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政治必修一课堂笔记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2.货币的含义:货币的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能够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货币的基本职能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价值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3.纸币的含义:是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的发行规律: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4.货币流通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什么是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如何运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①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要减少货币的发行,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②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经济衰退出现。要增加货币的发行,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通货”就是指流通中的纸币。)5.信用卡功能: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和查询为一体6.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①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各种经济活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都离不开货币。7.树立正确的金钱观いち①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各种经济活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都离不开货币。に取之有道,我们要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さ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1.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供不应求,物以稀为贵,价格升高——卖方市场供过于求,货多不值钱,价格降低——买方市场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3.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第2页共8页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4.价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①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这就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②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5.商品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①对人们生活的影响:いち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一样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较大。に互替品和互补品(既定品价格上涨,对其替代品的需求增加,对其互补品的需求下降)②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第三课多彩的消费1.收入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对消费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收入,而且还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单独个体角度),和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关系(社会总体角度),物价的变动也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2.了解不同的消费类型①按交易方式不同: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②按产品类型不同: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③按消费目的不同: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3.消费结构的含义: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恩格尔系数的含义: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大小与消费结构变化的关系: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4.了解不同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消费心理表现分析从众心理从众,追赶潮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求异心理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攀比心理向上看齐的夸耀性心理不健康的心理,不值得提倡求实心理讲究实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理智的消费心理值得提倡5.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消费原则)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いち生产决定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第3页共8页に消费反作用于生产: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②消费是生产的动力;③消费具有导向作用(消费调节生产);④消费对劳动的再生产具有重要作用。2.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原因: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意义: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3.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4.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第一,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5.增强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措施:必须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原因: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意义: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1.企业的含义: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它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2.公司的含义: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②公司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③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3.劳动的意义: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就业的作用:就业是民生之本。①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②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③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严峻5.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在选择自主创业时应考虑哪些因素)?树立自主择业观;树立竞争就业观;树立职业平等观;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客观因素: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机制,为我们的就业与自主创业提供了宽广的领域。主观因素:いち转变就业观念,作出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に自主创业,要具备创新精神与自主创业能力,发挥能动主观性。第4页共8页さん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等道德品质,丰富的专业知识,综合性知识和技能,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实现职业理想必不可少的因素。6.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行劳动者义务为前提的。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7.劳动者维权的途径: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1.我国的储蓄机构主要是各商业银行。(储蓄机构: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和邮政企业。)储蓄存款的分类定期储蓄.:是事先约定期限、存入后不到期一般不得提前支取的储蓄方式。特点:①流动性较差②收益高于活期储蓄③但一般低于债券和股票。活期储蓄:是储户可以随时存入和提取、不规定存期、存款金额和次数不受限制的储蓄方式特点:①流动性强②灵活方便③适合个人日常生活待用资金的储存,但收益低。2.存款利息的含义:银行因为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计算公式:存款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利息率:2.5%3.商业银行的含义: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行指的是中国银行,而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它与商业银行并列。)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存款业务、贷款业务、结算业务。4.四种投资方式的比较:储蓄存款债券股票保险流动性低高高低收益性低较高高具体分析风险性低较低高低第七课收入与分配1.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要求以及其他分配方式。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其他分配方式:⑴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⑵按生产要素分配2.理解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⑴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⑵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品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⑶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3.了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⑴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⑵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而这又存在矛盾。第5页共8页4.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意义及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主要表现: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意义: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举措: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第八课财政与税收1了解财政的含义。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其本质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一种分配关系。2.了解财政收入的含义、来源及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来源: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主要因素:①经济发展水平②分配政策(重要因素)3.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和种类。含义: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就是财政支出。种类:①经济建设支出;②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③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④社会保障支出;⑤债务支出。4.了解财政收支关系的三种情况。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5.理解我国财政的作用。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①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②促进资源合理配置。③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6.了解税收的含义人们习惯将税和税的征收合称为税收。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7.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者关系:三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