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课标全国卷1第40题命题特点及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启示一、第40题命题特点1.问题主题化。一年一度的高考是全国最重要的入学考试,也是人生具有转折意义的考试。利用高考这个机会在试卷中反映时代的脉搏,对考生进行灵魂洗礼,培养考生的问题意识,让考生带着问题意识继续学习或者进入社会,向书本或社会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有可能增强考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新课标全国卷1历史学科高考题第40题命制者匠心独运,把这些问题主题化。2011年第40题,考查中国历史上的用人制度。从春秋战国到清朝末年,内容由先秦血缘世袭的贵族制,战国秦“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官僚行政体制,西汉察举制,东汉注重名望,曹操“唯才是举”,北周选官重思想品行,唐代考查官员选任“四善”为最,直至清末1905年改革废科举。此题梳理中国古代选拔用人制度,核心聚焦于“德”、“才”观念。2012年第40题,借助信号灯的演变,考查自1868年以来,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化与交通拥堵、科技进步与信号管控、交通立法与城市病等诸多问题,关键点放在城市生活的交通现状和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作用。2013年的第40题,“海洋”权益的开发和利用,起自殷商至于明清,历经近海开发到远洋航行,海上丝路联络海外到厉行“海禁”;鸦片战争后,魏源提出海运四利,洋务派倾心打造海防,开发海洋之利,清政府逐渐放开“海禁”。此题中心是海洋意识——古近时期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2014年的第40题,对比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关注的是古近时期东西方科技成果的不同命运问题。2.折射学术热点。时代脉搏、国际关注往往凸显的就是社会和国际热点问题,也是学术热点问题。解决这些社会和国际热点问题,需要以史为鉴,在这方面,历史学科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新课标全国卷1历史学科高考题第40题就充分利用了这一优势。2011年第40题,考查中国历史上的用人制度,核心聚焦于“德”、“才”观念,预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服务现代化事业,强国富民是时代命题。2012年第40题,借助信号灯的演变,关键点放在城市生活的交通现状和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作用。此题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迅猛发展,城镇化快速崛起,形成的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用水短缺、城市内涝等问题密切相关。解决好城镇化带来的负面问题,做到“让城市更美好”无疑是人们的期盼,当然,也是执政者面临的一份严肃问卷。2013年的第40题,考查近时期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问题,这既是世界面临的问题,也是中国从古老的“大陆帝国”走向“海洋强国”的现实课题。2014年的第40题,对比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和它们出现的背景以及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关注的是古近时期东西方科技成果的不同命运问题。折射的是当今世界竞争中心转移到科技经济为主后,我国如何由一个人口大国变成科技强国的问题,思考的科技生态环境和制度变革这一严肃问题。3.青睐社会转型问题。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精彩片段。它往往诱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变革和革命,成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所谓社会转型就是指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它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以“社会转型时期”取代“单一历史时期”,有利于命题者选取更多的考点考查学生对不同历史时期基本史实的识记,进而通过对比,考查学生对“转型”的历史背景、过程、特点、作用或结果的理解分析能力。与此同时,可以在“转型”过程中,考查学生运用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等新的史学观解读历史的能力。2012年、2013年以及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1历史卷第40题都是以社会转型期的重大问题为考查切入点,考查学生的史料研读、综合分析和阐释论证等能力。古今结合,中外结合,政治、经济、文化结合,既体现文明史观,又体现整体史观和近代化史观,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平中见奇,淡中有浓,学科特征明显。历史学科的核心价值通过这些题目得到了充分的体现。4.与教材高度关联,命题常用语和角度有规律可循。与前几年历史高考题空中楼阁化趋势不同的是,新课标全国卷1历史高考卷是越来越接考生所学知识的“地气”,越来越尊重考生成长规律,且命题常用语和角度有规律可循。权威统计表明,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1历史高考卷有82%的分数都需结合所学知识才能回答。我们看看2011年以来新课标全国卷1历史高考卷第40题的问题。2011年:(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2012年:(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3)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2013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2014年:(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命题常用语:“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说明、评述)”;命题角度有:“原因(背景)”、“变化(发展)”、“特点”、“认识(启示)”等。5.一般三个问题;前后问题关联(往往是前一个问题的解决为后一个问题的解决架设桥梁),常常需要用比较法解答问题。例如:2013年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2014年问题:(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2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这些题目的第(2)问的解答都有赖于第(1)问问题的解决,同时要通过作比较才能产生答案。二、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启示新课标全国卷1历史学科高考题第40题在历史学科的高考中是扛鼎之作:该题赋分占历史学科总分的1/4,且综合考察了历史学科学习必须具备的四种能力。通过分析该题的命题特点,反思我们的历史教学,从中可以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1.