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clearPowerEngineering265200510Vol.26.No.5Oct.2005515Vol.26.No.5.2005516517Vol.26.No.5.2005518核电工程建设进度控制的关键路径分析作者:石亮民,马立民,范凯,SHILiang-min,MALi-min,FANKai作者单位:中国广东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124刊名:核动力工程英文刊名:NUCLEARPOWERENGINEERING年,卷(期):2005,26(5)被引用次数:0次相似文献(8条)1.学位论文侯德毅岭澳二期CPR1000核电项目进度控制管理研究2009核能具有技术成熟、安全可靠、清洁环保等诸多优点,在当今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全球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形势下,再次成为各国能源战略发展的重点。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我国核电将有更大规模、更为快速的发展,至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000万千瓦,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4%。“高起点、技术先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正处于开发应用的初期,第四代核电技术正处于研发阶段,无法满足上述发展规划的要求。现有的第二代改进型CPR1000核电技术,将是我国未来15年或更长时期核电工程建设应用的主流。br 深圳岭澳二期核电站是CPR1000核电机组第一个开工项目,与大亚湾、岭澳一期核电工程技术、设备成套进口相比,岭澳二期CPR1000项目除了增加15项重大技术改进项目外,整个工程由国内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和中广核设计公司总承包,绝大部分设备制造工作由国内制造厂完成,即CPR1000项目的自主化、国产化程度大大提高了。与此同时,由于国内设计、设备制造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与法国等西方国家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也给岭澳二期CPR1000项目的进度控制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整个项目管理的风险明显大于大亚湾和岭澳一期核电工程。研究表明,世界各国核电项目管理和进度控制都是随着核电产业规模化发展和经验的积累,总结出的适合于自己国情的管理模式,并没有普遍适用的最佳模式。因此对岭澳二期CPR1000核电项目进度控制管理方面的探索和研究,有利于该类型核电站建造进度控制管理标准化体系的建立,为后续CPR1000核电项目的规模化建设,探索多项目进度控制管理模式有积极促进作用。br 岭澳二期CPR1000核电项目进度控制管理体系是在重点总结大亚湾、岭澳一期进度控制管理成功经验,针对岭澳二期项目管理、合同模式的具体特点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主要包括进度控制计划体系、进度控制统计体系两个个方面。核电工程进度计划体系分为六级:一级进度计划即工程总体进度;二级进度计划即工程接口与协调进度,是工程公司核电工程进度控制工作的基准进度;三级进度计划是设计、采购、施工、和调试承包商按其承担工作的范围编制的合同进度,它必须满足二级进度的要求;四级进度计划是设计、采购、施工、调试承包商编制的总体工作进度计划,又称为6个月滚动计划;五级进度计划为月施工计划;六级进度计划为双周计划。此外在特殊情况下,还需要编制各类专项进度计划。核电工程进度统计体系分为:班长日报、周报、月报、季报、年报、项目总体报告等。br 岭澳二期CPR1000核电工程进度计划的编制工作是严格按照以上进度控制管理体系的要求,分六级进行编制的。从内容上主要分为设计、采购、施工、调试等几个方面,从详细程度上分为6个级别的进度计划,各级计划主要使用企业级项目管理软件Primavera5.0(即P3e/c)或PROJECT软件编制,在计划编制过程中注重进度接口的管理,通过进度接口使各级、各类进度计划无缝对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br 一级计划的编制是参考同类型核电项目(岭澳一期)建设计划工期、实际工期和进度控制管理经验,对一期、二期关键路径进行压缩可行性对比分析,初步确定岭澳二期3#机组从核岛第一罐混凝土(FCD)到具备商业运行条件的总体建设工期为60个月(为进行项目风险控制,内部控制目标为58个月),4#机组与3#机组建设相隔8个月,因此整个项目建设工期为68个月(内控目标为66个月,为进行项目整体风险控制各级进度计划均按内控目标进行编制。在此基础上按核岛、常规岛、BOP以及全厂数字化仪控系统(DCS)各部分中,设计(E)、采购/制造(P)、建造(C)和调试(S)各环节主要工作的逻辑关系,确定一级进度计划中各关键活动的工期,再次,按照倒推方法,从具备商业运行条件向前继续分解以上各主要各专业、重要厂房、各关键工作,并倒排出更为详细的作业工期与接口关系,然后再按正排序方法推出这些作业活动的设计、采购/制造、建造和调试进度计划,即编制出一级进度计划。br 二级计划的编制重点是准确确定设计、采购、施工、调试各阶段之间的进度计划分界点,也就是责任界限衔接点,我们把这些分界点称为“进度接口”。岭澳二期CPR1000核电项目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由100多个子项、360多个主要系统组成,本文以核岛设计二级进度计划编制为例,从堆芯设计、系统设计、核岛设备设计、施工图设计、核岛厂房综合布置设计五部分计划编制,说明设计二级计划的简要编制方法。采购二级进度计划编制是根据现场施工对有关设备、材料的需求进度,确定设备、材料的到货进度;同时,考虑设备、材料的制造周期,兼顾设备、材料对其它工种设计的提资进度要求,确定该采购包整个招评标、合同签订的进度安排。建造施工二级进度计划的区间在一级计划中已经确定,开始于核岛FCD(第一罐混凝土),在核岛冷试完成时结束,一般分为核岛、常规岛和BOP建造施工二级进度计划三大部分;建造施工二级进度计划,在整个二级计划层面上处于核心地位:设计、采购二级进度计划必须满足建造施工二级计划,是从它倒推产生的;调试二级进度计划是根据建造施工二级计划编制的。调试二级进度计划主要是根据一级计划和建造施工二级进度计划编制的,必须满足后续系统、电厂运行的基本需要,包括单系统试验和全厂联调两大部分;单系统试验在建造施工阶段已经开始,大部分在热试前结束,少量单系统试验一直持续到电站具备装料条件前结束;全厂联调以NCC(核回路冲洗)开始为起点,以电站具备商业运行条件作为结束点。br 岭澳二期CPR1000项目各三、四级计划是在相应二级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各个承包商合同范围内工作进行逐级细化,与二级计划对应主要分为设计、采购、建造施工(土建/安装)和调试三级计划四大部分,每一部分义相应分为核岛、常规岛和BOP三部分。三、四级计划编制的基点是承包商与业主签订的项目施工合同,实事求是地在业主(合同)与承包商(施工能力)之间取得“双赢”是计划编制的关键。br 各级进度计划编制完成以后,进度计划在实施过程的执行情况如何,是进度控制管理工作的重点。