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压技术复习要点—大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电压技术复习纲要(《高电压技术》——张一尘)第一章气体的绝缘特性1.气体中带电质点的产生和消失方式。2.碰撞游离、热游离、金属表面游离、光游离、扩散、复合、电子被吸附3.Townsend理论的自持放电条件。4.均匀电场气体间隙伏安特性的特征段及其含义。5.流注理论与Townsend理论的主要区别及各自的适用范围。6.极不均匀电场中放电有何特性。7.棒-板气隙极性效应对电晕起始电压和击穿电压大小的影响及缘由。8.极性效应、自持放电、非自持放电9.电晕放电是何种放电形式。10.Passen定律的物理意义及适用情况。11.我国标准规定的雷电冲击电压标准波形时间参数。12.冲击电压作用下的放电时延的组成。13.气体的冲击击穿特性需要如何表征。14.伏秒特性及实用意义。15.影响气体间隙击穿电压的主要因素。16.气隙电场均匀程度对击穿电压的影响。17.气压和温度变化对间隙击穿电压的影响。18.提高气体间隙击穿电压的主要措施。19.沿面闪络20.沿面闪络电压为什么低于同样距离下纯空气间隙的击穿电压。21.提高套管沿面闪络电压的主要措施。第二章液体和固体电介质的绝缘特性1.电介质的极化形式2.电介质极化、电子式极化、离子式极化、偶极子式极化、空间电荷极化3.绝缘电阻、泄漏电阻4.电介质的基本功能。介质电导与金属电导的本质区别。5.吸收现象及其成因和条件。6.电介质的电导过程和吸收现象的工程意义。7.介质损耗及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的物理意义。8.液体电介质击穿的“小桥理论”。9.介质损耗的基本形式。10.影响液体电介质击穿电压的因素。11.固体电解质击穿的形式及影响击穿电压的因素、提高击穿电压的措施。12.电介质老化的形式。对于高压电气设备绝缘,老化的主要形式。第三章电气设备的绝缘试验1.绝缘预防性试验的目的。2.绝缘预防性试验分类。3.兆欧表屏蔽端子的作用。4.吸收比5.测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的两种接线方式。6.为何对试品进行直流耐压试验。第四章线路绕组的波过程1.分布参数波阻抗与集中参数阻抗的根本区别。2.利用彼得逊法则计算电压波、电流波。3.分析计算三种特殊条件下的折、返射波。4.分析无限长直角波通过串联电感、并联电容时的折射电压和电流波波形及对进波的影响。5.冲击电晕对线路波过程的影响。第五章雷电及防雷设备1.雷电流,雷暴日,地面落雷密度2.常用的雷电流等值波形。3.避雷针(线)的保护原理。保护角。4.避雷器的四种类型。5.单针避雷针的保护计算。6.对避雷器的基本要求。第六章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1.输电线路防雷的主要指标。2.耐雷水平,雷击跳闸率。3.输电线路大气过电压的两种形式。4.输电线路遭受直击雷的三种情况。5.反击的概念。6.输电线路防雷措施的“四道防线”。第七章发电厂和变电所得防雷保护1.发电厂、变电所遭受雷害的两个方面。2.对直击雷防护一般采用的方式。3.避雷针的两种安装方式。4.造成发电厂和变电所雷害事故的主要原因。5.对侵入波防护的主要措施。6.避雷器与被保护设备间的电气距离对保护的影响。7.进线段保护及作用。8.35kV及以上进线段保护标准接线及各元件作用。9.作用在直配电机上的大气过电压种类。10.直配电机防雷保护元件电容器和避雷器构成的保护原理接线图。11.直配电机防雷保护元件主要有哪些。第八章电力系统的工频过电压1.内过电压,内过电压分类。2.暂时过电压分类。3.引起内过电压的主要原因。4.常见工频过电压。5.出现内过电压的实质。6.空载线路工频电压升高的根本原因。7.如何限制空载线路电容效应引起的工频电压升高。第九章操作过电压1.操作过电压及引起的原因。2.常见的操作过电压。3.产生间歇电弧过电压的根本原因。4.出现间歇电弧的条件。5.影响间歇电弧过电压的因素。6.消弧线圈可以处于的三种不同运行状态。7.空载线路分闸过电压的根本原因、影响因素、限制措施。第十章铁磁谐振过电压1.电力系统中谐振类型。2.铁磁谐振按谐振频率可分为的三种谐振方式。3.产生铁磁谐振的充分必要条件及缘由。4.分析基波串联谐振回路的稳定工作点及回路电流的“属性”。5.相位反倾6.如何限制和消除断线过电压。第十一章电力系统的绝缘配合1.绝缘配合2.绝缘水平由什么决定。3.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4.输电线路绝缘子串的片数的确定。5.线路上的四种空气间隙。6.电气设备绝缘可分为的两部分。7.避雷器对电气设备的两种保护方式。8.BIL,SIL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