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科综合试卷——历史第Ⅰ卷(选择题,48分)24.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25.汉高祖刘邦称帝后,尊旧礼,“五日一朝太公(刘邦父亲),如家人父子礼。”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口中还念念有词,“帝,人主也,奈何以我乱天下法。”这里的“天下法”是指()A.分封制B.宗法制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皇位世袭制26.莫格在《他说的仍在实行》一文中指出:“和柏拉图一样,孔子认为‘明君’治国可以创造一个好的社会。”“他们都是成功的教育家,但在推行自己的政冶理想上,也都是失败的政治家。”柏拉图和孔子成为“失败的政治家”的根本原因在于二人的思想()A.未能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缺乏思辩化和系统性C.与当时的现实政治脱节D.治国实践中遭致失败27.从“中体西用”到“托古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民主科学”,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中学地位逐渐下降的原因主要是()A.近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渐趋激进B.西学涌入致中西文化碰撞交融C.近代中国政局变化和社会转型D.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28.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第二条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从现代化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B.从全球史观看,中国逐渐被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C.从文明史观看,五处港口成为中西文明碰撞的前沿D.从社会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29.公元1912年1月1日(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并宣读誓词如下:“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当时封建专制的清政府已经被推翻B.此后中国开始以中华帝国纪年C.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已基本实现D.孙中山正面临袁世凯的有力挑战30.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举措是指()A.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B.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C.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D.确定海南全岛为经济特区31.有学者提出:只有当“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不是某个方面的而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军事领导),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不是辅助性的而是主导性的”时,中国革命才能说是进入了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那么,依据这一观点,中国进入“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标志应该是()A.五四运动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国民革命运动D.南昌起义32.下面是1953~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表1953~19571958~19621963~1965流入重工业的资金(%)38.754.948流入农业的资金(%)7.611.418.4流入其他部门的资金(%)53.733.733.6决定上表中资金流向的主要因素是()A.国家经济政策B.经济发展规律C.产业结构现状D.国际关系格局33.中国古代帝王的典型形象是:“一手捧着儒家经典,宣誓教化;一手高举法家利剑,厉行专制。”这种帝王的典型始于()A.秦代B.汉代C.唐代D.宋代34.图8是一位同学上课时所记的部分笔记,笔记内容所反映的组织是()图8A.世界银行B.欧洲联盟C.关贸总协定D.北美自由贸易区35.国际制度、国际组织、国际规则和国际法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自冷战结束后明显增加。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全球化时代各国联系不断加强B.多极化时代国家之间利益之争淡化C.谈判协调已经代替了战争对抗D.各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逐步趋同-2-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40.(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19世纪的逝去,民族主义的性质起了变化。它起初是一种人道的、宽容的信条,这种信条不是建立在各种民族主义运动相竞争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手足之情这一概念的基础上。但是,在19世纪后半世纪,它变得愈来愈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其原因在于社会达尔文主义(注: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影响,在于俾斯麦用马基雅维里式的外交手腕和他所称的“铁血”战争成功地统一了德国。——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当二十世纪开始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已奄奄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有些傲慢的西方人把中华民族看成“劣等民族”。“救亡”成为千千万万有爱国心的中国人苦心焦虑关注的中心问题。到这个世纪快要结束时,中华民族已经站立起来,迈开大步前进,过上小康的生活,满怀信心地面向未来。——摘自金冲及《中国百年历程的启示》材料三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怎样看待民族主义思潮?西方学者中有一种看法,认为在整个世界越来越连成一片、多民族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日益加强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主义似乎已失去它曾有过的积极意义,而成为一种逆时代潮流而动的、甚至只是具有很大破坏性的消极现象。……当某个或某几个自命优越的民族从自身的狭隘私利出发,在“一体化’之类的名义下对其他民族实行控制、压迫和掠夺时,这种矛盾和冲突甚至会发展到十分尖锐的地步。那些被压迫民族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奋起反抗的斗争无疑是正义的。只有各民族之间建立起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关系,才能真正和睦相处,充分发挥互补和相互促进的作用。——摘编自金冲及《中国百年历程的启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前后民族主义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8分)指出近现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想和民族政策(6)(2)简要评析材料三中关于民族主义的观点。