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1-3-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选择题1.科学家在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时,一般不选用植物细胞,其原因是()①植物细胞细胞液中的有机酸会溶解膜结构②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看不到细胞膜③植物细胞的细胞膜较薄④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提取细胞膜的过程比较繁锁⑤植物细胞内会有其他膜结构干扰A.①④B.②③C.②⑤D.④⑤解析: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影响对细胞膜的提取;同时,植物细胞内含有线粒体膜、核膜等多种膜结构,对提取细胞膜成分造成干扰。答案:D2.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上的()A.磷脂含量B.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C.糖的种类D.水含量解析: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答案:B3.如图表示各种膜的组成成分含量:图示不能说明的是()A.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B.膜中的脂质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膜的功能有关C.膜的功能越简单,所含蛋白质的数量越少D.蛋白质在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解析:由柱状图数据可知,在各种膜中,脂质和蛋白质的含量相对较高,因此构成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功能越复杂的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如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片层膜,反之就越少。蛋白质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作用有关,但从图中所给数据不能确定。答案:D4.作为系统的边界,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有多种功能。如图的模型主要表明了细胞膜的何种功能()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D.促进物质的运输解析:激素作为信息分子进行的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是通过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进行的。答案:C5.一种聚联乙炔细胞膜识别器已问世,它是通过物理力把类似于细胞膜上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物质镶嵌到聚联乙炔囊泡中,组装成纳米尺寸的生物传感器。它在接触到细菌、病毒时可以发生颜色变化,用以检测细菌、病毒。这类被镶嵌进去的物质很可能含有()A.磷脂和蛋白质B.多糖和蛋白质C.胆固醇和多糖D.胆固醇和蛋白质解析:从题意中可以看出,识别器具备的应该是细胞膜的识别功能,在细胞膜上具有识别功能的是糖蛋白。答案:B6.细胞膜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图所示的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A.具有信息传递功能B.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具有排泄功能D.具有物质运输功能解析:排泄是指机体排出代谢终产物的过程,而本题通过胞吐运输的是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具有传递信息的作用,不属于代谢终产物,故C符合题意。答案:C7.(2012年山东青岛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下列能体现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相对性的是()A.细胞代谢产生废物及时排出细胞B.病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能侵入细胞C.细胞能吸收其代谢所需要的营养物质D.细胞能分泌一些分泌物解析: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是相对的,有些病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也能侵入细胞,使生物体患病。A、C、D项说明细胞膜的控制作用具有普遍性。答案:B8.下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3种方式。神经递质和性激素的传输方式依次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①解析:①图所示有血液循环参与,为激素的传输方式,包括性激素;②图所示是细胞与细胞之间通过中介物传输,神经递质的传输符合这一方式;③图所示细胞产生的物质作用于自身,两种物质都不符合。答案:D9.(2012年浙江温州十校联考)有人把变形虫的核取出,观察无核变形虫短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特点后,预测出a~d四个现象,并提出相应的推测理由①~④。请选出预测现象和推理均正确的一个组合()预测现象:a.失去核的变形虫,虽然停止伸出伪足,但几天后核将再生,能正常活动;b.失去核的变形虫,细胞质功能逐渐衰退,几天内将死亡;c.失去核的变形虫,虽然会反复进行数次无丝分裂,但结果还是死亡;d.除去核以后,细胞质活动反而暂时提高,因此细胞分裂将更加旺盛。推测理由:①核能抑制细胞的过度分裂;②没有核的细胞也具备分裂的能力;③如果没有核,就不能制造出合成众多蛋白质所必需的核酸;④许多生物结构都有再生能力,核也能再生。A.a与④B.b与③C.c与②D.d与①解析: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质为细胞核提供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等等。失去核的变形虫由于不能制造出合成众多蛋白质所必需的RNA,细胞的生命活动不能正常进行,如不能摄取食物,对外界刺激也不再发生反应,因而生存几天后就会死亡。答案:B10.(2012年安徽百校一次联考)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是用带有不同荧光染料的抗体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两种膜蛋白能在杂种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如图是相关实验记录,据此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温度增加到15℃以上,细胞膜流动性增强B.该实验证明膜蛋白能够运动C.温度对膜蛋白的运动有影响D.图中数据说明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解析: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的蛋白质分子是运动的,因而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嵌合体的形成是两种细胞的膜蛋白发生相对运动的结果,温度增加到15℃以上时,形成嵌合体的比例明显增大,说明温度对膜蛋白的运动有影响。