从问卷调查可知:新入学的高一女生对初中体育课的状况出现较重的不满情绪,对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并不太感兴趣、课堂学习过程中不喜欢动脑筋,习惯于老师给现成的答案,按部就班。学习的依赖性很强,在学习过程中很少有成功的喜悦和快乐。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本人《体育与健康》就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尝试体育课中实施“互动—发生式”教学的实践研究。三、研究准备:(一)、研究对象选择富阳市大源中学一(5)一(6)/一(7)一(8)为实验班。一(3)一(4)/一(9)一(11)班为对照班,进行对比教学。我校采用的男女分班,二班二教师授课。2003级新生共十一个班。其中1-6班为平衡普通班,7、8、9、11为重点班。10班为艺术班,具体人数见(二)、研究方法班别性别人数实验班(A班)A1一(5)24一(6)29A2一(7)30一(8)30对照班(B班)B1一(3)28一(4)25B2一(9)31一(11)31喜欢上体育课吗?很喜欢23%随便44%不太喜欢19%怕上14%觉得该怎样上体育课?和以前一样12%学一种技能47%自主活动27%随便14%喜欢怎样学技能与同伴合作讨论24%自己探究方法14%老师告诉方法62%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统计法的研究方法。(三)、研究前测:研究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各项素质对照表:经研究前测,实验班与对照班可比条件基本一致,且普通班与重点班之间也没有显著差异,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在平行班居中游水平。(四)、研究步骤:1.准备阶段:2003年7月~2003年9月2.研究阶段:2003年9月~2004年7月(1).资料收集,制定并发(1).确定研究对象(2).确定研究目标,制定研究计划(2).研究前测(3).探索研究策略(兴趣爱好调查、探索研究策略)3.总结阶段:2004年9月~2004年10月(3).实施实践研究(1).资料统计分析处理(4).结果分析、研究后测(2).论文撰写(学习情况问卷调查,身体素质测试,兴趣爱好调查)四、研究过程(一)互动—发生式教学的理论含义。互动:就是指交互、相互、彼此、双向。动,是指运动,动态。互动即交互,指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发生的交互动作或反映的过程。这是互动的本意,此处的互动指的是对教学过程中的本质的认识,认为教学过程是各相关因素,主要有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等四种因素的互动过程。“发生”指的是对学生学习本质的认识,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数据项目实验班平均值对照班平均值A1A2B1B2立定跳远(米)1.751.781.721.75掷实心球(米)6.126.086.066.18800米(秒)22621722122550米(秒)8’’68’’58’’88’’6仰卧起坐(次/分)40394140跳绳(次/分)146151149148项目数据班级很喜欢一般随便不太喜欢怕上实验班A1(53人)1426.4%2139.6%1120.7%713.2%A2(60人)1321.7%2643.3%1626.7%58.3%对照班B1(53人)1222.6%2649.1%917.0%815.1%B2(62人)1625.8%2235.5%1422.6%1016.1%认识的自我构建过程,学生获得知识不是靠被动的接受,而是在外部信息与原有知识框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生的。“互动—发生式”教学的基本概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通过互动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思维方式的转变,发挥评价过程的激励和诊断作用,通过反思和矫正实现对学习的掌握和达标。“互动—发生式”教学强调互动,首先要让学生“动”起来。现代教育心理研究表明,如果对学习的内容没有兴趣或欲望,学生对学习必然是一种马虎应付的策略,所取得的成果也必然是肤浅且表面的。只有让学生理解学习的意义和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是促使他们进行“有意义”的学习的前提。其次,“互动—发生式”教学强调的是通过“互动”促进知识的“发生”,协助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奥苏伯尔认为,再学习新知识之前,学生的头脑不可能是一片空白,而是已有一些知识。学生原有的知识中如果存在着与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相关的概念或技能,学生就可以在新知识与原有相关概念或技能之间建立起实质性的、固定的联系,这样的学习称之为有意义的学习。有意义的学习有不同的层次,若所学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知识属于同一水平,那么新的有意义的学习只是为原有的概念或技能增添一些新的例子,将原有的概念进行了细化。如果新的知识带来了比原有的概念更为深入的一层关系,在认识结构中内化出的概念一尺具有新的含义,这时就产生了深化学习,当深化学习到一定程度,学生突然发现表面上互不相同甚至矛盾的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知识的系统化和网络化,这一过程为整合。“互动—发生式”教学的第三个重要概念就是向学生提供能够促进其实现新知识整合的内容,并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和分析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互动—发生式”教学强调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评价对学习和发展的促进作用。(二)“互动—发生式”教学的环节“互动—发生式”教学的过程大致规范为四个环节。1、目标与导向“互动—发生式”教学首先强调每一阶段都要明确的教学和学习目标。侧重学生的学习目标。在整个阶段,每一学年,每一学期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使教师和学生都明确所要达到的要求,知识重点和难点所在。应注意:(1)目标应具体、简明、易懂;(2)符合学生的水平与实际,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3)预定的目标要有一定的弹性,让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不同情况以及学习进程中的问题及时调整;(4)目标应前后连贯,逻辑合理,深浅有序,循序渐进,对学生的学习起导向作用;(5)预定的目标可作为检查学生水平及诊断学习中存在问题的依据。制定目标的目的是在于给学生正确的导向,定好目标并不是这一环节的终点,而是引导学生明确目标、主动向目标迈进的起点。让学生真正领会到每一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将学生的思维集中起来,沿正确的方向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2、活动与思考“互动—发生式”强调开展丰富多彩的,多角度的教学双边活动,通过听讲解、看示范、自学学习材料,讨论,自主练习等学生活动创造适当的情景,进一步开展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注意适当的铺垫和点拨、引导、发挥辅助和主导作用。通过适当的引导,建立认识的中介,扫清感知上的障碍,引导学生反复地把外来的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进行比较,把新知识归并到自己的知识机构中去。3、检测与反思教学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