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童哲学讲义2第一讲绪论儿童的哲学问题—儿童有哲学吗?在这一章中,我们首先提出“儿童有哲学吗”这个问题,进而从哲学的本义、哲学问题、哲学思维和哲学思维方法四个方面来观察儿童,认识到儿童与哲学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儿童是一个主动地探究世界寻求智慧的主体;儿童能提出很多具有哲学意味的问题;儿童的思维中体现了很多哲学思维的特征;儿童在思维过程中,常常不自觉地运用哲学思维方法。故事一:一个名叫蒂姆的大约6岁的孩子,一边忙着舔一个罐头,一边问:“爸,我们怎么能肯定所有东西都不是一个梦呢?故事二:据说朱熹小时候刚会说话,他父亲就对他进行启蒙教育。他父亲指着天说:“天也。”朱熹反问说:“天之上何物?”一、哲学的本义哲学的本义:“爱智慧”,动词性词组,是一种追求智慧的探究过程。“哲学”这个词,中国古代是没有的,它是从古希腊“爱智慧”(philosophia)这个词来的,在英语中表述为philosophy,日本人利用汉语的文字,将philosophy翻译成“哲学”;中国的学者黄遵宪,把它从日本介绍了过来。哲学”这个词语和儿童连接在一起,是难以让人接受的。然而,从上面两个故事中的童言稚语中,我们又不能否认这些问题的哲理性。其实,从古希腊苏格拉底开启的哲学传统就是一种探究式的寻求真理的主动过程。柏拉图曾说,“惊奇是哲人的感受,哲学始于惊奇。”亚里斯多德说过,哲学起源于怀疑和困惑。20世纪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在《哲学问题》书中明白表示,哲学“即使不能回答我们所希望解答的许多问题,至少有提出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增加对宇宙的兴趣,甚至在日常生活最平凡事物的表面现象下,看到事物的新奇与值得怀疑之处”。从哲学是对智慧的热爱和探究,是导源于困惑和怀疑,是对平凡的日常生活的质疑这个角度上讲,我们很容易理解儿童与哲学的关系了。首先,儿童是作为本能的探究者存在的。智慧有其最基本层面的意义,那就是适应(按:皮亚杰对生物智慧的解释)。自从他们被动地诞生在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作为生命体的求生本能使他们开始了对世界的探究;其次,儿童还是作为审美的探究者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智慧还有高于维持生命延续的另一层意义,那就是要通达审美意义上的自在状态。儿童在一个给予的世界,也逐渐“随遇而安”,进入了属于自己的生存情境,有了主动的创3造性的探求。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又常常惊奇于自己的各种发现。“好奇”常常为探究之始,“惊奇”往往为探究之果,无限的惊奇充分表现了儿童对智慧的愉悦追求(按:海德格尔对“惊奇”与“好奇”的区分)。我们常说,孩子是最无忧无虑的,其实正是因为他们对世界的态度不是单纯的追求生存,更是追求愉快,追求生命的美感。所以他们是审美意义上的探究主体,这种自在状态又主要表现为他们的游戏精神。从哲学的本义的视角来看儿童,儿童天生是一个主动探究者,是主动寻求智慧的积极冒险家,儿童是有哲学的。二、儿童与哲学问题每一门学科,都是对有关问题的回答。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的哲学,其内容主要围绕哲学问题而展开。而儿童与最基本的哲学问题密切相关。1、宇宙之谜的最一般问题故事三:波普尔在8岁时听人说太阳系和空间是无限的,对此感到迷惑不解。他无法想象一个无限的空间,但如果空间是有限的,空间外面是什么东西呢?他去问他父亲,父亲建议他去问一个叔叔。叔叔首先问波普尔是否理解不断延续的数系,波普尔回答说不难理解。然后他要波普尔想象一堆叠着的砖,并且把一块又一块砖加在砖堆上,如此类推以致无穷,永远填不满宇宙的空间。波普尔觉得这个回答对他有所帮助。其实,很多儿童都有过此类的“问天”之举。人生活在茫茫宇宙,自然而然要去熟悉和理解这个家园,儿童更是如此。关于宇宙之谜,各种自然科学的探索不断地给出越来越多的谜底。但这个探索是永无止境的,而宇宙之谜中最一般的问题便是哲学问题的一大类。2、人生之谜的最一般问题故事四:一个叫伊安的小孩家里来了客人,其中包括3个孩子。他们爱看的电视节目,伊安不看,而伊安爱看的节目,那3个孩子不爱看。他妈妈说:“伊安,他们人多,你一个人看电视的话,就太自私了。”伊安只好让给他们看。可他很委屈,对妈妈说:“妈妈,为什么3个人的自私就比一个人自私好4呢?”