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专业:教育管理学生姓名:彭希准考证号:226712300398指导教师:李艳萍2014年10月15日1目录摘要、关键词·············································2一、什么是网络成瘾?······································3二、网络成瘾的危害·······································3三、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4(1)生活、学习压力过大································4(2)心灵的孤独或缺少关爱································4(3)家庭教育方式不能适应现代家庭教育需要··················5(4)管理部门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5四、戒除网瘾的有效途径································5五、结论··············································5参考文献··············································62【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上网对人们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本文给出了几个有关青少年上网问题的数据,提到了“中国戒网第一人”陶宏开教授对网络成瘾的定义,以一些具体事例阐述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分析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几个原因。由“寒心妈妈”郑秀莉成功帮助儿子走出网瘾迷途的故事和“网络妈妈”帮助网络成瘾孩子戒网瘾的事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戒除青少年的网瘾需要的是像“寒心妈妈”和“网络妈妈”的方式去帮助孩子戒网瘾,对待那些走向网瘾迷途的青少年需要用要有耐心和爱心,需要的是家长正确的教育方式,还有就是社会的力量。戒网瘾就像是婴儿戒奶是需要添加其他辅助食物,慢慢的断奶,而不能强制性的进行。那样可能会起反作用。【关键词】孤独压力关爱耐心情感交流3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我们身边的网吧越来越多,为上网而旷课的学生越来越多,因上网成瘾而犯罪、自杀的现象时不时在媒体上出现,这些现象使人们认识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人们传递海量、迅捷信息的同时,也向人们传递着危险。“网瘾”二字频繁地出现在我们面前,“网瘾”也影响了一批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一、什么是网络成瘾?网络成瘾,又称病态网络使用,是一种冲动性地过度使用网络,并因此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的现象。不仅不利于个体的健康发展,还成为一种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它的形成既有网络传播特性的原因,也有个体自身人格缺陷和现实社会生活压力的原因。“网络成瘾综合症”的主要表现,就是因为过份依赖网络,而失去对现实生活的兴趣。其最明显的症状有:在网络上工作时间失控,长时间使用网络以获得心理满足;为了达到自我满足,不惜增加网上停留时间,试图减少操作时间但难以自控;对家人和朋友隐瞒自己是“网虫”;有人因陷得太深而不能自拔,最终走上自杀的道路。对于网瘾,国外至今也没有统一的标准。美国学者上世纪90年代即开始对网瘾展开研究,担任美国网瘾恢复中心主任的金伯利·杨在1996年就提出“病理性上网”概念。他进行的调查显示,网瘾患者平均一周有38个小时在网上从事和学术及职业无关的活动,导致学生成绩下滑、夫妻关系不合、员工表现退步等。美国也有部分学者认为,确定一个人是否有网瘾的标准不在于其上网时间的长短,而在于他上网的目的是什么。真正的网瘾者是利用网络这种匿名、快捷的社交方式达到一种刺激。青少年网瘾可以划分为轻中重三个层次:一不上网就会感到烦躁不安,表现出厌学情绪,找借口旷课,省下吃饭的钱去网吧(网吧联盟网吧新闻搜狗)打游戏、聊天;为了筹措网资,想方设法向父母要钱、骗钱,上网成为生活中最主要内容,长时间逃学,连续多日上网;完全放弃学习、工作,不顾一切地天天上网,对试图干涉的父母非骂即打,暴力逼钱,甚至失去理性地走上犯罪道路,导致猝死、甚至自残自杀。二、网络成瘾的危害网络到处是新鲜事物,而且在不断的增加着。医学上把这种症状叫做“互联网成瘾综合症”,简称IAD。青少年沉溺于上网,危害极大。首先会使他们迷失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世界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久而久之,会影响青少年正常的认识,情感和心理定位,还可能导致起人格的分裂,不利于青少年健康人格和正确人生观的塑造;其次还可能使青少年产生精神上瘾,一旦离开网络,便会产生精神阻碍和异常等心理问题和疾病。一个师范专业的大学女生在QQ空间里写下了这样的遗书:很迷茫快要死了,什么感觉也没有。毕不了业我情愿去死。我心理不平衡,为什么一台电脑就把我害成这样,4本来我也可以开开心心地跟他们一起毕业了。我已经无力去面对了,书看不进去,论文写不出来,最简单的文章都看不懂,实习什么也做不来,不会听课,不会讲课,学习荒废,大脑一片空白。我只有死了。2004年5月20日早上,年仅15岁的小颜,趁父亲熟睡之机偷钱去网吧,又怕父亲醒来打他,竟然用铁锤将父亲砸死,然后拿了143元到网吧如常上网。小波,看上去瘦弱清秀,但却是残害3条人命的凶手。长期以来,小波沉迷于网络游戏,因为没钱上网,他就到亲戚傅某家偷钱,被发现后,他举起菜刀将傅某和傅妻砍倒在地。在找到600元匆忙逃离现场时,又将邻居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杀死。