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视野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西工大附中刘建荣工作室——现代性视野下的高考历史二轮复习2014.2.22一个温馨的追问高考历史复习存在“现代性”的缺失吗?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时刻,历史二轮复习的现代性在哪里?一、以现代性理念反思高考二轮复习——在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中思考二、以现代性原则设计二轮复习模式——在实践与创新的探索中前行三、以现代性视角观察二轮复习课堂——在视野与标准的开拓中超越报告要点第一部分以现代性理念反思高考二轮复习——在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中思考一群可敬的理想主义者四项考查:加大学习和研究方法考查加大对学生的阅读习惯与能力的考查重视对基本历史理论理解和运用的考查重视对学生“史识”的考查——国家考试命题中心主任:刘芃一群可敬的理想主义者六大原则:通过高考引导中学历史教学高考不需要死记硬背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能力使命题更加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命题应反映学术前沿命题应隐含基本价值观——高考历史上海命题组长:李宏图一群可敬的理想主义者•题目中所选用的两幅地图,均出自高校历史专业《中国历史地理沿革》的教材。所涉及的行政区划变迁、历史地理沿革内容,在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中均未涉及。看着这样的题目,作为中学一线教师,真的是愤恨不已,悲愤交加!不由得怒问:中学课堂教学的边界到底在哪里?!•——《做反思的实践者》一位悲愤的老师本来个人的理解是应该各抒己见的,却无奈要服从这种思维上的“八股”,让自己的思维变得模式化,从长远来看,它抹杀了思维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不益于个人发展。当然,这也是应试教育所带来的无奈,我们需要一杆统一的标尺去衡量,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提出这些,只是希望通过高考制度的改革,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能够剔除这一弊端,想出更科学的方法去考量人才,使学弟学妹们受益。——2013年高考某考生一群无奈的学生项目内容平均分Ⅰ卷Ⅱ卷政治历史地理2010158.8270.9287.3657.5057.7845.102011167.5568.7598.8058.5651.7257.272012166.5177.5288.9962.6950.2653.562013158.9270.2288.760.745.5952.63陕西2010—13年文综学科成绩分布表135154人一组令人深思的数据与2012年相比,2013年文综平均分下降近8分,主要原因是历史均分在降低(约5分)。项目内容文综平均分历史一卷二卷2010158.8257.7826.3230.462011167.5551.7222.2629.462012166.5150.2621.7328.532013158.9245.5919.5826.01陕西省2010—2013年文综、历史学科成绩分布表2010至2013年历史均分逐年下降达12分。一组令人深思的数据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时刻,历史二轮复习“去哪儿”?一个理性的思考现实与理想的结合点到底在哪里?历史二轮复习的“现代性”体现在哪里?现代性思辨性规范性能力化要素化时代性针对性高效性方法化什么是二轮复习的现代性?阶段化一个不成熟的回答第二部分以现代性原则设计二轮复习模式——在实践与创新的探索中前行在哪栽树?栽什么树?——2013年洛阳年会李伟科追问考试是一只兔子,与其想逮住它,不如守株逮兔。多种几棵树,总会守到兔子。新课程带来的变革,我们领会了多少?一句话,多去栽树。——2011年武汉年会刘芃讲座实录在哪栽树?栽什么树?人教人民岳麓北师大大象初中多个版本教材我们该咋办?全国有四套历史教材(人教、人民、岳麓、北师大),而您手中只有一种。做模拟题或高考题时经常出现题目涉及的知识点书上没有讲,其实是因为,你手中书上没有讲,不代表其他版本的教材没有讲。高考考的是历史,不是某一种的历史教材。《高中历史四种版本合一教程+解题技巧》是用来扩大知识面、挖深知识、提高解题技巧的。淘宝网址二轮复习模式设计的基本原则:纵向的阶段化与横向的要素化相结合宏观的体系化与微观的要点化相结合多维的思辨性与单向的陈述性相结合史实、史观、史法、史识相结合高考的时代性与能力的基础性相结合解题的方法化与答题的规范化相结合如何栽树?