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上册单元测试(4)《中国古代史》宋元至明清附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回澜阁教育免费下载天天更新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系列试题高三上学期历史单元测试(4)[原人教版]《中国古代史》宋元——明清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幕岳飞书房的场景,其中不.正确的是()A.书桌上放着一本《资治通鉴》B.墙架放着一排装有火药的火器C.书柜上摆放着印制的《史记》等书籍D.墙上挂着绍兴和议后的《宋金对峙形势示意图》2.下列关于北宋禁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禁军的半数拱卫京城B.禁军实行更戍法C.禁军是国家的正规军D.禁军将领由枢密院委派3.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年迈的人),不识干戈。”这说明澶渊之盟()①削弱了北宋的军事力量②加重了北宋政府的财政负担③使宋辽维持了长久的和平④促进了北方畜牧业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4.王安石变法中市易法的历史作用主要表现在()A.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B.节省了政府军费开支C.限制了豪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D.有利于物价稳定和商品交流5.“方田均税法”和“一条鞭法”当时都遭到大地主反对,主要是因为()A.只征收实物B.交纳货币地租C.按田亩多少收税D.限制了高利贷盘剥6.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猛安谋克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最初是契丹族的氏族部落组织B.对该民族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C.谋克户随着军事扩张成为地主D.是军事组织,也是地方行政组织7.元朝的统一促进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下列史实不.具有这一作用的是()A.蕃汉分治B.回族形成C.设宣政院D.行省制度.从根本上说元朝能统一中国并维持近百年的原因是()A.蒙古族军事力量强大B.推行民族分化政策的结果C.接受先进的社会经济、意识形态D.行省制度的巨大作用9.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元朝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A.宣政院B.西藏行省C.乌思藏都司D.理藩院10.元代剧作家最杰出的代表及其代表作是()A.陆游《钗头风》B.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C.柳永《雨霖铃》D.关汉卿《窦娥冤》11.宋代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由此导致的社会行为现象是()A.知识分子埋头科举不问政事B.封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C.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在潜滋暗长D.农民起义受到社会的广泛谴责12.郭守敬认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反映其思想的行动是()A.发明制作了世界上最早的地动仪B.根据实际测量绘制了《禹贡地域图》C.首次使用科学的方法实测了地球子午线D.创制简仪、高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13.明朝同西藏地区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其表现是()①在西藏地区设立卫所②确立册封制度③建立僧官制度④实行土司制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②③14.关于《天工开物》表述正确的是()A.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B.介绍了欧洲先进水利技术C.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D.没有收录国外生产技术15.明朝选拔官吏沿袭了科举制,其主要特点是()①从儒家的四书、五线中命题②废除明经诸科,设明法科③答卷的文体为“八股文”④允许发挥个人见解A.①②③B.①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16.《元史》记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中的“内”指的是:()A.蒙古高原B.山西、河北、河南C.河北、山西、山东D.原南宋统治区域17.《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表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指宰相),迥乎异矣。”殿阁大学士与宰相“迥乎异矣”主要表现在()A.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B.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20080901.殿阁大学士地位实际上与六部等同D.担任殿阁大学士的人没有办事能力18.在中国古代,人口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宋朝时期人口已突破1亿,鸦片战争前夕更是突破4亿。面对人口膨胀的沉重压力,明清时期的统治者可能采取的解决措施不包括()A.实行重农抑商B.农民在土地上进行精耕细作C.开发“边际土地”,扩大耕地总量D.积极对外移民和拓展海外贸易19.“兵兴以来,地荒民逃……其令所在有司,广加招徕……各州县以劝民耕之多寡,……岁终抚按考核以闻。”反映清朝初期,解决粮食问题的措施有()A.鼓励垦荒,扩大可耕地面积B.清政府不再向人们征收赋税C.“更名田”实行“摊丁入亩”D.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20.历史学家翦伯赞说:“文化并不完全一步一趋地反映经济生产,有些跑到经济的前面,有些落在经济的后面。”以明清文化为例,“跑在经济的前面”的文化表现在:()①思想上出现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启蒙②科学方面出现重视吸收西方先进科技③文学方面出现出现敢于鞭鞑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小说④教育方面出现加强思想控制的八股取士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21.《履园丛话·产业》中记载,明清时候“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市尘(商肆集中之处)次之,店与铺又次之。”它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封建地租重B.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商品经济繁荣D.有钱人喜欢经营土地22.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A.专制皇权B.