无独有偶,江苏省一位14岁的少女,为了支付上网费而偷同学的钱,被老师发现受到批评后,心理扭曲的她居然用菜刀将老师活活砍死。据济源市检察院调查,大部分网络引发的青少年犯罪,作案的诱因、作案的勇气甚至作案方式都来源于游戏。三、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1)生活、学习压力过大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有些大学生在中学阶段的知识不够牢固,进入大学校园后,在高手林立的大学校园里觉得自己学习得很辛苦,但还是没法把课程学好,因此感到自卑,继而是没有了自信,然后寄情于网络。毕业后,由于自己沉迷于网络而发现自己才发觉找工作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哪怕是找到工作,由于刚参加工作,对于人际关系的处理,对于工作流程的极度生疏使他们感觉到很大的压力,于是让自己继续沉迷于虚拟世界。虽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教师观念的转变还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受升学考试影响,教师教学方法还不能适应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学业负担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减轻。中小学生面对最多的现实是学习,在沉重的学习负担下,中小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尤其是那些在学业中失败的人更是迫切要摆脱所面临的一切,而网络是逃避现实的最佳场所。学习压力过大仍是中小学生迷恋网络甚至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当今中国的大城市中,很多孩子从四五岁开始就要承受各种压力,他们要努力在学习上做到出类拔萃。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让孩子们参加各种价格不菲的兴趣班:钢琴、英语、绘画、武术、芭蕾舞……家长的期望、学习的压力使他们透不过气来。(2)心灵的孤独或缺少关爱现代社会有很多独生子女,从小没有玩伴,尽管父母及爷爷、奶奶对他们很是宠爱,但他们缺乏与同龄人的交流,因此他们觉得特别孤独,他们上网是为了找玩伴。在我一个学生的QQ个性说明上就有这样一句话:只有独生子女才知道没有兄弟姐妹的滋味。于是他常常趁父母不备时偷偷上网,家里不让上就去网吧上。农村有很多留守孩子,这些孩子缺少父母的关爱,于是他们也通过网络来寻求情感5的寄托。在我的学生中有百分之八十是留守孩子,他们的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和父母的沟通就是电话,他们周末回到家得自己打理自己的一切,在家里的时间就是真空时间,没有人关心他的饮食、衣着。他们想上网就可以上,并且可以一整天呆在网吧。城市里的父母因为工作忙碌而没有太多时间管孩子,当孩子出现压力、烦恼时,只能慢慢从网络上寻找认同,得到心理上的尊重和满足。另一方面,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孩子从家长那里得不到关爱,只能从网络上寻找精神寄托。(3)家庭教育方式不能适应现代家庭教育需要家庭关系紧张,无法与父母进行很好的沟通。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在确立人生观、世界观最关键的时候,尤其需要来自父母的正确指导。由于父母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不能与子女进行平等的沟通,家庭教育方式相对滞后,很多父母更习惯于那种“家庭命令式”的教育方式,忽略了青少年的叛逆心理,造成了青少年偏要和父母对着干的局面:你们不让我打游戏,我偏要这么做。(4)管理部门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网络管理部门对网吧管理力度不大,也是造成中小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网吧门口贴着:“未成年人不得入内”,但网吧的主要消费对象不是成年人,而是未成年的中小学生,这些学生在网吧老板的“保护”下,逃避学校,逃避家长管理,以至成为网瘾少年。四、戒除网瘾的有效途径随着网瘾带来的危害事件的频繁出现,社会上也出现了各种戒除网瘾机构。如今,戒除网瘾已经成了一种产业。不少机构利用家长病急乱投医的心理,牟取暴利。同时各种五花八门几近于残酷的戒瘾方法,更是让不少青少年在身体和心灵上遭受创伤。“中国戒网第一人”陶宏开教授认为,戒除网瘾首先要了解孩子网络成瘾的原因。“网瘾主要有三大矛盾:与父母的矛盾;学习的矛盾;玩家自我的矛盾。治疗网瘾必须从这三大矛盾入手:感触、感动、感悟。看了寒心妈妈帮助他的“神童儿子”成功戒除网瘾的故事,以及“网络妈妈”刘焕荣帮助很多网瘾青少年成功戒除网瘾的新闻报道说明他们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就是因为缺少关爱与关注,缺少父母的理解、缺少和父母的沟通。所以要帮助网瘾青少年,就需要家长们密切配合。五、结论常言道:人间自有真情在。我深信,要帮助网瘾青少年走出误区,必须要从亲情与理性入手;只要真正做好从亲情与理性入手,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就是说,要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必须要讲理性、重亲情,实现全社会的道德重建。6参考文献[1]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2005)人民网2005-11-23年[2]王小龙维护你的心--远离网络伤害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年[3]龚富山青少年网络性心理障碍调查分析2008年[4]青少年网瘾心理分析及对策net.china.com.cn2008-11-29年[5]共青团中央权益部青少年网瘾问题的分析与对策今日信息报2007-7-20(B02)年[6]顾海根青少年网络成瘾预防与治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