如何及时、准确地反映出计划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偏差,对其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找出根本原因,通常是通过编制与计划相对应的班长日报、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各级统计报告来实现的。各级统计报告要重点反映报告期工程总体进展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风险、人员分布与劳动生产效率以及下一报告期内主要工作安排等等内容,为项目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br 进度计划、统计报告的编制,为工程进度控制管理提供了依据,从组织上、管理上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手段把进度控制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对于庞大、复杂的核电工程这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提出通过工程总体进展量化评估、工程总体进度控制等措施首先从全局上进行工程总体进展控制;其次在工程进度计划执行过程中加强日常进度控制、进度计划的审核和检查、工程接口管理等措施保证计划有效实施;与此同时,合同、经济手段以及专项计划控制措施,是各级进度计划有效执行的进一步保障措施。br 在岭澳一期核电建设经验基础上,根据以上对岭澳二期CPR1000核电项目工程进度控制管理工作的认真研究,我们已经对其进度控制体系的组成、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进度控制管理措施等方面的理论有了更加透彻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岭澳二期工程实践应用中不断改善提高,最终研究总结出CPR1000核电项目58个月建设工期进度计划控制模式,为后续CPR1000核电多项目进度控制集约化管理创造了便利条件。2.学位论文马立民核电站建造项目质量管理研究2008质量管理是项目管理九大知识领域之一,核电站建造项目质量管理是质量管理基本理论在核电工程建设中的具体运用。质量管理是核电站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方面之一,核电站建造项目的质量管理是核电站建造项目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在综合研究质量管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核电工程的特点,研究核电站建造项目质量管理的特点和质量管理的构成要素,从理论上对核电站建造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核电站建造项目质量控制流程和常用的质量管理工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通过研究核电站建造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提出了核电站建造项目质量管理模式选择的一般原则以及影响质量管理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通过研究剖析核电站建造过程中的不符合项,研究核电站建造项目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本文研究的内容共分为七章,研究思路主要按照以下逻辑展开:第一章,绪论,说明核电建造项目质量管理研究的意义、思路和方法。第二章,质量管理基本理论综述,叙述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质量管理的体系要求以及几种常见的质量管理工具。第三章,核电站建造项目质量管理的特点及构成要素,运用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研究核电站建造项目质量管理的特点和核电站建造项目质量管理的构成要素。第四章,核电站建造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研究核电站建造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探讨核电站项目建造质量管理模式选择的一般原则以及影响质量管理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研究核电站建造项目的质量控制流程和常用的质量管理的工具。第五章,核电站建造项目不符合项案例分析,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研究进一步提高核电站建造项目质量管理的方法。第六章,核电站建造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针对核电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提出了核电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改进的具体建议。第七章,结论与展望,论文的最后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重点叙述了本研究的结论、创新点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3.期刊论文茆平核电工程物项采购的进度控制-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9)核电工程建设物项采购的进度控制往往是整个按电工程进度的决定性因素,而制定一个详尽可行的设备采购进度计划和控制重要设备的制造进度又是其中的关键所在.4.学位论文徐顺岭澳核电站(二期)核岛安装进度风险管理2006本文以文献研究、对比分析和系统思考为主要方法,在介绍核电工程建设“六大控制”理论的基础上,重点阐释了核电工程进度控制理论,同时引入了有关风险管理理论,着重强调了核电站所存在的特殊风险。在这些理论基础上,本文结合岭澳核电站一期进度控制的具体做法和岭澳核电站二期的工程实践,详细分析了岭澳核电站二期核岛安装进度存在的主要风险,并且本文认为岭澳核电二期核岛安装进度风险管理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在采取有效措施的情况下这个目标完全有可能实现。文章着重探讨了岭澳二期工程核岛安装进度风险管理的对策和措施,分别从工程计划的控制管理、关键路径的工期优化等方面提出了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为确保岭澳二期核岛安装进度风险可控、实现进度控制目标及“二期比一期好的目标”提供了保障,为后续核电项目建设提供了借鉴,同时也为我国核电标准化、系列化、规模化发展积累了经验。5.会议论文江超核电站核岛安装工程计划与进度控制2007计划及进度控制是项目管理的主要控制要素之一,特别是大型建设工程,其意义直接关乎项目的成败。针对核电站核岛安装工程工艺复杂、质保体系和核安全级别要求高、工程量巨大并且工期十分有限等特点,一般民用工程的进度控制管理方法显然无法适应如此高的要求和复杂多变的需求,因此,以网络计划的指导思想为基础,充分引进国际先进的核电站综合计划管理理念和先进的管理工具,不断去摸索更加适用于我国核电建设的计划及进度控制和管理方法,是我国核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