(11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图11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示意图图12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示意图问题:比较图11、图12,提取两项有关革命(抗日)根据地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3-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士之所宜学者,天下国家之用也。今悉使置之不教,而教之以课(科)试之文章,使其耗精疲神,穷日之力以从事于此。及其任之以官也,则又悉使置之,而贵之以天下国家之事。……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之正理,乃闲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也,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致不如古。——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材料二17世纪和18世纪初叶,中国对欧洲的影响远比欧洲对中国的影响大很多。……中国由于其孔子的伦理体系、为政府部门选拨人才的科举制度、对学问而不是对作战本领的尊重以及精美的手工艺品……开始被推举为模范文明。……18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美)斯诺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在1855—1870年文官制度改革期间……最大胆的举措是八个方面的借鉴和采用了中国科举制度原则,对英国文官录用制度做出了革命性的变革。第一采用科举制公开考试、自由竞争、择优录取原则。……还强调了新的考试制度必须和英国国情融合、贯通……——严泉《论中国科举制度对近代西方文官考试制度形成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王安石认为唐朝选官制度的弊端是什么?他采取了哪些针对性的改革措施?(9分)(2)据材料二、三,说明西方人是怎样学习中国的考试制度的?到18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分)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5年1月,法、意签订罗马协定。意大利应允法、意两国在欧洲问题上,特别是在奥地利问题上采取妥协行动。也就是说意大利把侵略矛头调离巴尔干、地中海和小协约国地区,即离开法国的势力范围。法国则同意把突尼斯和法属索马里的某些利益让给意大利,并纵容意大利侵吞埃塞俄比亚。法国外长赖伐尔承认,“我把埃塞俄比亚赠送给他(墨索里尼)了”,“我把意大利的侵略矛头引向一边,因而拯救了法国”。——摘编自王春良等《世界现代史》材料二我确信,您完全可以不必付诸战争,而且不用等待就会得到您想要的一切主要的东西。我相信,我们能。不管您对布拉格政府的意图是多么不信任,您不应该怀疑英国与法国政府的能力,各项允诺完全地、公正地立即付诸实现。如您所知,我已公开宣布,我们保证各项允诺将这样付诸实现。——节选自英国首相张伯伦致希特勒的信(1938年9月28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法国对意大利做出让步的主要原因。其意图和直接后果如何?(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伯伦认为希特勒“不用等待就会得到”的“东西”是什么?英法两国的相同做法体现了什么政策?分析其产生的消极影响。(9分)银川一中2015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历史答案24——28:CCCCD29——33:DCDACB34——35:DA40.(1)变化:19世纪中期前:争取人民主权和争取民族独立和富强;19世纪中期后:民族主义成为对外扩张和争霸的工具。(4分)原因:经过两次工业革命,列强扩大商品和资本输出,要求瓜分世界;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德意志统一的影响。(4分)近现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想和民族政策1、孙中山: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主张全国各民族团结成一个坚强的集体,以抵御列强欺凌,以求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2.新中国:党的民族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2)同意第一种观点:民族主义已失去积极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国家相继独立,殖民主义体系瓦解;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应该提倡全球意识,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冷战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民族主义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恐怖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等问题。同意第二种观点:民族主义仍发挥正义作用。不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仍然存在;世界上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民族之间发展的特性和差异;维护民族国家的独立和各民族的平等。41.信息一:从革命形势看:由农村革命根据地演变为敌后抗日根据地。(3分)说明:革命的对象由国民党反动派转变为日本侵略者。(3分)信息二:从地域分布看:农村革命根据地主要集中在南方: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集中在北方(华北)。(3分)说明:中国共产党已经实现了战略转移。((3分)信息三:从斗争对象看:由反对国民党反动派转变为反对日本侵略者、顽固派、伪军等。(3分)说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由阶级矛盾转变为民族矛盾。(3分)信息四:从分布状态看:根据地由孤立分散到几乎连成一片。(3分)说明:国共由对抗到合作,革命力量壮大。(3分)45.答案:(1)诗赋成为进士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易造成士人忽视实用性的学问。改革措施: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进士科不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等,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9分)(2)借鉴中国的科举制,创造文官考试制度,根据本国国情吸收其有益的东西,如:公开考试、自由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3分)根本原因: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欧洲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中国成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西方科技进步,而中国由于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走向衰落。(3分)47.答案:(1)原因:德国对外扩张对法国构成极大威胁。意图:确保自身安全;加强其在欧洲大陆的优势地位。后果:1935年10月,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6分)(2)“东西”:苏台德区。政策:绥靖政策。影响: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牺牲了弱小国家的利益;不利于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对敌。(9分)-4-答题纸一、选择题24[A][B][C][D]30[A][B][C][D]25[A][B][C][D]31[A][B][C][D]26[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