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主题学•第一节主题学的发展历史和定义•第二节主题学的研究范围•第三节主题学研究的价值第一节主题学的发展历史和定义•一、主题学的发展历史•被认为“是在19世纪从德国的民俗学热中培育出来的一门学问。”•学者们扩大研究范围,发表论文,在德国形成一门可观的主题学研究。•进而在方法上专向比较,其研究视野随着流传的路线遍及欧洲。主题学便与比较文学结缘。•法国学派不赞成主题学,力图证明主题学缺乏科学性。“链条的各个环节永远不可能完美无缺地重建起来,必然会有许多断裂”;不可能把研究限定在“事实联系”的范畴。•美国学派韦勒克认为材料史是最少文学性的历史,它主要与社会、历史、心理等因素有关。•主题学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德国主题学研究活跃。德国学者伊丽莎白·弗兰采尔出版了《世界文学的题材:创作史纵剖面典》•比利时学者雷蒙·图松于1966出版的《比较文学的一个问题:主题研究》一书是主题学研究的个案分析。专门讨论了普罗米修斯这个人物形象的演变。二、主题学的定义梵•第根在《比较文学论》中将主题学作如下定义:那对于各国文学互相假借着的“题材”的研究,是比较文学的稍稍明晰的探讨所取的第一个形式。这范围广大的研究在法文中没有一个确定的名称;德国人称它为题材的历史,我们现在提出了Thematologie(主题学)这名称。美国学者马龙把主题学定义为“打破时空的界限来处理共同主题”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主题学作一描述性定义:•主题学是比较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着重研究同一主题、题材、情节、人物典型跨国界或跨民族的流传和演变,以及它们在不同作家笔下所获得的不同处理。•——乐黛云《中西比较文学教程》•三、主题的概念主题是文学作品中的题材、人物所体现的思想,是故事中所蕴涵的意义。托马舍夫斯基将主题定义为“作品具体要素的意义统一”主题的第一个特征是具有抽象性,它是对故事中的人物、情节的抽象。主题的第二个特征是丰富性。主题在不同体裁中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与主题学相关的还有母题、题材、意象等概念。•托马舍夫斯基指出主题的要素简化到最基本的成分,如黄昏来临,英雄死了,信收到了,这些单元就称为母题。•题材既可以是一个历史事件,也可以是当代的行动,甚至可以是想象的产物•意象,即富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它既可以是自然现象(如日月星辰、雷电山水),也可以是动物或植物(如狮虎狼狗、松柏兰竹),还可以是想象中的事物(如天堂地狱、神仙魔鬼)等。•一般主题研究和主题学的区别•一般的主题研究(thematicstudies)探讨的是个别主题的呈现,是某部作品或某个人物典型所表现的思想,重点在于研究对象的内涵,而作为比较文学分支的主题学讨论的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不同作家对相同或相似主题、题材、情节、人物典型的不同处理,重点在于研究对象的外延。•四、主题史的研究•主题学不同于限于一国的主题史的研究。主题史研究的范围是探讨、考证某一相同或相似的题材、主题在一国流变和增衍的过程。•顾颉刚的《孟姜女故事的转变》•昭君和番的故事•如果某一题材、人物等的流传跨越了国度,就属于主题学的研究范围了。第二节主题学的研究范围人类起源的泥土情结————题材研究之“泥土造人题材”实践阐释(一)题材研究1.女娲黄土造人•女娲黄土造人、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的故事。•水神共工、火神祝融-怒触不周山2.上帝泥土造人•《旧约创世纪》•耶和华神勇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3.普罗米修斯泥土造人•普罗米修斯知道天神的种子蕴藏在泥土中,他捧起泥土,用河水把它沾湿调和起来,按照世界的主宰,即天神的模样,捏成人形。为了给这泥人以生命,他从动物的灵魂中摄取了善与恶两种性格,将它们封进人的胸膛。在天神中,他有一个女友,即智慧女神雅典娜;雅典娜朝有一半灵魂的泥人吹了神气,使它获得灵性。小结:蕴藏于其中深深的“泥土情结”•人脚踏于土,生活于土,取自于土,最终又归之于土,这种“泥土文化”的情怀鲜活而又一致地体现在不同民族的传说中。•通过对不同民族造人神话的回顾,我们还发现了相同的题材不同的旨趣:•女娲在造人的同时,为了改造自然、拯救人类,同大自然进行了顽强的斗争,是中国古代人民心中的英雄。耶和华用泥土造人开创了一个新的世纪,日后又迁怒于亚当和夏娃的偷吃禁果而将人类赶出伊甸园,使人类自出生起就要为赎罪而苟活。普罗米修斯创造了并帮助了人类,即便在宙斯的残酷迫害下也不屈服,从而成为了“哲学日历中最高的圣者和殉道者”。•阿普列尤斯《金驴记》的人驴互变。希腊青年卢齐伊变成驴。“现存的欧洲古代神怪文学中最重要的一部”。•《一千零一夜》中人驴互变:(1)白第鲁·巴西睦看见女王变成鸟与另一只鸟约会。(2)引诱女王吃老头的面粉,变成骡子。(3)女王的母亲用魔棒使其恢复人形。•唐传奇《板桥三娘子》人驴互变。三娘子将食客变成驴,而食客中未变成驴的赵季和将三娘子变成驴。•经过考证,三娘子的故事来自大食商人,当时或有大食商人由板桥经过,为行人讲述故事,所以此故事在板桥流传下来。人物研究之“浮士德题材的”实践阐释•1575年一部拉丁文的《浮士德博士的一生》出版。主题是写人类牺牲一切去追求知识,但徒劳无益,导致毁灭。•英国作家马洛的剧本《浮士德博士的悲剧》。主题为抗议对求知者的迫害。1588年上演•歌德《浮士德》包含着抛弃书本而幻想通过另一种方式打开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的欲望,也包含了对大自然的永恒的赞叹和对生命短暂的惶惑。1929年德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马斯·曼在1947年出版《浮士德博士》(二)人物研究常见的相似人物类型的比较贾宝玉与多余人《玩偶之家》娜拉与《伤逝》子君杜十娘与茶花女主题研究视域中有哪些文学主题•中西死亡意识•对理想境界和自由的追求•爱情主题•个人奋斗主题复仇主题人与社会自然的冲突金钱主题、恋父恋母主题...(三)主题研究第三节主题学研究的价值•梵•第根曾说:“当人们仔细地研究同一个典型的某一种变化的时候,人们便对那位诗人和他的艺术认识得格外清楚了。”•一、主题学与作家研究•探讨不同作家对同一或相似主题的处理,可以窥视不同作家的创作思想和创作个性,这是研究主题学的价值之一。例如,我们可以从《红楼梦》与《追忆逝水年华》的主题比较中把握曹雪芹和普鲁斯特创作思想的异同。•二、主题学与作品研究•一国文学往往有一些独特的特征,这些特征放在本民族的文学史中也许不太明显,但借助比较文学的视野,用主题学方法探讨,就会使这些特征辉映得更加鲜明,使我们对各自的特点认识得更加清楚。比如妓女题材所体现的主题。《茶花女》•三、主题学与文化研究•主题学的研究不仅仅限于文学,它不可避免地走向文化研究。例如中西火神的比较。中国的火神燧人氏与西方传说中的火神普罗米修斯。•主题学研究不仅帮我们认识人类文化的特征,而且有助于我们从世界范围认识文学的某些普遍规律乃至人类的某些共性。毫无关联的各族文学中出现的共同主题也说明人类存在某些共同的思想感情。•总之,主题学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各地多姿多彩的文化和人生,包括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人生的可爱与局限,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生和享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