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练习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表表示红色酵母菌和毛霉必须供应的生长因子(培养基中必需加入、以保证微生物正常生长的物质)和各自能够合成并释放到培养基中的物质。如果将这两种微生物培养在同一培养基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生物必须供应的生长因子被合成释放的物质红色酵母嘧啶噻唑毛霉噻唑嘧啶A.竞争B.捕食C.互利共生D.寄生2.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D.物种组成及比例3.西藏东部的高山和峡谷,随海拔升高,植物群落由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到高山草甸依次改变,与此同时,生物的多样性()A.依次增加B.依次减少C.基本不变D.没有规律4.在同一纬度地区,引起对植被分布呈“森林→草原→荒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温度B.阳光C.水分D.矿物质5.右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A.竞争、捕食、共生B.共生、捕食、竞争C.竞争、共生、捕食D.捕食、竞争、共生6.下列关于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的生态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C.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促进了种间互助D.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和水分7.下列能表示蛇和鼠相互关系的曲线是()28.下列实例中属于种内斗争的是()A.培养液中生活着两种草履虫B.人工密植的乔木树林长得细高,利于夺光C.噬菌体侵入细菌体内D.鲈鱼的成鱼以鲤鱼的幼鱼为食9.下列种间关系,两物种均受益的是()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B.水葫芦与浮萍C.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D.螳螂与黄雀10.当一条鲤鱼被钓鱼人诱骗上钩后,能迅速分泌一种化学物质遗留在钓钩中,使钓鱼人长时间钓不到鲤鱼。鲤鱼的这种习性是一种()A.种内斗争B.种内互助C.种间斗争D.种间互助11.下图表示某种昆虫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昆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只受湿度的影响B.昆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只受温度的影响C.昆虫种群数量的变化是温度和湿度综合作用的结果D.昆虫种群数量的变化与温度和湿度无关,只和种群大小有关12.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来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C.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过程:裸岩→地衣→苔藓→草本植物→灌木→森林六个阶段D.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基本相同13.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群落一旦形成,是稳定不变的B.人类活动对群落没有任何影响C.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可能被另一个群落取代D.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上,不可能有群落的演替14.右面为某地区的人口年龄组成曲线图,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那么该地区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将是A.逐渐增加B.逐渐减少3C.保持稳定D.无法确定15.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B.群落的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C.群落的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D.动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16.“S”型曲线和“J”型曲线是反映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下列属于“S”型曲线形成条件的是()A.食物(养料)充足B.没有敌害C.没有竞争D.资源、空间有限17.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下列动物最先出现的是()A.哺乳动物B.肉食性动物C.植食性动物D.杂食性动物18.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A.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B.影响因素不同C.起始条件不同D.演替过程不同19.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该草地群落中()A.物种组成比甘蔗田简单B.动物没有分层现象C.物种组成比甘蔗田复杂D.植物没有垂直结构20.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物种多样性的和种群稳定性的,选()A.增加、提高B.减少、降低C.增加、降低D.减少、提高21.细菌与噬菌体之间的关系是()A.互利共生B.寄生C.竞争D.捕食22.下面属于生物群落的是()A.一个水库中所有的草鱼B.一块稻田中的全部水稻C.蛇岛上大大小小的所有腹蛇D.蛇岛上生活的各种蛇、鸟和其他动、植物和微生物23.白蚁肠道内生活着鞭毛虫,帮助消化纤维素,如果杀死鞭毛虫,白蚁就会缺乏营养而死亡。鞭毛虫与白蚁的关系是()A.共栖B.互利共生C.寄生D.竞争24.海洋中的植物与高山上的植物均有分层分布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的生态因素依次是()A.温度与光照B.光照与温度C.光照与湿度D.温度与湿度25.在一个种群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互助B.竞争C.变异D.适应26.“种豆南山下,草盛苗木稀”,这里草与豆之间的关系是()A.寄生B.互利共生C.竞争D.捕食27.植物群落具有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4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28.青霉在生长期间能分泌青霉素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青霉和其他微生物之间的关系是()A.捕食B.竞争C.互利共生D.寄生29.森林群落中,下层植物较上层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低,因为下层()A.光照强度较弱B.蒸腾作用低C.湿度较高D.温度较高30.如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A.竞争、捕食、互利共生B.互利共生、捕食、竞争C.竞争、互利共生、捕食D.捕食、竞争、互利共生31.下列不属于次生演替的例子是()A.火山爆发后发生的演替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农田荒芜D.围湖造田32.以下哪一项是初生演替的过程()A.