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张晓燕一、选择题(40小题,每题1.5分,计60分)1.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血浆蛋白质的合成•B.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C.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最终形成葡萄糖•2.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A.甲状腺激素、氧气、尿素、小分子蛋白•B.氨基酸、麦芽糖、二氧化碳、钠离子•C.消化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D.呼吸氧化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3、下图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其中哪一条最为准确()•4.以下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A.人体血糖浓度影响胰岛素的产生•B.大量猎杀草原食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先升后降•C.湖泊污染后鱼类死亡,进而加重湖泊污染•D.甲状腺激素影响垂体的分泌•5、下列三种生物学现象产生的机理依次属于()•①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休克②当细菌进入人体后,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与之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繁殖③小猪听到主人噜噜叫声就奔向主人•A、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反射•B、反射、细胞免疫、激素调节•C、体液调节、过敏反应、反射•D、反射、自身免疫、体液调节•6.下列两种激素属于拮抗作用的是()•A.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B.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C.雌激素和雄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7、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与调节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增加•B.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C.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D.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8.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而促进植物的生长•B.燕麦幼苗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有关•C.生长素从顶芽运输到侧芽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自然状态下西瓜的果实发育所需的生长素是由邻近的芽和幼叶产生的•9.在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是()。•A.只有体液免疫才需要抗体的参与,只有细胞免疫才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B.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别组成人体内防止病原体入侵的第二、第三道防线•C.对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由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对癌细胞由细胞免疫发挥作用•D.在抗病毒感染中,往往需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共同作用•10、如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c点时种群增长率为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D、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可用图中“曲线X”表示,没有K值•11.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对于酵母菌的计数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B.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无需振荡试管•C.在实验过程中为了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应当设置一个不加酵母菌的对照组•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应计数小方格的内部和四条边上的酵母菌•12、下列有关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竹林中凤尾竹高低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B.群落的组成和外貌会随时间发生规律性变化•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而出现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D.不同地段的群落植被在水平方向上表现出斑块性和镶嵌性•13、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最主要的区别是()•A.时间长短不同B.影响因素不同•C.初始条件不同D.经历阶段不同•1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理信息只来源于无机环境•B.信息只能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C.性外激素只能向同种昆虫传递•D.行为信息只能向异种生物传递•15、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细菌和真菌都是分解者②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③植物都是生产者④动物都是消费者⑤异养生物都是消费者•A.②③B.②⑤C.③④D.②•16、下列关于物种、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中的所有个体都是同一物种•B.种群是物种的具体存在单位和繁殖单位•C.组成群落的多个物种是一种随意组合•D.生态系统中同一营养级的生物可以是多个物种•17、下列实例中,属于恢复力稳定性的是()•A.由于乱砍滥伐,长江流域森林面积急剧减小,引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B.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C.乡村有一个池塘,每天都有人到池边洗东西,可池水依然清澈如故•D.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闯入某大型肉食性动物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相互作用,直到恢复到原来的状态•18、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三个层次是•A.基因、物种、生态系统•B.物种、群落、生态系统•C.种群、群落、生态系统•D.基因、种群、生态系统•19.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出生率是会发生变化的•B.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密度的重要因素•C.预测将来种群数量变化主要看性别比率•D.种群密度是指某个种群在单位空间或面积内的个体数量•20、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C、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营养结构•2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消费者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属于消费者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的一部分•B.能量的流动特点说明自然界中的能量是不守恒的•C.生产者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使能量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当捕食者吃掉被捕食者时,捕食者便获得了该被捕食者的10%--20%的能量•22.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已由科技含量较低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虽然产量大大提高,但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农药,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我国政府正大力推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生态农业。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农业系统中食物链和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越少•B.生态农业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现代农业高•C.生态农业系统设计的指导原则是实现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D.生态农业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突出•23、在生态系统中,对碳循环起决定作用的关键环节是()•A、微生物的分解作用•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C、动物的呼吸作用•D、煤和石油的燃烧•24.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行为信息的是()•A.雄孔雀在雌孔雀面前的频频开屏•B.工蜂中侦察蜂所跳的“圆圈舞”•C.丹顶鹤在繁殖季的求偶舞蹈•D.看家狗在外出时的频频撒尿•25.金合欢蚁生活在金合欢树上,以金合欢树的花蜜等为食,同时也保护金合欢树免受其他植食动物的伤害。如果去除金合欢蚁,则金合欢树的生长减缓且存活率降低。由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A.金合欢蚁从金合欢树获得能量•B.金合欢蚁为自己驱逐竞争者•C.金合欢蚁为金合欢树驱逐竞争者•D.金合欢蚁和金合欢树共同(协同)进化•26.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取决于()•A.生产者的数量•B.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C.分解者的数量•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7.下列哪项不属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A.河流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很快消除污染B.森林中,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类由于食物丰富,数量也会增多C.农民在稻田中除草,水稻长势良好•D.草原黄鼠增多,猫头鹰数量随之增多•28.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确叙述是()•A.热带雨林营养结构复杂,其恢复力稳定性强•B.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C.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也高•D.在森林中,当害虫增加时,食虫鸟也会增多,这属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29.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B.蝌蚪的种间斗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斗争可能导致乙消失•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池塘编号[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Z,xx,k.Com][来源:学_科_网]捕食者数量/只[来源:学。科。网Z。X。X。K]蝌蚪存活率[来源:Z|xx|k.Com]甲乙丙1087740225830253442321148203710•30.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面各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①温室效应②赤潮③酸雨④光化学污染⑤臭氧空洞⑥潮汐⑦地热•A.②④•B.⑥⑦•C.⑤⑦•D.②⑤⑦•3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B.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C.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D.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32.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是()•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灵感•B.野生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生态系统的稳定•C.科学家根据苍蝇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研制了新型的导航仪•D.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33.2008年夏,四川某地区福寿螺再现稻田。由于福寿螺属于外来物种,并能通过各种渠道蔓延扩散,它们啮食水稻等水生植物,造成粮食大幅减产,其生存环境的营养结构如图。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福寿螺属于第二营养级,它急剧增多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天敌•B.外来入侵物种可能会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C.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占2个营养级的生物只有蛇和青蛙•D.图中若每只幼螺从5克长到150克,则至少要消耗水稻725克•34.下列措施中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A.只要保护好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就可以全面地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B.设法提高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的效率,尽量减少甚至不使用有害农药•C.为控制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严重灾害,无论如何应将其天敌引入我国•D.人类可以改造环境,从而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以缓解人口压力•35.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A.①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B.一般情况下,次级消费者增加1kg,生产者至少需要增加100kg•C.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D.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36.下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五个种群(存在着营养关系)的能量调查情况,图①~④是根据该表数据作出的一些分析,其中与表中数据不相符合的是()•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107kJ·m-2)2.5013.309.800.28220.00•37.如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d过程代表光合作用,b过程代表呼吸作用•B.甲所示的营养级在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C.碳元素在甲、乙、丙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D.碳元素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利用•38.如图为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B.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以及信息传递•C.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D.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39.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