哲学问题的另一大类涉及人生之谜,问的是人生的价值、意义和准则。儿童在很小的时候便提出了这类问题,如何分苹果才是真正的公平?为什么我出身在这个家庭而不是那个家庭?撒谎为什么不对?人死后为什么不可以像爸爸出差一样再回来?人和动物有什么不同?今天我做什么才最好玩?他为什么和我想得不同?从摇篮时期到四处游学,儿童无不处在对自己生命的惊讶之中,处在道德的困惑之中,和无数难以选择的诱惑之中,人生问题常常不经意地被提出。这类问题,常因其研究内容不同而归入生物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科学门类之中,而里面最一般的问题,最难以用科学来言说的谜,最具个体性和主体性的人生之谜,却总归属在哲学的伦理学领域,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无穷的探讨之中。3、文化之谜的最一般问题哲学问题的又一大类是关于文化之谜的哲学问题,问的既不是人之所在(即宇宙),也不是人之所是(即人生),而是人之所作(即文化)。“文化”的定义有无数种,最广泛认可的一种便是“人之所作”:人造之物。文化可分三类: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儿童从生下来,就进入了一个充斥着文化的世界。儿童的习得和教育过程,其实质就是经受人文教化的过程。每一种新的文化现象的出现,对他原有的文化心理结构都是一种冲突,都呈现谜一般的面貌。总说:撇开了文化之谜和宇宙之谜,人生只能具有心理学上的甚至生理学上的意义;而反过来,宇宙之谜和文化之谜说到底是人生之谜,这三类问题中的核心是人,离开了人生之谜,对宇宙之谜和文化之谜的探索就很难同哲学之外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学科划清界线。三.哲学思维的一般特征在儿童哲学的学习中,发现和训练儿童的哲学思维是一个重要目标,那么,什么是哲学思维呢?哲学是一种探究的活动。与科学、艺术和宗教各种活动相比,在哲学活动中,思维的比重要远远超过观察、操作、体验、信仰等等,经过哲学的思维途径,真正的哲学问题才得以提出。与科学思维和日常思维相比,哲5学思维从特征上和思维方法上都具有独特的特征。这里先谈一般特征。1、思”与“问”的一致关系——哲学思维的根本特征前面讲过,哲学起源于惊讶,起源于对现存答案的不满。这种惊讶和不满如果形诸语言,就成为问题,而这个提出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进行哲学思维的过程。在哲学探索中,问题对这门学科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其它学科中问题对于其所属学科的意义。而提出一个前人没有提出的问题往往是哲学史的(往往也是人类文化史的)一个转折点。柏拉图说的存在问题,奥古斯丁说的时间问题,这两个问题很少有人觉得是成问题的,但它们都是绝顶重要的哲学问题。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就是海德格尔的成名作《存在与时间》。哲学问题很难得到明确的回答,哲学史的很大部分是由新问题的出现、新老问题的更替、老问题的提法的改变等等构成。所以,提出哲学问题的最重要条件是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关键是要追求根据、追求理由。第一章所说的宇宙之谜、文化之谜和人生之谜,就是关于宇宙、文化和人生的根据和理由的问题。而儿童自身知识储存量的不足,使他们更容易在日常生活中提出这类问题,在提问和追问之时,他就是在进行一种哲学思维。对于哲学的批判精神,著名哲学家罗素有过精当表述:“哲学的根本特征……是批判,它批判性地考察运用于科学和日常生活中的那些原则;它寻找可能存在于这些原则中的自相矛盾之处,它只有在批判研究的结果表明没有出现拒绝它们的理由时,才接受它们。”2、“思”与“辩”的内在关系——哲学思维的重要通路这里的“辩”就是对话、讨论和争辩,也即上文所讲的“批判”。不过“批判”可以是独白式的“思辩”,也可以理解为对话式的争辩。而在哲学的智慧探索中,后者的作用也非常重要。一般我们讲哲学思维是“思辩”型的,就是讲“思”与“辩”两个方面。思维无处不在,而个人的能力总是有局限的,“智慧的分歧”就显得格外重要。所谓认识不辩不清,真理不辩不明,就是讲争辩的争辩对于智慧探索的重要性。哲学中的“辩证法”一词就是从古希腊语的“谈话、论辩”演化而来,不仅含有批判、否定的意思,还包含不同意见的人讨论、对质的意思。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哲学探究方法,就是苏格拉底的辩证法。