藓→地衣→草本植物B.地衣→草本植物→藓C.地衣→藓→草本植物D.草本植物→藓→地衣33.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一个岛屿,在1937—1942年期间,这个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为1380个B.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该种群种内斗争逐渐减弱C.在1937—1942年期间,该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S”型D.该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34.下列关于生物演替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一般情况下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B.人类活动只会改变生物演替的速度,不会改变生物演替的方向C.开垦荒山和退耕还林是两个群落的逆转D.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说明生物群落的演替规律是不可改变的35.在两个生态系统的交界处(草场和森林),有一过渡区,这一过渡区中的动物与年份(年)193719381939194019411942种群数量(个)254620844077013805邻近两个生态系统相比,其特点是()A.动物种类少B.动物种类多C.植食性动物多D.肉食性动物多36.研究种群的特征有助于有害生物的防治和濒危物种的保护,下列不属于种群特征的是A.种群密度B.年龄组成C.物种丰富度D.出生率和死亡率37.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不正确的解释是A.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B.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C.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D.改变性别比例,提高种群出生率38.在下列生物群落演替中,不属于初生演替类型的是()A.我国长白山地因森林大火,若干年后又重新出现了生物群落B.海底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形成了新岛,几十年后出现了动植物生物群落C.长年覆盖的冰雪山峰,因气温变暖暴露了山峰的裸岩,逐渐出现了地衣等生物种群D.某地沙丘经多年演化成一片森林植被39.下列哪种因素不是生物群落引起次生演替的外在因素()A.火灾B.冰山融化C.人工围湖造田D.病虫等40.某同学在对一块面积为5000m2的野生草坪进行野外调查时,选取了5个样方,每个样方4m2,发现5个样方中某种草药的株数依次为12,15,14,17,12株。可估算出这块草坪中这种草药株数为A.15000B.16250C.17500D.7000041、大.小鲈鱼高度混养.蚜虫与草.蝗虫与草,这些生物之间的关系依次为()A.种内斗争.捕食.捕食B.捕食.捕食.捕食C.种内斗争.寄生.捕食D.捕食.寄生.捕食42、生物群落的结构在垂直方向上()A.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有的有分层现象,有的没有分层现象C.森林中的生物有分层现象,草原上的没有分层现象D.植物有分层现象,动物没有分层现象43、在一片森林里,群落是指该区域内()A.所有的树木B.所有的动物和植物C.所有的生物与无机环境D.所有的生物44、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A.群落的物种组成B.群落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C.群落中生物个体的数目D.群落中物种的数目645、树林里多数鸟类在树冠筑巢、栖息,啄木鸟生活在树干中,环颈雉则在灌木层和地面活动,这种现象反映了()A.种群的密度B.适应的普遍性C.群落的垂直结构D.群落的水平结构46、生物群落的特点有()①有一定的分层结构②植物之间有复杂的相互关系③有相当数量的植物种类④最底层是草本植物⑤高层是木本植物A.①④⑤B.①②③C.③④⑤D.②③⑤47、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是不会发生变化的B.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很大C.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D.出生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出生的个体数目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48.种群的“J”型增长是有条件的,条件之一是A.在该环境中只有一个种群B.该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比其他种群优越得多C.环境资源是无限的D.环境资源是有限的49.下列群落演替系列中,属于初生演替的是()A.某地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了一个新岛,后来又逐渐长出了很多植物B.河流因为堵塞而成沼泽,上面长出了新的植物C.弃耕后的农田长出杂草,几年后又长出多年生植物D.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破坏后,很快又长出新的植物50.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A.初生演替B.先是初生演替后为次生演替C.次生演替D.先是次生演替后为初生演替51、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一个群落可能被另一个群落所代替B.在一定的条件下,不毛之地也有可能长成森林C.火山爆发后在火山岩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反映的是一种次生演替现象52、研究发现,在群落演替中,一个种群的数量迅速增长过后,往往会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形成这种相对稳定的原因最可能是()A.天敌数量减少B.可利用的食物增加C.出生率降低或死亡率增加D.出现了其他新物种53、当草食动物从天然草场转移后,将看到的现象是()①植物竞争强度增加②植物竞争强度降低③植物种类增加④植物种类减少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54.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被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B.种群增长率最大7C.种群数量最大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55.下列群落演替系列中,属于初生演替的是()A.某地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了一个新岛,后来又逐渐长出了很多植物B.河流因为堵塞而成沼泽,上面长出了新的植物C.弃耕后的农田长出杂草,几年后又长出多年生植物D.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破坏后,很快又长出新的植物56.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A.初生演替B.先是初生演替后为次生演替C.次生演替D.先是次生演替后为初生演替57.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B.物种多样性的减小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D.物种多样性的减小和群落稳定性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