要把历史教材大板块问题化为微型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现行高中历史教材采取的是板块模式。必修部分分为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精神文明三大模块,选修部分包括《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等六个模块。无论是必修教材还是选修教材内容都很庞杂,时空跨度大,学生学习难度大;而高考则在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要求,以主题的形式呈现问题,这无疑加大了教与学的难度。这要求教师对教材不能简单的解读,对问题的探讨也不能浅尝则止。而是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解剖和重组,化为微型课题,深入进行研究,引导学生得出合符逻辑和历史演进规律的结论,以满足学生成长和高考的需要。比如民主法治建设问题,是必修一的重点内容——四个单元的内容,几乎占了必修一的一半,也是我国当代政治文明建设高度关注的重要内容。这个问题涉及的时空范围广,理论性强,学习难度极大,又是高考必考的内容,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难点。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这个问题拆分成西方近代的代议制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比较等微型课题进行研究,一是可以使问题研究深入,二是可以回答学生的迫切关切,三是可以给学生解答像高考第40题的有关问题以有益的启示。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2.要高度关注学术热点问题,将学术研究成果为我所用。前述社会热点问题在高考中实际上体现为学术热点问题,是指社会高度关注、学术界持续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的问题。只有学术热点问题才能转化为高考命题的主题问题。因为高考命题专家的题目设问和答案一定都是学者们研究有定论的东西。因此,在历史教学中不能将社会热点问题等同于学术热点问题。一般说来,周年问题往往是社会热点问题,但不一定是学术热点问题。学术热点问题往往关注的是国家、民族、人类和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比如社会转型问题,海洋问题,等等。社会转型是我国社会学者在研究中国现代社会变迁中提出并引入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被认为是“研究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理论支点”,“意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社会转型的过程,说详细一点,就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型。”海洋意识就是从国家到个人对海洋价值与重要性的认识和重视,也是一国在开发、利用海洋方面投入力度的大小。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海洋意识还意味着开放、自信和包容,一个拥有良好海洋意识的民族必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向世界敞开自己的大门,这也是世界发展潮流的客观要求。可以说,加强海洋教育是一个国家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起点,也是其提高海洋实力的基石。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委员会副书记、联合国国际海洋法法庭法官高之国说:“国家尽快制定和出台海洋发展战略,对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推动海洋事业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两个学术热点问题都转化成了高考命题的主题问题,且给出的压缩饼干式的答案都是学术界的共识。这启示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将教材有关问题与学术热点问题结合起来,高度关注学术热点问题,多读一些学术前沿的文章,将学术最新成果内化为教师素质的一部分。这样一来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二来可以大大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三是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答题的知识储备和能力。高中历史教师一定要做好这个工作。3.要多角度多维度设计问题,下大力气做好社会转型研究这篇大文章。如前所述,现行高中历史教材把丰富多彩的历史切割成了不同的板块(单元),让人很难找到这些板块(单元)的内在联系,但必修教材部分却可以用社会转型这条红线把教材内部各单元之间以及三本教材之间联系起来;同时,2012年、2013年以及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1历史卷第40题都是以社会转型期的重大问题为考查切入点;第三,我国现在正处在社会全面转型的非常时期,社会风险加大,需要从历史上解决社会转型问题的经验中寻找历史智慧。“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高中历史教学聚焦社会转型问题就是很自然的了。研究社会转型问题,一是要找到社会转型期到来的源头活水,二是要把握“社会转型期”重要历史阶段特征,三是要运用新史学观分析“社会转型期”历史问题,四是要多角度多维度设计问题(微型课题),把问题引向深入。问题设计例如:美国著名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所著的《全球通史》中写到: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封建领主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次大革命”是指什么?指出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2)推动“第二次大革命”到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简要说明这次“大革命”后建立的民主共和国与以往封建王朝的主要不同。(3)“第三次大革命”后,新中国在建立民主国家的过程中创立了哪些基本的政治制度?运用新史学观分析“社会转型期”历史问题,例如:与马克思理论范式不同的是韦伯的现代化理论,它认为欧洲经历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是对人的价值的发现和认同,使人从神权和皇权的专制统治中解放出来,获取了本来就属于他们的自由、权利和理性。依照这一史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应是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主线标志,而在此之后的五四新文化运动、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以及八十年代的思想启蒙与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转型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但中国的现代性转型并未实现。这样进行设计和教学,高中历史教学就一定是充满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