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学科主体知识归纳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高中政治学科主体知识归纳一、经济常识◎经济常识的高频考点:1.商品的价值量、货币、价值规律;2.市场经济、市场交易原则、宏观调控;3.企业经济效益、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4.三大产业(三农问题、第三产业中文化产业的发展)、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5.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就业问题;6.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社会公平;7.生产与消费的关系(重点是消费的反作用)8.财政和税收;9.中央银行的职能;10.世界市场和对外贸易一.经济常识常见的5个行为主体:主体一:国家(政府)主体二:企业(经营者)主体三:个人(劳动者、消费者、储蓄者)二.不同行为主体可以联系的知识:主体一:国家(政府)▲经济行为: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进行调节与控制,即实施宏观调控根据不同的设问角度,应涉及的知识点有:(一)为什么?——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在《经济常识》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1.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的体现和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2.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就是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3.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4.是弥补市场调节缺陷要求: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5.是实现宏观调控主要目标的要求:宏观调控的目标有促进经济增长(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6.是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刺激经济增长的要求。7.是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二)国家——常见经济意义的表述1.对内的经济意义(1)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2)有利于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整顿和规范市场交易秩序,弥补市场的缺陷和弱点,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3)有利于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4)有利于调节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5)有利于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6)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三大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农业的意义:(有利于)①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②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就工业的意义:(有利于)①发挥工业的主导作用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就第三产业的意义:(有利于)①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推动精神文明建设;2②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社会安定。(7)有利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改革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8)有利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对外的经济意义(1)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增加外汇储备,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2)有利于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理顺贸易顺差,促进贸易平衡;(3)有利于维护我国经济利益,维护我国经济安全;(4)有利于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平等互利原则,维护民族工业的健康发展;(5)有利于加强对外经贸往来,减少贸易摩擦和纠纷,实现互利共赢、共同繁荣。3.现实意义:(1)有利于体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3)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三)怎么办?——政府(国家)针对经济问题应该怎样做(措施)政府(国家)发展经济的具体措施:1.就生产问题而言的措施:(1)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3)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4)充分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弥补市场的缺陷和弱点,保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较快的发展;(5)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节能减排,大力发展低碳经济;(6)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7)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2.就分配问题而言的措施:(1)(根本措施)大力发展生产力、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或劳动者的收入。(2)(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我国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分配原则)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4)(分配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或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5)(宏观调控)运用税收、财政等手段调节收入差距,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6)坚持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实现社会安定。(7)坚持和完善劳动合同制度,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3.就交换、消费问题而言的措施:(1)整顿和规范市场交易秩序,使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2)维护消费者(劳动者)的合法权益;(3)重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拉动经济的增长;(4)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4.就科技发展问题而言:(1)深化改革,为自主创新创设良好环境;(2)加大财税、金融和产业政策的调节,支持自主创新;(3)加强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4)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5.就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1)根本措施是大力生产力、发展经济。(2)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的环境。(3)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4)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5)依法加强对劳动用工的管理,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3(四)发展国际经济关系(改革开放30年)在《经济常识》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依据,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1.为什么我国要实行对外开发,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中国参与区域或国际经济合作的理由)(1)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要求。经济全球化要求生产、市场、资本、科技开发与应用以及信息传播的国际化。(2)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竞争性要求实行对外开放;(3)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只有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国外资金、引进先进技术,才能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4)发展对外贸易的作用(五个可以)①可以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②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③可以吸收和引进当代世界先进的科技成果,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④可以促进国内企业不断更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国际化水平。⑤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税收收入和外汇收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2.如何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策略)?(1)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平等互利的原则;(2)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3)要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努力改善贸易不平衡状况;(4)要继续扩大利用外资,优化外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促进国内产业优化升级;(5)要妥善处理贸易争端,积极改善贸易环境。(6)运用WTO规则,维护自身利益,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主体二——企业(经营者)经济行为——以盈利为目的,从事生产和经营(提供商品或服务)活动。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是《经济常识》的重要内容。高考政治在《经济常识》部分经常考到企业的知识,而且牵涉的知识面广,知识之间关联度大。企业涉及的知识点有:(一)就企业的生产活动而言:1.对内的生产活动(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2)重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只有注重产品的质量,才能将产品顺利销售出去,进而实现商品的价值。(3)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加强自主创新,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4)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5)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建设创新型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6)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运用先进科技、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7)企业应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实施名牌战略,搞好售后服务,坚持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8)遵循价值规律,按价值规律办事;(9)遵守市场交易原则,维护市场经济秩序;(10)企业经营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业务素质、遵守职业道德;2.对外的生产活动(1)企业必须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广泛参与国际竞争,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2)了解国际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自主品牌。(4)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巩固传统商品竞争优势,扩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出口。(5)掌握和利用国际贸易中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原则,维护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4(二)企业——常见经济意义的表述1.对内的意义(有利于)(1)提高产品、服务的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2)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实施品牌战略;(3)依靠科技、加强管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4)增加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企业;(5)以市场为导向,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6)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开展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7)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2.对外的经济意义(有利于)(1)扩大对外经济联系,广泛参与国际竞争,提高产品国际化的水平和国际竞争力。(2)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主体三——个人(劳动者、消费者、储蓄者)经济行为:劳动者——从事劳动活动(创造物质、精神财富)消费者——从事消费活动(消耗物质、精神财富,满足生活需要)储蓄者——从事投资理财活动(进行存款储蓄、购买股票、债券、商业保险)。应涉及的知识点有:(一)劳动者——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1.权利:①劳动权是公民享有各项权利的基础;②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③劳动者享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2.义务:提高职业技能、遵守职业道德(必须履行的义务)。3.维护劳动者权利意义:维护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是保障和落实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有利于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新力。(二)消费者——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1.权利:消费者依法享有安全权(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是消费者最基本的权利)、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人格尊严和风俗习惯不受侵犯等权利。2.义务:(1)消费者要增强权利意识,要学法、懂法、用法,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要懂得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还要遵守社会公德,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三)公民——应自觉树立纳税人意识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公民应自觉依法履行纳税义务,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通过税收实现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2.税收是国家组织财主收入的重要途径,为国家实现各种职能提供财力上的保证。3.每个公民都享受着国家提供的各种社会服务,享受服务就必须承担义务,作为纳税人,自觉纳税是公民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主人翁地位的具体体现。(四)储蓄者——投资行为——存款储蓄、购买股票、债券和商业保险▲存款储蓄的特点:便捷的投资投资股票的特点:高风险与高收益同在投资债券的特点:稳健的投资投资商业保险:规避风险的投资投资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五)公民——劳动者(消费者、居民)常见经济意义的表述1.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有利于增强权利意识,维护劳动者(消费者、居民、经营者)的合法权利;3.有利于树立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意识,自觉树立“纳税人”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4.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消费观;5.有利于增强劳动者的竞争意识,促进其素质的提高,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5二、哲学常识哲学常识主要知识结构简表: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辩证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