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纲要求:1.新航路开辟2.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3.工业革命专题十三: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工业革命本专题重点是:一是掌握历史的时空观,把握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二是注意与中国同期历史相比。第八讲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一、开辟新航路的背景原因:①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这是其根本原因。②社会根源:欧洲人对东方财富的向往,引发了狂热的“寻金潮”。③宗教根源:传播天主教的需要。④商业危机: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导致原有的东西方贸易受阻。⑤政治因素:西、葡两国统治者的大力支持。⑥技术条件:航海、造船技术发展和地理知识进步。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①西、葡两国日益强大,最先开始殖民扩张和掠夺。②导致西欧贸易中心转移;加速西欧封建制度解体;促进西欧资本主义发展。③使世界各地日益联系成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二、新航路开辟过程(两个国家、四个人)①迪亚士—1487年发现了好望角,开辟了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的航路②达·伽马—1497年完成了经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线③哥伦布—1492年发现了欧洲人前所未知的“新大陆”④麦哲伦—1519—1522年,他的船队完成环球航行★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一、殖民扩张的典型17世纪的“海上马车夫”——荷兰①商业优势使荷兰成为欧洲最富庶的地区之一②1581年摆脱西班牙统治,赢得国家独立③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使荷兰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殖民大国。18世纪的“日不落帝国”——英国①英西战争: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西班牙失去了海上霸主地位②英荷战争:17世纪中期的三次英荷战争,使荷兰失去了海上殖民霸权③英法战争:18世纪中晚期,英国在“七年战争”中打败法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建立起“日不落帝国”。09年广东高中水平考试题二、殖民扩张的影响①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②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推动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拓展。15—16世纪率先进行航海探险和殖民扩张的西欧国家,除葡萄牙外还有A.法国B.西班牙C.荷兰D.英国近代西欧列强在殖民扩张中进行了臭名昭著的奴隶贸易。被贩卖的奴隶主要来自A.亚洲B.美洲C.欧洲D.非洲09年广东高中水平考试题DB人类曾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后来整个世界却逐步连成一体,在此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交通事业的发展B.资本主义制度出现C.地理知识的积累D.航海探险家的贡献开辟新航路给人类历史的发展带来诸多的影响或后果,其中表述错误的是A.西、葡两国扩大了资本B.意大利的商业地位削弱C.欧洲对亚非的贸易扩大D.加速西欧封建制度衰落“17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称誉,当之无愧的归属于A.意大利B.荷兰C.英国D.法国BAB★工业革命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历史背景(原因及条件)①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必要的政治前提)②圈地运动、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积累了大量资本③圈地运动提供了大批自由劳动力④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手工生产技术⑤海外市场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已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直接原因)主要内容: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棉纺织业,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标志工业革命开始。瓦特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重要)深远影响生产力: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取代了原有的手工工场。生产关系:促使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经济结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相对减少,工业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历史进程: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在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德国和美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四大成就①电力的广泛使用,使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②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革新③化学工业发展令人瞩目,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进步主要发明①动力方面:德国人相继发明了发电机和内燃机②交通方面:汽车和飞机分别在德国和美国研制成功③电器方面:电灯、电话、电车和电影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深远影响①生产力: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进一步提高,诞生了一系列新兴工业,也推动了纺织、钢铁和造船等传统工业部门的巨大进步。②工业结构:重化工业取代了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益加强。③生产关系:为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资产阶级调整生产组织形式,放弃了一贯倡导的自由竞争原则,以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④世界市场:推动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09年广东高中水平考试题“大工业创造了现代化的世界市场,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这段话的作者认为A.世界各国的孤立有利于大工业发展B.大工业不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C.世界市场的形成阻碍了历史的进步D.工业革命促进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A.纺织业B.钢铁业C.采掘业D.运输业典型例题A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最根本的影响是A.巩固了资本主义地位B.产生两大直接对立阶级C.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D.使东方最终从属于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突出的特点是A.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B.生产和资本的日益集中C.世界各地经济联系加强D.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19世纪70年代以后,导致动力工业发生革命的主要原因有(双项选择题)A.电力广泛应用B.蒸汽机的使用C.化学工业发展D.内燃机的发明A、DAA考纲要求: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罗斯福新政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专题十四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本专题重点是:一是理解国家资本主义的概念,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资本主义;二是辨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制度,既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带来许多明显的弊端;三是要充分认识二战之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施的社会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经济危机的爆发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直接原因:供需矛盾加剧贫富分化;股票投机过度;信贷消费急剧扩大。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力强。二、胡佛的反危机措施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只有管得少,才能管得好”,反对政府直接干预经济。结果导致危机不断恶化,社会动荡不已。★罗斯福新政实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使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发展的责任。内容:①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管制证券业。②调整农业——用行政手段调控市场,减耕减产以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③复兴工业(核心)——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并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④社会福利——政府加强救济和社会保障的同时,兴办公共工程,实行“以工代赈”,以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秩序。特点:新政是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影响:①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②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③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④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①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宏观调控,出现长达20年的经济发展“黄金时期”。②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经济“滞涨”现象。③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英等国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二、“福利国家”的建立二战结束后,西方国家进行政策调整,建立起“福利国家”制度。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实质: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均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内容: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作用:穷人受惠,稳定社会。但也带来国家财政不堪重负等弊端。三、第三产业兴起原因:①科学技术进步②社会生产力发展③公众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意义:①改造传统工业和农业,提高经济竞争力②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改善资源配置③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四、“新经济”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首先出现于美国,它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09年广东高中水平考试题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这一政策的理论依据来自A.杜鲁门B.丘吉尔C.凯恩斯D.马歇尔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这段话预示罗斯福政府将A.发动农业集体化运动B.推行自由放任政策C.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09年广东高中水平考试题CD09年广东高中水平考试题从下表看,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双选题)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幅度(与1929年相比)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46.2%40.6%28.4%16.5%8.4%A.对经济的破坏特别大B.迫使西方国家联手应对C.波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D.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破坏程度相同A、C罗斯福说,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具有深远意义”的法规。实施该法案的主要目的是A.实现经济复兴B.增加就业机会C.国家干预经济D.防止盲目竞争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困难”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D.“为共度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典型例题AB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保险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B.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的推行社会福利政策,其目的主要在于A.刺激社会消费B.缓和社会矛盾C.改善劳资关系D.美化政府形象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