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解决方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教育系统院前急救整体解决方案(儿童)一、项目背景据联合国相关数据显示,每年受灾害影响的儿童有6650万。由于受年龄、生活阅历等因素影响,儿童和青少年往往难以应对突如其来的意外事件。当灾难来临时,他们的生活往往比成年人更易受影响。不过在2013年5月23日瑞士日内瓦进行的“减轻灾害风险全球平台第四次会议”上,来自世界各地灾害频发地区的儿童在一个座谈会上指出,儿童可以并且应当在全球减轻灾害的努力中发挥重要作用。著名的例子就是在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来临之前,英国小女孩蒂莉•史密斯根据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推测出海啸即将来临。蒂莉运用学校教授的防灾知识,在海啸将至的关键时刻,使百余人化险为夷,可见对儿童进行防灾教育不仅仅使其自身受益,同时也使儿童在防灾避灾过程中的身份由接受救助者变成参与救助者。国外民众的防灾教育主要集中在学校和社区,其中,学校是灾害知识教育的主课堂。由于幼年、青少年时期是接受防灾知识教育的最佳时期,所以国外很多国家都把灾害知识作为一种系统的教育形式对待,使防灾教育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在日本,一般学龄前儿童就已接受过3小时的地震安全逃生教育。孩子们刚上幼儿园,就会被带到地震模拟车上体会大自然“狰狞”的一面。日本中小学的防灾训练和应急措施也都纳入了学校教学计划。“学校原本是教育场所,但遇到自然灾害和紧急情况时,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确保学生安全。”这就是学校制定紧急防灾方案的初衷和原则。通过模拟在校上课、扫除、活动或是放学途中时的地震场景,训练学生快速疏散到指定的避难场所。每个学生家庭还都会收到防灾手册,其中明确标记本地区的紧急避难场所,并以家庭为单位制定了“我家紧急避难地图”。此外,日本所有学校每年都要有计划地进行4次左右的全国学校灾害模拟教育,并定期举行防灾模拟竞赛以检验教育成果。在德国,“没有人因为年龄小而不能施救”是青少年红十字会宣扬的理念。多年来,德国青少年红十字会一直致力于向学校特别是小学提供急救知识方面的教育支持,并设计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急救和危机应对教学方案及课程资料。这一教学方案贯穿一年级到四年级,并循序渐进地教授相关知识。例如,一年级学生学习小外伤的自救处理;二年级学生学习求助、报警、救援的相关知识,以及中毒、吞咽异物引起的急性腹痛的处理;三年级学生学习止血知识以及骨折的处理;四年级学生学习头部受伤和休克的处理。除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应对事故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尽可能减轻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灾害的后果之外,急救培训还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建立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年龄大一些的学生在接受了一定时间的急救培训并考核合格后,还可以担任校园医疗服务志愿者。除了红十字会外,德国还有很多卫生学校向中小学师生提供急救和安全教育培训。在美国,社区教育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主要方式。美国红十字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灾难演习”课程计划。该课程面向5岁至14岁的儿童及他们的家庭,教师将重要的灾难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核心课程的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巧,让他们学会如何做好防灾准备。美国已有超过380个红十字分会在各自的社区通过教育者实施了这一课程,6年间覆盖了520多万儿童。课程为每个年级的学生专门设计了不同的“工具包”,内含课程规划、真实个案学习、游戏、行动指导书籍、录像、海报和竞赛等内容,以及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后将获得的合格证。学生在学习有关灾难的知识时,会与其他课程进行关联学习,比如数学、地理和地球科学等。目前,“灾难演习”课程计划已经正式列入全美的校园课程。在墨西哥,政府对全国青少年实行地震灾害的义务教育,让他们知道如何防御地震灾害;欧美各国的大、中、小学不同的学习阶段也有不同的安全教材或指南;在墨西哥、罗马尼亚、新西兰等国有关自然灾害的教育也是中小学的必修课。此外,巴西、委内瑞拉、古巴等国家也非常重视中小学的防灾教育。与以上各个国家相比,我国对青少年儿童的急救教育及培训不管在形式上,还是组织上都完全滞后。要改变这种情况,不是依靠某个社会组织或者急救培训机构就能够完成的。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我们开始做了,并持续执行,必有“星星之火燎原之势”。