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与趋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教育评价改革的背景与趋势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机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不得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工作的标准。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探索科学的评价方法,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小学成绩评定应实行等级制,中学部分学科实行开卷考试,重视实验操作考试。学校和教师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按考试结果公开排队。现行评价与考试制度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目前的考试评价制度,成了扭曲整个基础教育的指挥棒,不仅把高中教育,甚至把初中、小学教育也导入了应试教育的轨道,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至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现行的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由于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主要表现在: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评价体系不科学;过于注重纸笔测验,评价方式单一;偏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心育;更多关注书本知识,不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评价内容片面、狭隘;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未得到很好的保护,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受到了严重限制等等。师德是一个亘古常新的话题,是教师个体的内在的道德品质,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职业资格的必备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这其实是将师德定位为一种“师德规范”。固然,师德是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规范,但更是作为道德实践主体的教师的一种品性和德性。师德表现为德性与规范两个方面。德性是教师对自我生命道德意义的蕴涵与表达,规范是教师对社会存在和社会规则的适应和认同。事实上,道德不只是一种外在的规范力量,而是人生活的一部分,是个人走向幸福生活、提升生命存在品格的基石,是人精神生活的核心,是人之为人的一种内在品性。所以,教师德性是教师自我人生的道德追求,是教师开展教育性活动的基础,教师德性养成在师德建设中具有主体性意义。我们不仅要从规范层面把师德理解成一种外在的行为要求,还应从个体实践层面把师德理解成一种内化于心灵的德性、一种教师职业人生中的实践精神。说白了,教师的师德修养就是育人智慧。一个有良好师德修养的老师,总能教出好学生,即教好书、育好人。育人智慧既表现教育者一种良好的内在品质,又表现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尊重生命,关注个体,崇尚智慧,追求人生幸福的境界。没有师德就没有教育智慧;没有教育智慧的人,充其量也只不过算上一个愚昧的教书匠。因此,教师的师德行为要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学生的学业评价上。要公正对待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在以学生成绩考核教师的教育体制下,很多教师的心容易偏向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早已把学生分成了三六九等。对待成绩优秀的学生宠爱有加:学习上有疑问,大开小灶;班干部选举,优先考虑;评优评先,重点推荐。对待成绩落后的学生厌弃冷漠:学习上有困难,不闻不问;班干部选举,不予考虑;评优评先,基本靠边。这样的教师只关爱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这是有失公正的。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人,都是平等的教育主体,享有同样的权利,也理应受到教师同等的关爱。因此,以公正之心关爱全体学生,无论其成绩优劣,这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教师本应在评价过程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这种重要的角色需要教师必须具有很高的评价素养(师德)。在学生学业评价中,要恪守以下四大原则:第一,评价目标与课程目标一致的原则;第二,尊重学生人格的原则;第三,公平公正的原则;第四,实事求是的原则。所谓“发展性评价”,是指在系统收集学生的有关身心发展状况资料的基础上,由校内或校外的评价者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学生整体或身心发展的某些方面所做出的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判断以事实判断为基础、以对学生个体社会化与个性化发展的价值整合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诸方面的全面发展为最终旨趣。发展性评价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发展性评价注重过程。发展性评价注重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发展性评价关注个体差异。总之,理想的发展性评价,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其一,在学生学业评价中,应该围绕评价对象广泛收集材料、准确把握事实;其二,评价的难度与具体指标的确定,应该严密、科学、合理。具体来说,就是要全面反映评价对象的各种表现与能力构成;其三,评价应该能够实现其发展功能。评价应该有利于满足个体社会化的需要,同时有利于个体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八育”)。发展性学生学业评价的主要做法:(一)用激励性的评语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努力,并提出成长期望,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其自信心。我认为,可以从学生的情感需要出发,改变评价语言的角度,自觉将自己作为学生成长中的引导者,朋友,因人而异,体现明显的个性特征。形成谈心性评语、指导性评语、激励性评语。1、谈心式。