中央集权C.检察权力D.对农民的控制23.某蜡像馆工作人员欲按年代先后给下列历史人物的蜡像排序,正确的是()①屈原②徐光启③司马光④司马迁A.④①③②B.①④②③C.①④③②D.①③④②24.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A.民主共和制B.中央集权制C.专制主义制度D.君主立宪制25.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50分。)26.(13分)阅读下列材料:200809回澜阁教育免费下载天天更新材料一:长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官室以居,城郭以治。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打猎)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徒随时,车马为家。此天时地利所以限南北也。辽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辽史》卷32,《营卫志中》材料二: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至于太宗,兼制中国(指幽云地区),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国制简朴,汉制则沿名之风固存也。辽国官制,分北、南院。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辽史》卷45,《百官志一》材料三: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四:臣尝痛燕蓟之地,陷于胡虏且百年,而忘南顾之心者,戎狄之法,大率简易……科役不烦故也。——《余襄公奏议》请回答:①材料一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现象?(2分)②材料二表明契丹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治国政策?“因俗而治”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6分)③材料三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2分)④材料四分析燕蓟之地陷于辽境后,民“忘南顾之心”的原因是否全面?谈谈你的看法。(3分).(8分)有研究者在论述“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两重性”时,引用过下列材料:材料一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明会典》材料二正史中各代烈女数字:《唐书》54人;《宋史》55人;《元史》187人;《明史》“不下万余人”。——据祝瑞开:《中国婚姻家庭史》材料三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相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据明中后期小说《醒世恒言》材料四孟玉楼丧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据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请回答:(1)该研究者认为,明朝妇女的婚姻存在两重性,即保守性与自主性。他可能使用上述哪些材料来分别证明?(2分)(2)结合明朝中后期的经济、文化状况。你认为,该研究者提出的明朝妇女婚姻自主性出现有何看法?(3分)(3)上述材料分别来自官方文献、学者著作和小说,你对该研究者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有何看法?(3分)28.(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皇佑(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范仲淹,字希回澜阁教育免费下载天天更新文)领浙西……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注:宴请百姓)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摘自《梦溪笔谈》材料二“凡荒政十有二:一曰备祲(注:不祥之气);二曰除孽;三曰救荒;四曰发赈(注:发仓救济);五曰减;六曰出贷;七曰蠲赋(注:免除赋税);八曰缓征;九曰通商;十曰劝输;十有一曰兴土筑;十有二曰集流亡。”——摘自《大清会典》材料三“岁遇水旱,则遣官祈祷天神、地神、太岁、社稷。至于(皇帝)视旨圜丘(又称祭天台),即大雩(求雨祭名)之义。”——摘自《清朝文献通考》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范仲淹救灾的具体措施。(不得摘抄原文)(2分)(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清代救灾的特点。(2分)(3)简要说明我国古代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对救灾的影响。(4分)(4)从我国古代的救灾措施中你得到那些启示?(2分)29.(19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贞观四年,唐朝大败东突厥,俘获其首领颉利可汗。在如何处理东突厥部落的问题上,朝廷内部出现争议)朝士多言:“北狄自古为中国患,今幸而破亡,宜悉徙之河南兖、豫之间,分其种落,散居州县,教之耕织,可以化胡虏为农民,永空塞北之地。”……中书令温彦博以为:“徙于兖、豫之间,则乘违物性,非所以存养也。请准汉建武故事,置降匈奴于塞下,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蔽,策之者善也。”——《资治通鉴》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唐太宗材料三过去,一个王朝的建立,多半是通过一、二次决定性的大战争而解决问题的,回澜阁教育免费下载天天更新清朝则不是这样。清朝是在入关以后,经过了短时期的大规模战争,长时期的小规模战争,将近二十年才逐渐完成了全国的统一。清初的军事时期较长,而军事行动又反映了民族矛盾。——《清代前期的政治和经济》材料四康熙三征噶尔丹雅克萨之战(1)材料一在处理东突厥部落问题上有两种主张,请归纳其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是如何处理东突厥问题的。(4分)(2)材料二中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2分)(3)依据材料三、四概括康熙时期面临哪几方面的矛盾?康熙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9分)回澜阁教育免费下载天天更新(4)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唐太宗和康熙帝所推行的民族政策产生的历史影响。(4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D3.B4.D5.C6.A7.A8.C9.A10.D11.B12.D13.C14.A15.B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DDBDCAACADBDC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ABCADABBACCB二、非选择题26.(1)契丹族人不适应被征服地区的农耕生活,尚不能改变南北两种生产方式的差异。(220080901回澜阁教育免费下载天天更新分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