二、解决方案简述教育系统(儿童)●一年级学生学习小外伤的自救处理;●二年级学生学习求助、报警、救援的相关知识,以及中毒、吞咽异物引起的急性腹痛的处理;●三年级学生学习止血知识以及骨折的处理;●四年级学生学习头部受伤和休克的处理;●五年级学生学习心肺复苏的基本常识及咽喉异物梗阻的处理。推广“灾难演习”课程计划:该课程面向5岁至14岁的儿童及他们的家庭,将重要的灾难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核心课程的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巧,让他们学会如何做好防灾准备。课程包括为每个年级的学生专门设计不同的“工具包”,内含课程规划、真实个案学习、游戏、行动指导书籍、录像、海报和竞赛等内容,以及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后将获得的合格证。同时,在校内配置AED及急救包,供经过急救培训及考核合格的教师及后勤工作人员使用。企业医护室院前急救整体解决方案一、项目背景企业医务室是对企业单位内部直属医务室的习惯叫法,属于一级以下医疗机构。它的主要特点是规模小,用药量小,服务对象为内部职工,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负责职工普通疾病的诊治,食堂的食品检验,女工保健和计划生育等。企业医务室的建立对企业员工的健康和医疗保健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医保政策的出台,很多企业相继撤销了医务室。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为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摆脱困境,国有企业通过改革、改组、改进,并利用鼓励兼并、规范破产、减员增效的方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此背景下,国家为了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步推进了医疗体制改革。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自主经营,独立承担经营责任和风险,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苦乐不均”的现象,困难企业自身根本难以解决职工医疗保障,必须通过一系列医疗费用筹措机制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来实现社会共济。同时,随着医保政策的出台,绝大多数企业人员的医疗问题归入医保,使企业医务室基本处在名存实亡的状态,不能发挥之前的作用,各个企业开始相继撤销了医务室。然而,随着这几年实际工作进展的情况,对于很多大的企业,特别是厂矿企业,由于企业撤销医务室后,企业职工缺乏有效的健康管理措施,主体人群慢性病防治少人问津。医务室作为院前抢救的第一站,工伤,高血压等如能在院前得到及时救治,患者的康复率就高;另外,医务室承担着职业病防治的功能,它对本企业职业病最清楚,因而防治也最对路。企业若能将部分经费投入到企业医务室,职业病、慢性病的防治就能前移,能从根本上为政府分挑重担,对于突发性创伤处理,心血管疾病甚至于猝死都会有很好的应对性。基于以上实际需求的存在,近年来,医务室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势头,一些大型外资企业则舍得投入,纷纷在公司内开出医务室,为员工身体健康保驾护航。例如:巴士集团领导意识到,面对公交职工平均年龄45岁以上、身体状况不尽如人意的现实,企业医务室依然大有“用武之地”,果断将一汽门诊部“扩容”为集团门诊部,服务对象从一汽数千名职工扩大为集团5万名职工,此举深受一线司售人员的欢迎。如何使传统的企业医护室能够发挥它的效用,最大限度的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成为企业医护室生存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从企业医务室的功能角度出发:第一、应该发挥其院前急救的功能,对于创伤、急症、猝死等情况,在120到来之前,在事发现场及时抢救和处理,与120急救系统密切衔接,提高企业职工工伤的救治率和生存率,降低企业的经济补偿及后期处理负担;第二、针对一些因企业业务及工作环境导致的职业疾病,能够对症下药,早期进行干预,对职工进行必要的急救和医疗教育,提高职工整体的健康程度,从而保障企业的高效和可持续性发展。二、解决方案综述企业医务室:●在厂矿内部根据急救时间需求配置AED设备,由经专业急救培训后的企业医务室及部门主管、后勤人员使用;●在企业医务室配置综合急救包,由经专业急救培训后的医护人员使用;●定期组织企业员工进行基础的急救知识及技能培训;●每季度进行普及急救培训;●每年度进行大型专题避险、急救类演习操练;……养老系统院前急救整体解决方案一、项目背景(一)我国老年人突发性猝死数据分析猝死是一种世界范围的病证。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生率日益增高,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也日趋严重,然而对于猝死的研究还远远不够。