通过亲切的话语,文字性的描述,将对学生的细致观察记录下来,真切地指出或展现在笔端,真实地反映学生一段时间的思想、行为特征与学业进展,体现对学生的深深关怀,以实现师生心灵间情感的沟通,让学生在娓娓动听的推心置腹的谈心中,体会到教师的拳拳爱心,成为激励学生主动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你的活泼热情给老师留下了很深印象,你的钢笔字写得越来越好,作文进步也很大,真为你高兴,不过你……如果你……该有多好啊!”2、指导式。教师了解学生后,在原有的发展水平上为其指出新的发展方向,以商洽的口吻,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接受,并形成的新目标奋斗的决心。重在体现目标和情感的双重激励,让学生深切感到老师强烈的期望情感,仿佛是一位慈爱的长者,又像是一位亲切的大姐姐与小妹妹轻声耳语。这种方式,以学生最希望达成的目标为切入点,给学生指出一条实现理想的快捷途径。如“某某同学,想得到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吗?许多同学是这样做的:上课专心+作业认真+不懂就问+举手发言+多读课外书。你做到了吗?快朝这个方向努力,定能得到这把金钥匙。”3、激励式。借助激励性的语言,给学生指出一个更高的目标,鼓励学生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实现超越个人已有基础的新飞跃。所以,用极具感染力的语言,尽情赞扬学生的成绩,再以充满信心的语句,对学生指出更具挑战意义的奋斗目标,激起学生强烈的向上心。“我喜欢你经常看书,你课堂表现非常出色。认字表上330个字全会认,查字表上186个字会认182个,很不错。写字越来越漂亮。阅读时,回答问题口语流利正确,并能提出有思考性的问题,你讲的故事很吸引人。”(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除了运用语言外,更多地要注意用眼神、微笑、手势等自然流露出来。上课时,有的学生爱动脑,回答问题非常积极,教师就应报以微笑;有的学生想回答问题,但一时还没有整理好思路,教师就应投之以期待的目光;当走到学生中间,看到学生能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的错误时,就拍一拍他的肩膀表示肯定;如果学生回答很有趣,引起笑声,老师不妨和学生一起会声地笑一笑。这样的评价,就达到了师生情感交融,一定会发挥出评价的教育功用。用一个眼神传递一份关怀;一个勾手,许下一个约定;一次耳语,激起一份信心;一个微笑,给予一种鼓舞。评价不再是生硬的评判,而是教师智慧的结晶,学生心理的安慰,师生共同成长的新起点。教师评价方式的改变,使我们认识到评价是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当教育有情时,学生就渴望亲近,评价就如同教师送给学生的一面整理衣冠的镜子,而不是对学生强烈的威胁控制;是教育者给学生的一次成长中的指导,而不是严厉的斥责;是给学生一份发展信心的良机,而不是显示教育者权威的契机。(二)改进考试的内容和方法改进考试的内容,改变试题的呈现形式,使题型多样化、情趣化、人格化.考试命题应该体现:增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与科技前沿)激励学生的独立思考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实践操作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增加试题的开放性和选择性三)运用成长档案袋反映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优势和不足,记录学生成长的过程,促进其自我认识能力的提高。如在课堂上可采取学习档案收录。因为:学习档案中可以收录学生的随堂记录卡,它可以提供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多方面反馈,能够及时、具体地评价学生课堂学习状况。随堂记录卡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填写,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成长档案袋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新兴评价方式,是评价学生努力程度、进步过程及其最终发展水平的理想方式。成长档案袋一方面能够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真实反映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成功与挫折,让学生体验生命成长的历程,感受发展与进步的快乐;另一方面,也为老师、家长和其他人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评价材料,使之能够更加开放地、多层面地、全面地评价每一个学生。1、科举考试与今日应试有何区别?科举考试目标非常集中,完全是为了选拔官员;今日的应试不是这样,要通过考试选拔各种各样的人才,不光是行政官员。今日考试还有普遍提高学生文化水平的作用,这是科举制所没有的。科举考试几乎可以说是只考语文,学生的知识结构非常狭窄偏颇,严重阻碍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今日考试有外语数理化等,知识面宽多了。科举考试中考官的阅卷,主观性非常强,甚至个人好恶也可以成为评卷标准,客观性很差,今日考试虽然不敢说绝对公平,起码是比较客观的。从这些方面讲,今日考试比科举制先进多了。我们再从考生个人角度考察一下科举考试与今日应试的区别。科举考试是自愿的。没有读书条件的穷人不去科举,有条件而不考,谁也管不着。比如贾宝玉就讨厌科举,一点不犯法,他父亲贾政也拿他没办法,林黛玉还支持他。要在今日,这是典型的因早恋而造成的违反“义务教育法”的案例。科举考试是集中的,但平日读书无须集中,可以拜师,也可以自学。就是说,您只要到时候去参加考试,平日几点起床,何时读书,读书时是否伴随多动症,那是没人管的。准备参加科举的考生平日没有什么家庭作业,也绝不会有一大堆小测验,练习册,模拟考试什么的,当然也就没有班级排名,不会有成绩降了几分老师就给家长打电话那种事情。科举考试允许失败,一次不行下次可以再来,只要您高兴,可以一直考到白发苍苍,和您的孙子同时进同一个考场。不像今日的考试,几乎是砂锅砸蒜——一锤子买卖。可以想象,参加科举的考生们,考场心理压力要比今日考生小。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一般都比今日的学生年龄大,科举考试可以说是一种成人考试。成人当然比未成年人新心智更成熟,抗挫折能力更强一些。可见,古代参加科举考试的学生们比今日的学生,压力要小得多,所以我们很少听说那时候有因考不中而自杀的。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今日的考试比科举更加残酷。我们再从教师角度看看科举与今日应试的区别。培养科举的初级考生(即准备考秀才的童生)的老师,是私塾老师。私塾老师不是国家行政人员,没有校长和局长之类的上司,当然也就没有班级评比这种劳什子。教什么,怎么教,完全自己做主。私塾教育不是行政行为。这还不算,他是不负责学生考什么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帮你长学问、长本事,教你如何作人,这是我的事;靠不考科举,考上考不上,那是你的事,我不负责。这还不算。教师还有权挑选学生。比如鲁迅的私塾老师寿镜吾先生,一年只收8个学生,绝对是小班教学,个别辅导。你想给我当学生,我还不一定愿意要你呢!不像今日之教师,明明是不合格的家庭教育产品,你也得要。当然,私塾先生必须真有学问,不然家长不会把孩子交给你。今日教师无法选择学生,学生也无法选择教师,这像包办婚姻,而非自由恋爱。难怪现在师生矛盾这样多,强扭的瓜儿怎能保证甜度?这样看来,做私塾教师还是

1 / 5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