温度升高,膜蛋白相对运动加剧,表明细胞膜流动性增强。根据图示数据只能说明:温度增加到15℃以上,温度越高,形成的嵌合体越多。答案:D11.(2012年江苏南通第一次质检)阅读材料:①分别将已分裂10次和分裂30次的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互换,重组成的“老核新质”和“新核老质”细胞能分别再分裂20次和40次。②鸟类红细胞有核,但不能复制和转录,癌细胞核很活跃,既能复制也能转录,现将鸟的红细胞核移入去核的癌细胞中,鸟的红细胞核开始复制和转录。以上实验不能说明()A.细胞分裂次数是由细胞核中物质决定的B.细胞质中存在影响细胞分裂的物质C.细胞分裂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共同控制的D.只要有适当的细胞质,细胞核就能表现出全能性解析:材料①说明细胞分裂与细胞核、细胞质都有关,是两者共同控制的。材料②说明细胞质中存在着影响细胞分裂的物质。而这两个材料都不能说明细胞核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答案:D12.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A.在细胞膜内外侧对称分布B.是不能运动的C.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D.在细胞膜内侧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解析: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贯穿、覆盖或镶嵌在细胞膜上,在细胞膜内外侧不是对称分布的;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和磷脂都可以运动,细胞膜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细胞膜外侧部分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答案:C二、非选择题13.(2011年江苏扬州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人们已经通过化学实验证明了细胞膜中含有磷脂分子。现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1)实验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目的:利用化学试剂检测细胞膜中的蛋白质成分。(3)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材料:细胞膜样液、蒸馏水、洁净试管、滴管、双缩脲试剂等。(5)实验步骤:第一步:取洁净的试管2支,编号为甲、乙;第二步:向甲试管中滴加2mL的细胞膜样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实验设计的题目有两种类型,一类是验证性实验设计,一类是探究性实验设计。在进行验证性实验设计时,其实验课题就是题目要求验证的内容。(5)在回答实验步骤时,要考虑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在题目已给出步骤的基础上,按照给出的信息和思路去设计步骤。如本题中,第一步取试管、编号。第二步向甲试管加入细胞膜样液,一般的思路是乙试管也要加入相等体积的物质,为构成对照,应在乙试管中加入蒸馏水。由于第一步和第二步已经设计完成了,第三步就是要向第二步加入的物质中再滴加一定的物质,让其进行反应,从而可以鉴别出细胞膜含有蛋白质,所以第三步是向甲、乙两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双缩脲试剂,振荡摇匀,观察颜色变化。(6)由于蛋白质和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而蒸馏水中没有蛋白质,不显示紫色,故观察到的现象应是甲试管中液体变为紫色,乙试管中液体呈蓝色。答案:(1)验证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3)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呈现紫色(5)向乙试管中滴加2mL的蒸馏水向甲、乙两试管中各滴加等量的双缩脲试剂,振荡摇匀,观察颜色变化(6)甲试管中液体变为紫色,乙试管中液体呈蓝色(7)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14.下图甲为细胞中某一结构的模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3的成分及其各级结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所示结构为________________的亚显微结构。图甲中1所示的结构由________层磷脂分子构成。(2)图甲中2所示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单位面积的该结构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你认为人的胰岛B细胞比口腔上皮细胞中该结构的数目________。(填“多”、“少”)(3)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周期性变化的结构是________(用数字表示)。(4)图乙中①控制②的合成,①是________分子,检测②的试剂为________。(5)图乙中④转化成③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遗传物质呈④状态时,不能发生DNA分子转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图乙中①在动物细胞中除了在④上外,还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中。解析:(1)图甲表示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的亚星微结构,1表示核膜,为双层膜结构,故由4层磷脂分子构成。(2)图甲中2表示核孔,代谢旺盛的细胞核孔数目多。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代谢旺盛;口腔上皮细胞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代谢较弱,故推知胰岛B细胞比口腔上皮细胞的核孔数目多。(3)在有丝分裂前期,核膜消失,核仁解体;在末期,又重新形成新的核膜和核仁。(4)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①是双螺旋结构的DNA;②是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5)由染色体解螺旋变成染色质,这一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的末期。在染色体状态时,染色体高度螺旋化,DNA分子结构稳定,不能解旋,故不能转录出RNA。(6)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在动物细胞的线粒体中也含有DNA。答案:(1)细胞核4(2)核孔多(3)1、4(4)DNA双缩脲试剂(5)末染色体高度螺旋化,DNA分子结构稳定,不能解旋(6)线粒体15.为了研究细胞核的作用,一位生物学家研究了100个细胞,他把每个细胞都分成含有细胞核和不含细胞核两个部分,然后把这些细胞放在同样的条件下培养,结果如下:时间/天细胞无核部分的存活个数细胞有核部分的存活个数18179262783207740741006730065(1)此实验可说明细胞核的什么功能?________;简要描述细胞核发挥该功能的主要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核部分在30天内仍有21%~35%的细胞死亡率,其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