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美学思想硕50993135357009郭晨秋韩鹏杰老师的美学研究课程告一段落,整个课程让我不仅对中国的美学史有一个基本的梳理和了解,并通过老师的实证举例对美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给我自身生活带来了很多感悟,更让我回味许久。在中国关学思想史上,将自然美作为独立的欣赏对象和艺术表现对象,可以说是从陶渊明开始的。陶渊明坚持以“真”为核心的关学观,他的诗文创作追求平淡质朴、清新自然的文风,是中国关学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审美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侧面。文学艺术家能够在特定条件下,抛开现实的厉害关系,以超功利的态度同对象世界发生审美关系。陶渊明的审美与他的人生理想紧密相连。沈约最早指出陶渊明“真率”的人格;昭明太子进一步肯定其“颖脱不羁、任真自得”的品性和“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的艺术风格,初步揭示了陶渊明以“真”为核心的人生,即他的美学观。陶渊明的一生,确实是以“任真”自期自许、自高自傲地走过来的。无论是待人接物、日常生活琐事,还是关乎经世济时、出处进退大事,皆一任自然、泰然处之。文如其人,创作上他也处处出之以“真”,善于运用审美的眼光观察客观事物,特别是田园风光,发现它们都有一种创造生物的美。只要不息的生命之泉在不断流淌,它就是天地间至美之景,无须修饰,陶诗之所以被朱熹称为“出于自然”,并肯定“渊明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其道理正在于此。他的喜怒、爱憎、理想、希望都无所掩饰地写人了他的作品。元人陈绎曾称赞他的作品“情真、景真、事真、意真”。所以,千百年来,陶渊明的诗文获得各种不同出身、不同地位、不同思想的众多读者的喜爱,关键在于一个“真”。陶渊明在追求“真”的同时,更不忘真与善的紧密联系:“养真衡门下,庶以善自名。”视真和善为一体,作为自身高的人生追求目标,既表现了自我精神的享受、思想领悟和道德升华,又使客观对象达到高级的审美层次。“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他对善的追求已不再局限于只求个人的自我完善,而且将文学创作的目的建立在分清善恶的基础上,因此他所理解的“立言”的不朽也就是美德和正义的永存。陶渊明美学观的形成与他生活的环境、家庭教养和前代美学思想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他自幼成长在山水自然的怀抱中,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感情,故乡的山山水水陶冶了诗人的审美追求,他最能赏识和表现大自然的真美。“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诗人通过对孤松的感受,坚定了自己重自然、重真意的人生信念和审美观念。他对自己的个性一向坦率表白,从不加以掩饰。他的这种质性自然的个性,自少至老始终不变,以至后来归隐田园时,才有“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诗句。和封建社会的一般知识分子一样,年轻时代的陶渊明也有着建功立业的壮志。他信奉儒家治国平天下的观点,梦想得到统治者的重用,施展自己的才华,轰轰烈烈地做出一番事业来。然而,黑暗的社会容不了他,为了使内心优郁的情感得以宜泄,他只有从“君子优道不忧贫”一类遗训中,获取完善道德的精神支柱。为了追求心情的彻底平静,他还从平淡的自然和宁静的田园生活中寻找超然心远的诗意境界,“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达到忘怀得失的悠然心境。他归田园后饮酒作诗的目的是,一方面出于自我安慰,以求心理平衡;另一方面,顺应他所说“自然”。他所认为的自然不同于主张纵情物欲享受的《列子》,也不同于宜扬生死为一、以生为累的《庄子》,他注重行事要符合个人的品行和修养。他归田园后一方面着重保持人格的高洁,一方面也怀念少壮时的大志,并发出辛酸的感慨。这些行为,他都认为是顺应了“自然”。陶渊明之隐是怀道而隐,以隐彰道。他把儒、道两家的隐逸精神融合起来,既不是冷漠的避世,也不是愤不释怀的怨恨,而是一只摆脱樊笼后获得了人格独立与自由的归鸟。比起其他人来,他的遁世似乎更少外来压力,更多的是一种率性而发,丝毫没有受到功名利禄的羁绊。因此他的田园诗读起来总让人感到适性自足,无论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还是“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都有一种高蹈远世的隐士风范。他虽看破红尘,归园田居,走人到另一个恬淡闲适、寄情山水的自我世界,却丝毫没有与世隔绝而矫情放诞、凄恻垂丧、虚掷光阴之意,而是不断积极进取地生活着,通过否定旧我而塑造新我,寻求新的人生价值,在隐居中他仍然渴望有所作为的人生,隐而不隐。他的人生充实而平凡,他的生活丰富而普通。他不奉不受,躬耕垄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毫无勉强地生活于农村,诚心诚意地歌唱劳动。在那相互追逐名利、权势地位的社会里,许多知识分子奔走于权贵之门,而他却能尽自己的努力自食其力。他以自己对人生道路的抉择为后世提供了一个重气节操守、重精神追求的典范,以自己特有的个性经营出一片心灵的天地。如(归园田居》第从陶渊明的一生来看,他是绝不做那种“强哭”、“强怒”、“强亲”的诗或文。精诚与矫励是对立的。艺术作品要取得“动人”的效果,必须出之以“真”。艺术作品的“美”与其所表现的事物的“真”是统一的。在中国美学思想史上,将自然美作为独立的欣赏对象和艺术表现对象可以说是从陶渊明开始的。陶渊明的艺术作品是中国美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孔子“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名言,初步体现了我们民族的自然审美观的重要特色,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并成为中华美学的古老传统,但先秦儒家尚未将自然美作为独立的欣赏对象和艺术表现对象。魏晋开始,人们审美进人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陶渊明最早将自然界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将自然美作为自己个性的载体,使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之间达到了相互渗透、彼此交融的完美境界。从人的审美心理过程来看,这种超越了生活中的许多欲望与功名的束缚而得到的畅心悦神的美感,并不是康德所说的依存美,而是一种无功利的纯粹美。陶渊明的美学思想决定了他诗文创作的个性化特色: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文艺形式上,他都孤寂傲然,矢志不移地走着与当时贵族化文坛相反的道路,追求平淡质朴、清新自然的文风,以其卓然不同的人格和诗风挺立于东晋后期文坛的泥沼之中。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说:“每一个造出新节奏来的人,就是拓展了我们的感情并使它更为高明的人!”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无论是他的认识境界还是美学思想,都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遗产里留下了极为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