我们小时候学过“两小儿辩日”,其实儿童的辩论时刻是最常见的,在自言自语和论辩中不断地澄清概念,改进认识,甚至抛弃6前见。蒙台梭利曾说儿童是“有吸收力的心智”,不是单纯地讲被动地吸收,主要也是指经过儿童自己检验后的吸收和改进,往往就是在辩论和自辩之后。苏格拉底的辩证法,包含四个方面: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所谓讥讽,就是在谈话中让对方谈出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然后揭露出对方谈话中的自相矛盾,使对方承认自己对这一问题实际上一无所知。所谓助产术,就是在揭露对方意见的矛盾后,从我们日常经验中引出某种朴素地存在于意识之中的普遍之物。所谓“归纳”、“下定义”,就是从许多个别事物中找出它们的共性。3、思”与“史”的密切联系——哲学思维与哲学传统与科学问题相比,哲学问题通常是无法得到确定无疑、人人心服的解答的,因而作为对哲学问题的回答,哲学观点并不像科学知识那样很快要么成为常识,要么成为谬误。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答,同一个问题本身也可以有多种理解。哲学问题的根本是人的问题,而人是生活在历史之中、文化之中的。在不同时期,在不同的知识背景、社会条件和文化传统之下,同一个问题会显示出不同的意义来。哲学问题不仅是古老的,而且是常新的。不同时代的人对同一哲学问题常有不同的见解。孔子提出“何为仁”的问题,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讨论的“什么是正义”的问题,千百年来哲学家们都在思索,在不同的时期,呈现不同的内涵。学自然科学的学生(研究科学史的除外),可以不必去读牛顿、拉瓦锡、达尔文甚至爱因斯坦的试验报告,只需读一下当代人写的反映当代水平的教科书,就可以知晓所学学科的知识概要。而和哲学相关的学习,却需要了解哲学史上的伟大著作,古老的哲学问题是开放性的、超越历史年代的,那些哲学伟人的思索也是超越历史年代的。每一种哲学思维都是在哲学史的一个环节上,都是从传统中来,又汇入人类智慧历史的洪流中去。儿童面对一个无限开放的未知世界,他们可能横向地展开哲学史上的任何问题。哲学史上对人的异化问题的思考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弊端显露之后,而当代的儿童则很容易就提出“电脑和人脑一样吗”,“人为什么不能像机器人一样不知疲倦?”对于儿童,我们不能要求他们去了解哲学史;但作为具有儿童哲学7观念的老师,则有必要了解一些哲学史的知识。在面对儿童的问题时,你可以辨别那些是具有讨论价值的哲学问题,虽然无法给出一个确定的答复,但以前哲学家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可以帮助你深入引导儿童对这个特定问题的持续思索。4、“思”与“诗”的紧密结合——哲学思维与审美体验一般来讲,哲学要用抽象的概念思维,要进行抽象、分析、概括、推理、论证、反驳等,而审美活动则是一种具体的形象思维,需要创造意境、创造形象。但哲学思维与艺术家思维是有共同之处的。哲学与具体科学不同,哲学不仅探寻真的知识,而且要探索真的哲理或智慧。智慧与知识之间的区别就在与它不仅涉及事实,而且涉及价值。不仅涉及真的价值,而且涉及美的价值;它不仅是一种理论,而且是一种理想。而一种真、善、美统一的理想,一定是生动的,形象的,不仅诉诸人的理智,而且诉诸人的意志和情感。在哲学中,感染力和说服力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最好的哲学,是把这二者统一的哲学,用王国维的话来说,就是既“可信”,又“可爱”的哲学。另外,从创造性来看,哲学创作与艺术创作比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相比,前二者同创造者的个性都有更密切的联系,而个性往往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重复的。哲学家和艺术家在各自的创造活动中,不仅思考,而且体验。二者所用的表达工具不一样,但哲学的思维与审美的体验却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在哲学史上,大哲学家与大艺术家(作家、诗人)一身兼二任的人不少,如庄子、尼采、卡缪、萨特,而20世纪的哲学家倭铿、柏格森、罗素都曾戴上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儿童的哲学思考常常发端于日常生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