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兹为改正地税,原有之田地贡纳办法,一律作废,并规定于地契调查完毕后,按土地价格征其百分之三,作为地税。——摘自明治政府1873年颁布的条例材料二: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材料三:最迫急之事,在军务方面……朝廷能在海陆军方面稍作准备,主要以朝廷之兵务开拓朝鲜之釜山港。——摘自明治元勋木户孝允1869年初的一封信材料四:苟有国则有军备,有军备则人民不得不各就其役。——摘自明治政府1872年征兵告谕回答:(1)材料一表明明治政府在土地制度方面进行了哪些改革?有何意义?(2)材料二是关于明治政府哪方面的改革?结合教材指出其改革的具体措施。(3)材料三、四表明日本明治政府改革军事的目的和内容是什么?(4)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明治维新的实质是什么?我们应该从中汲取什么经验?22.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1853年“黑船事件”:佩里舰队叩关材料二从明治四年到明治六年,岩仓使节团以考察各国的文物制度为使命,巡访了欧美诸国,大久保归国后即就任了内务卿,积极推进殖产兴业政策,使节团在西欧产业各部门调查研究的成果开始在日本生根开花。……明治七年一月开设的内务省以劝业寮为中心,在各地设立官营模范工场,推行振兴国产化企业,扶持民业的政策。——[日]安冈昭南《日本近代史》材料三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材料一的“黑船事件”给日本带来了哪些影响?(2)依据材料二指出明治政府在经济方面所实行的改革。(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治维新的目标。举例说明日本民族是如何“为自己去掠夺”的?三、问答题23.有人认为:“明治维新唯系天皇圣明,锐意革新,遂振日本国威,摒除内忧外患,立日本国典型和平、民主、富强之形象,实乃东方之大幸。”请结合史实评价这一观点。24.综观中外近现代史上的改革,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改革是思想解放的重要形式;第二,改革是富国强兵的重要手段;第三,改革是走向近代化的重要途径;第四,改革是落后国家自强御侮的一种选择。请根据以上四个方面,各举一例加以简要说明。一、选择题1.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的失败①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②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③促进维新变法思想运动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④促进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开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中国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是A.冯桂芬、王韬、李鸿章B.冯桂芬、王韬、洪仁玕C.冯桂芬、王韬、康有为D.冯桂芬、王韬、郑观应3.观察右边的《时局图》,下面关于这幅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发生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一幕B.列强主要侵华手段是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C.美国提出侵华的“门户开放”政策D.列强的侵略使中国变成了它们的殖民地4.早期维新派与洋务派有较深的历史关系,但最终分道扬镳,这主要是因为A.两者的对外态度不同B.两者的政治主张不同C.两者的阶级属性不同D.两者的社会背景不同5.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可用于对以下哪一思想的评价A.洪秀全的绝对平均主义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C.孙中山的三民主义D.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6.康有为对中国近代政治变革产生的影响是A.率先提出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B.批判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的腐朽思想C.提倡西学,否定传统的儒家思想D.反对共和革命,维护清朝专制统治7.梁启超在《变法通议》的文章中倡导在中国实行A.君主立宪制B.民主共和制C.三权分立制D.君民共主制8.被称为近代中国“精通西学第一人”的是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严复9.我们之所以把维新派和顽固派的论战称为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是因为A.论战最先震动清朝君臣闭目塞听,愚昧无知的状态B.在论战中提出了学习西方科技和兴办近代工商业的要求C.资产阶级在论战中首次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要求D.论战正面抨击了封建信条和阐述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10.“公车上书”提出以下四项主张,康有为认为其中只有一项是“立国自强之策”,那就是A.“下诏鼓天下之气”B.“迁都定天下之本”C.“练兵强天下之势”D.“变法成天下之治”11.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兴民权、设议院,其根本目的是A.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B.用西方的政治体制维护清朝统治C.鼓励广大民众参与政治D.