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练习1——热力环流与气压带、风带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2011·全国卷I9-10题)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图1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据此完成1~2题。1.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A.甲地比乙地稳定B.乙地对流最旺盛C.乙地比丙地稳定D.丙地最稳定2.正午前后()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C.丙地刮起东北风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2011·福建文综卷10~12题)图2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读图2完成3~4题。3.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为()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4.图示现象可能出现在()A.1月B.2月C.7月D.8月(2010·安徽文综卷31~32题)石英是一种稳定物质,广泛存在于岩石、沙土中。深海沉积物中的石英短期内不会自生自灭。图3示意北太平洋沉积物中石英含量分布。完成5~6题。5.北太平洋沉积物中的石英主要源自A.北美西部荒漠地区B.日本东侧海底火山C.亚洲内陆荒漠地区D.北美西侧海石英含量(%)5~100~510~15>15图340ºN图19℃12℃15℃18℃0℃3℃海拔/m6℃250020001500100050004080120160距离/km东西湖泊甲乙丙图2底火山6.石英粉尘从源地到达北太平洋主要通过A.大气环流B.大洋环流C.水循环D.岩石圈物质循环(2010年全国文综II1-3)图1是2010年3月中旬发生在我国的沙尘暴的一幅遥感影像。图中色调由浅到深依次是云层、被卷到空中的沙尘和陆地表面。读图4,完成7~8题。7.该沙尘暴发生地位于A.副极地低压带B.西风带C.副热带高压带D.东北信风带8.影像中部显示的是该沙尘暴的A.中心区,沙尘扬升B.边缘区,沙尘扩散C.中心区,沙尘沉降D.边缘区,沙尘沉降(2007年海南地理6~8题)图1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9~11题。9.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A.⑥或⑦B.②或⑥C.④或⑧D.③或④10.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A.③或④B.②或⑧C.③或⑦D.⑥或⑦11.、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全力方向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C.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二、综合题(2011·安徽卷34题)12.根据材料和图1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图14表示2006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云层沙尘沙尘沙尘云层陆陆地地陆陆地地图4图5(1)图示时间银川气温(高/低)于成都,分析成因。(10分)(2)指出图中成都的风向,判断过境成都的天气系统并简述理由。(10分)(3)该天气过程在四川盆地边缘可能引发哪些地质灾害?若野营遇此情况,应如何防范和自救?(10分)专题练习1——热力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B【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读图识图能力,要求较高。甲地正处于锋面控制下,乙地比丙地更靠近锋面,所以丙地最稳定。从8点到正午前后,正好4个小时,根据“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可以判断出此时锋面已经移到乙地,所以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根据锋面两侧的气温及锋面的移动方向,可以判断出该锋面是一个冷锋,则甲地处于冷风过境后,温度降低,甲地的风向应为西风、丙地的风向应为东风。3.C4.A【解析】根据图中海陆轮廓形状可知该区域为北极地区,读图可知①地西侧气压高于东侧,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即可知①地的盛行风向为西北风。从图中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可知②地位于亚欧大陆,在亚欧大陆内部出现高压中心,则为北半球冬季,又由于虚线为晨昏线,且与700N相切,即可推出太阳直射在200S(太阳直射在23026/S较近),12月22日太阳直CA解析:根据题干和图可知石英的分布呈东西向延伸的条带状分布,对应中纬度的石英含量最高。第1题,北太平洋沉积物中的石英源地应从题干中提取出来,与“岩石、沙土中”吻合的是A、C选项的荒漠地区,因北美西部为安第斯山脉,受其阻挡北美荒漠中的石英不会迁移到北太平洋中,故应选择C项。第2题,石英粉尘在盛行西风的吹拂下,由亚洲内陆荒漠向东迁移,在太平洋东岸受山脉阻挡,风速降低而沉降到太平洋底,呈带状有规律地分布,故石英粉尘迁移运动的动力是大气环流,A项正确。7.B8.A【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沙尘暴的形成源地位置、影响沙尘暴的天气系统以及遥感图片的判读。第7题,我国沙尘暴多发于干旱的西北内陆地区,从其所处的纬度看,应处于西风带。第8题,据图分析,影像中部是沙尘扬升的中心区。9.A10.C11.D【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风向的判断及空气的受力情况。第9题,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应考虑两种情况,近地面为⑥;高空由于忽略摩擦力,所以风向应与等压线平行,即⑦。第10题,高空空气不考虑摩擦力,所以风向与等压线平行。由于不确定此图所在的半球,所以北半球高空应为③,在南半球高空应为⑦。第11题,在近地面,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影响风向和风速,两个力的合力与另一个力的方向成180°角。二、综合题12.(30分)⑴低与成都相比,银川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湿度较小,云量较少,大气逆辐射弱,接近冷气团的源地;成都北侧的山脉削弱了冷空气的势力,且热岛效应较强。⑵偏北风冷锋成都北为高压,南为低压;冷气团主动向南移动,与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过境时形成暴雨。(判断为低压,言之有理,酌情给分)⑶滑坡、泥石流扎营时,避开谷底排洪通道,河道弯曲和汇合处,以及悬崖、陡坡附近;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注意保护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