专题+通史整合专题+模块整合专题+国别史整合专题+史观引领专题+史法引领专题+能力引领专题+解题方法引领专题+学科价值(热点)引领二轮复习实践中的八种模式在创新与实践的探索中前行模式一:专题+通史整合第1讲历史学习与历史思维——学法指要第2讲高考备考与能力塑造——复习指津第3讲中华文明的初步形成——商周时期第4讲文明发展与社会转型——春秋战国时期第5讲社会进步与文明嬗变——秦汉唐宋时期第6讲近代前夜的挑战与应对——明清时期(参考一:郭富斌模式)第7讲现代化的艰难起步——19世纪中期第8讲社会的现代化转型——19世纪末20世纪第9讲中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一)中国道路的再思考——中共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三)“封闭”与“开放”——新中国外交历程模式一:专题+通史整合(参考一:郭富斌模式)第10讲“光荣”的时代—古代希腊和罗马第11讲“发现”的时代—14~16世纪的世界第12讲“理性”的时代—17、18世纪的世界第13讲“工业化”的时代—19世纪的世界第14讲“探索发展”的时代—20世纪前半期第15讲“对抗”的时代—“冷战”时期第16讲“剧变”的时代—八十、九十年代以来第17讲思想的力量—近代以来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第18讲改革的命运—历代改革回眸模式一:专题+通史整合(参考一:郭富斌模式)——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运用全新的文明史观呈现历史研究新思路配合历史新课标内容扩展师生教学新视野(参考二:杨宁一模式)模式一:专题+通史整合中国古代史第一章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初步发展第二章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第三章中华文明的高峰第四章转型前夜的中华文明中国近现代史第一章嘉道之际的转向与西方殖民主义的东侵第二章文明的历史拐点第三章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中国现代史第一章再造文明第二章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程模式一:专题+通史整合(参考二:杨宁一模式)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第一章史前时代——从旧石器到新石器第二章古代农业文明世界近代史第一章工业文明的曙光第二章工业文明的来临世界现代史第一章转型期的震荡与探索第二章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展开第三章走向21世纪的人类文明(参考二:杨宁一模式)模式一:专题+通史整合(参考:专家团队模式)模式二:专题+模块整合——何成刚、张汉林、沈为慧主编第一章近三年高考大题综述及高分突破策略——执笔人:沈为慧何成刚张汉林第二章思想与观念:史观得失与人类的智愚第一节东西方重大思想观念变迁及其后果第二节历史观对人类认识世界的特殊影响第三节学会用历史智慧服务自己造福世界——执笔人:朱晓章张巧萍黄健文第三章经济与生活:社会生产与人类的处境第一节中国古代经济的特点与社会生活变化第二节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变化第三节世界近现代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变化——执笔人:李付堂严洪禄王辉模式二:专题+模块整合(参考:专家团队模式)第四章政治与秩序:社会管理之道的利与弊第一节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及其实践第二节世界潮流中的中国政治现代化历程第三节世界政治制度的重大演变及其特点——执笔人:王宏伟孙玲玲第五章文化与文明:认同与发展的离合悲欢第一节中国社会文化与文明发展主要表现第二节西方社会文化与文明发展主要表现第三节不同文明的交往与发展模式的选择——执笔人:毛经文杨山坡(参考:专家团队模式)模式二:专题+模块整合第六章科学与技术:创造性发展与破坏省思第一节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第二节西方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第三节创造性发展和创造性破坏的后果——执笔人:张汉林张轩刘松柏第七章战争与和平:人类交往的经验和教训第一节古代中国对域外的认识与交往第二节近现代中国对外关系重大演变第三节二战后世界的格局与国际关系第四节人类交往的悲喜剧与世界前途——执笔人:朱可李杰(参考:专家团队模式)模式二:专题+模块整合第八章历史与现实:关于恒热点问题的考察第一节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第二节民生问题与社会和谐第三节民族情感与家国天下第四节制度创新与社会管理——执笔人:李南亮王春(参考:专家团队模式)模式二:专题+模块整合模式三:专题+国别史整合中国史整合美国史整合英国史整合法国史整合德国史整合日本史整合俄国史整合从国际关系的角度上讲,历史本质上是大国的角逐,强国的舞台,其主角是大国、强国!