利用西方的政治学说说明儒家的合理性12.改革政治体制是戊戌变法运动的主题之一,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发布诏令有A.裁撤部分中央机构B.设立议院C.制定宪法D.设立制度局主持新政13.下列法令中与戊戌变法无关的是A.京师设立铁路、矿务总局B.改革财政,创办国家银行C.实行铁路国有政策D.准许民间创办报馆,鼓励私人办学14.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民间疾苦,悉达天听”。反映的内容是A.命各省保荐,引进人才B.提倡官民上书言事C.裁汰冗员,澄清吏治D.设邮政局15.下列各项属戊戌变法内容的是①筹划海防,成立海军衙门②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③开办京师大学堂④废除八股取士⑤学校不读四书五经A.①②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⑤16.戊戌新政中,切中时弊、震动巨大的措施主要是A.裁汰冗员,废除特权B.改革财政,编制预算C.设立议院,召开国会D.废除八股,改试策论17.在百日维新期间,谭嗣同自述:“京居既久,始知所愿者皆虚,一无可翼(期望)。概念横目,徒具深悲。平时所学,至此竟茫无可倚。”这段话表明谭嗣同A.放弃了变法维新救国救民的抱负B.脱离群众,找不到变法的出路C.悲观失望,准备向顽固派妥协D.对维新派不满,开始转向革命18.1898年6曰16日,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皇上勿去旧衙门,而唯增新衙门;勿革旧大臣,而渐擢小臣。多召见才俊之士,不必加其官而惟委以差事,赏以卿衔,准其专折奏事足矣。”这段话最能反映维新派在变法中的态度是A.要光绪帝加强对封建官吏的争夺B.要光绪帝在变法中讲究策略C.要使更多的维新派参与政权D.在封建势力面前表现出妥协性和软弱性19.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是A.挽救民族危亡B.推动政治改革C.发展社会经济D.促进思想解放20.与明治维新相比,中国戊戌变法的不利条件有①在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础上进行改革,缺少像日本明治维新那样的政治前提②维新派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进行改革,缺乏强有力的组织领导③没有提出明确的改革主张,同封建势力妥协④帝国主义加紧争夺中国,缺少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二、材料解析题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材料二自台事后(台湾割让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加以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既无强邻之逼,揭杆斩木,已可忧危!——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材料三在这次上书中(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是下策。——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材料四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摘自康有为《日本变政考》回答:(1)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康有为主张变法的主要意图是什么?对此应如何评价?(2)材料三、四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其依据是什么?(3)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发出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感叹,请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光绪帝委任梁启超办理大学堂和译书局事务,擢升(破格提拔)谭嗣同,刘光第、杨锐、林旭等为军机章京,参预新政,负责起草变法的诏令。材料二:光绪帝还命令各省总督巡抚将6月11日以来的新政诏书印刷给各州县,令教官详细讲解,并在督抚衙门悬挂。材料三:9月初,光绪帝又将阻挠新政的礼部尚书(官职名称)怀塔书,许应揆和四个侍郎全部革职,同时提升因积极参加维新事务而受礼部压制打击的王照,以示激励。——以上材料均选自《中国近代现代史•戊戌变法》请回答:(1)根据上述材料,将光绪帝为推行变法所采取的措施逐条列出。(不得摘抄材料原文)(2)材料二中光绪帝令各省“将6月11日以来的新政诏书印刷给各州县”,你认为光绪帝颁布的这些“新政诏书”有何积极意义?(3)材料中,光绪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行变法,但是这些措施都不能使变法顺利进行,试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原因。三、问答题23.在中国近代化历史进程中,“戊戌变法具有特殊意义”,为此后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全面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其功不可没”。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24.有的学者认为,戊戌变法“应属于社会革命的范畴”,称它是“一次失败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也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请回答:(1)你同意哪种观点?请阐述你同意的理由。(2)从政治上看,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