近年来研究表明,猝死的发生率约占各种死亡的1%~316%,心源性猝死(SCD)占猝死的66%~80%,其中老年SCD(ESCD)则占到老年人猝死的90%以上。WHO规定,发病后6h内死亡者为猝死,多数学者定义为1h内,也有人将发病后24h内死亡者也归入猝死之列。在美国,每年大约有30万~40万人死于心源性猝死,占猝死总人数的88%。猝死作为急诊常见之死亡原因,多见于冠心病、心肌病、瓣膜病、原发性心电不稳(长Q-T间期综合征、预激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及室性心律失常。中国有13亿人口,60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在逐年增加,有些经济发达城市,已经提前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对于老年人的关怀、护理、急救几乎关系到整个社会每个家庭。中国有句古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对于子女来说,都希望自己的父辈、甚至祖父辈能够健健康康、延年益寿。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常见疾病都会危及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特别是由于心脑血管或其他疾病引起的突发性心脏骤停,更是老年人健康的杀手。我们可以从以下医院统计的数据中一观其演变趋势及发生概率。1、以下根据山西某医院247例住院病例猝死数据(男108例,女139例;年龄60~95岁,平均70.102岁),我们可以看出:老年病死患者和猝死病例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这可能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环境的污染和近年来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不良饮食习惯和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我国心脑血管病发生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也是造成老年人病死率和猝死率递增的原因之一。因此关注老年疾病的防治已成为卫生部门和养老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2、各系统疾病都可以引起老年人猝死:在老年人猝死中,以心血管系统最为常见,其次为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在心血管疾病中又以冠心病占首位。据有关资料统计,冠心病占猝死病因的46%~91%,而在冠心病病人的死亡中,45%~70%为猝死。该组161例心血管系统猝死患者中,95例为冠心病猝死,占心血管病猝死的59.01%,与文献报道相符。肺部感染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老年人有或轻或重的肺气肿或肺实质性病变、肺顺应性差、肺功能下降,尤其有效通气功能降低。一旦肺部感染,易诱发肺功能的衰竭;或因通气功能低、咳痰无力或痰咳不出,可导致窒息而诱发猝死,占比66.67%。中枢神经系统也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该组中枢神经系统猝死病例中老年性痴呆占62.50%,由于痴呆病人呈现不同程度的脑萎缩,如脑沟变浅、脑室增大、脑实质重量减轻,除记忆力、视听力减退外,最重要的是下丘脑和延脑功能下降,对内分泌、体温、呼吸、心跳等调节功能均降低。一旦病情变化,其应变能力低,极易发生超常抑制而导致中枢性呼吸心跳骤停。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当前危及老年人生命的主要疾病是心脑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只有提高对以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同时,提高急救能力及急救知识的普及、才能降低死亡率和猝死率。(二)老年人心肺复苏急救及电除颤干预意义呼吸心跳骤停在患有重大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中较为常见,是急诊科医师常常要面对的急症之一,最基本的救治方法即为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及伴随的电击除颤。随着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问世,医务人员对于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的救治更加规范,但心肺复苏患者的病死率仍居高不下;究其原因,与CPR和AED实施的早晚有密切关系。心脏停跳5min即对大脑、心脏等重要脏器造成严重损伤,并且在很短时间内造成机体内环境紊乱。因此心肺复苏必须争分夺秒,尽快建立血液循环,保证重要器官和组织氧气供应,减少后遗症;并在最短时间内拿到AED(体外自动除颤仪),通过电击除颤尽快恢复患者心脏功能,实在正常的心肺呼吸及供血循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