一、前工业革命时代: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的基础。二、工业革命时代:世界霸主。三、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走向衰落。四、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霸主地位完全丧失。五、二战后:沦为美国的附庸。英国史整合(见周学森博客)模式三:专题+国别史整合(参考:周学森模式)整合一:(1)殖民地时期(1585-1775)(2)大陆扩张时代(1775-1898)(3)海外扩张时代(1898-1945)(4)全球扩张时代(1945-)整合二:(1)开国奠基、韬光养晦(18世纪晚期—19世纪中期)(2)南北统一、羽翼渐丰(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期)(3)抓住机遇、横空出世(一战后——40年代中期)(4)富强鼎盛、独占鳌头(二战后)美国史整合模式三:专题+国别史整合1、唯物史观2、全球史观(整体史观)3、现代化史观(近代化史观)4、文明史观5、社会史观6、生态史观模式四:专题+史观引领强调一:关注转型期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文明史观转型期转型期1.革命史观: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从广州起义到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再到国民革命运动(百折不挠争取民族独立);从改良主义到旧三民主义再到三民主义的发展(与时俱进与民主理念)2.现代化史观:中国现代化的光辉先驱——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及临时政府颁布的政策法令构成了中国近代化的里程碑(《临时约法》的突破:法国思想、美国体制、中国国情)3.文明史观:中国近代文明的杰出建设者——建构五权分立学说,规划建立民主政治三个步骤(军政、训政、宪政);民族意识与世界意识(五族共和、反帝联俄,联合平等待我之民族)充满理性色彩。4.整体史观:影响亚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杰出政治家——推动亚洲觉醒、开创亚洲第一共和国。5.社会生活史观:断发易服改称呼、平等礼节现代化。强调二:自觉运用、科学运用、综合运用例1:用多元史观评价孙中山例2(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1第40题)以近现代城市交通信号灯的诞生和发展历程小切口地切入,反映大时代,涉及到工业(科技)革命、科技成果、城市化、社会生活、文明进步等知识层面,体现了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等多种史观,只有我们把多种史观结合起来,才能对近现代交通信号灯的诞生和发展问题形成深刻和全面的认识。强调二:自觉运用、科学运用、综合运用例3(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1第41题)评析中国近代历史“冲击——反应”模式,从纵向看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史,主要体现的是现代化史观;从横向看则把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主要体现的是全球史观(整体史观)。我们在审题和答题的时候,若能自觉运用新史观进行引领,则对中国近代历史“冲击——反应”模式的认识更具宏观性和穿透性。强调二:自觉运用、科学运用、综合运用模式五:专题+史法引领比较史学研究方法计量史学研究方法比较史学研究方法模式五:专题+史法引领比较是鉴别事物异同关系的一种思维方法。学生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下,运用比较方法对各种不同的历史事件或现象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和对照,归纳其异同,分析其成因,概括其发展规律,揭示其本质,就是比较思维能力。所谓历史比较研究,即运用某种理论和方法对各种历史现象的异同及其原因进行实证的比较研究的实践。从事历史比较研究的一套理论和方法体系被称之为比较史学(Comparativehistory)。比较是一种研究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研究历史要寻求历史的规律性,不运用比较法,难以独立地找出多少带有普遍性的历史规律性。二、在阐述历史时,要说明某一过程的进化,不把它与其他过程进行比较,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三、要写出一部综合性的著作,不进

1 / 10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