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放宽历史教学的视界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速度在不断加快,竞争日益激烈。为此,各国都在调整本国的发展战略。比如,英国提出“创意英国”、日本提出“发明日本”、我国提出“创新型国家”,等等。这些战略的技术支持无疑是教育的发展与改革。21世纪初,我国教育为了适应“创新型国家”战略,及时提出并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高中历史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手,同时近年来的高考各科试题也确实都在力挺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方针,历史试题也不例外。所以,今天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我们的历史教学,调整教学思维,放宽教学视界,勇敢地承担起推进素质教育的应有职责。一、历史课程标准与近5年来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高中历史教学界普遍存在着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很多人没有弄清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时下,有的认为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的认为是牢记重大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有的认为是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还有的认为是进行劳动观点、阶级观点、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共产主义道德观点的教育等等。可谓五花八门,莫衷一是。有的根本就没有考虑这个问题,总是拿到课本就去讲,照本宣科者比比皆是。其实,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与认识历史和现实的能力。尤其是后者,这是历史教学落实《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历史课程必须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支撑点,也是历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在全面提高公民人文素养的渠道上的不同点。充分发挥历史教学是提高学生认识历史和现实的能力这一根本目的,就能够很好地落实《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避免了历史教学的盲目性和全面落实历史课程标准“三维目标”消极性。比如,单纯的贯彻历史课程标准“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就会发现,它与其它学科的课程目标没有特别的区别,亦即,其它学科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什么探究学习、独立思考等习惯。所以,唯有牢牢把握历史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认识历史与现实的能力这一根本目的,才能真正体现历史课程在“提高公民人文素养”上的独特途径与价值。近五年来高考历史试题有些什么特点?我们先看看2007、2008、2009三年高考历史第一题,即,2007年:12.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清康熙帝2008年:12.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以下都表示“阴”的方位是A.山之南、水之北B.山之南、水之南C.山之北、水之北D.山之北、水之南22009年:12.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盂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A.官名B.爵位C.溢号D.行业我们不难看出,这三年的文综历史第一题连续考查学生的历史文化常识,实则是在考查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积累传统文化知识。充分体现了高考试题力挺新课程实施的导向。同时,也体现了历史研究方法的拓展。历史研究除唯物史观分析法、阶级分析法之外,还有许多其它的现代史学方法,此类题目的立意就是考查学生运用逻辑分析等现代史学方法的能力。再看2007年文综37.(32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法国大革命期间的瓦尔密战役中,普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在猛烈炮轰法军阵地后,发动进攻。法军士兵在普军逼近时,高呼“民族万岁!”击退了敌人的进攻。材料二在20世纪初的欧洲,“每个国家突然之间有了要使自己强大的感情,但都忘记了别的国家也会有同样的情绪;每个国家都想得到更多的财富,每个国家都想从别国得到点什么”。“在一九一四年战争开始的几个星期…最爱好和平,最心地善良的人,也像喝醉了酒似的两眼杀气腾腾”。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落后的土耳其沦为西方列强宰割的对象。在民族主义激励下,凯末尔领导土耳其人民,赶走外国侵略者,建立共和国,发展民族经济,走上民族复兴的道路。(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所述的瓦尔密战役的性质(6分)(2)概括材料二反映出的狭隘民族主义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产生的欧洲国际关系背景。(12分)(3)指出材料三反映出的凯末尔革命中民族主义的目标。(4(4)依据上述三条材料,简要评价民族主义的历史作用。(10分)我们发现,要很好地回答此题,必须从较高的视角、较远的距离、逻辑的分析来检讨民族主义这一历史现象。可见,高考历史试题出题的视界已经放宽了!二.我们的历史教学应做哪些改变、放宽到多大视界、落实到哪些实处?有学者指出,20世纪以来教育观念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双基观”→“智能观”→“素质观”。反映在考试上,经历了重在测量学生对知识记忆的牢固性和答案的精确性、重视对能力的考查到侧重考查学生的文化素质之外,还要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可见,目前高考试题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这里,必须指出的是,所谓的综合素质,是立体的、多维度的。即,它既包括历史学科内的纵向知识综合把握、又包括历史与地理、政治、语文等学科知识,乃至社会阅历的横向知识的综合把握,以及运用以上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上高考试题不断引进历史研究新方法、新观点,必须使我们在遵行传统、科学的分3析法的同时,对教学进行相应的改变,放宽历史教学的视界。比如,2009年文综高考试题:39.(60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加快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与文化联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一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非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蔗糖、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据艾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等材料三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资本论》英国资产阶级将被迫在印度实行的一切,既不会使人民群众得到解放,也不会根本改善他们的社会状况,因为这两者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但是,有一点他们是一定能够做到的,这就是为这两者创造物质前提。——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4⑴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人在三角贸易中充当的角色,并说明三角贸易兴起的历史背景。(8分)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角贸易的历史影响。(l2分)要解答以上问题,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整体分析法综合运用。教学中,必须有针对性的对以上史学研究新成果加以介绍与训练,以适应高考试题的改革。只有在认真研究高考试题特点、了解当前史学研究新理论、钻研《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全面洞悉命题思路、疏理课程知识结构,才能真正落实放宽历史教学视界的哪些知识点上、哪些思维方式上。以上只是架构式设计,对其具体设想与知识点的充实才是本讲的“庐山真面目”。到时,让我们在大会上做进一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