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麻疹流行特征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对2000-2010年宜宾市麻疹流行因素和特征的分析,了解宜宾市麻疹防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控制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推断对2000-2010年宜宾市麻疹免疫和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宜宾市2000-2010年麻疹年平均发病率为9.06/10万,发病率由2000年的22.97/10万下降到2010年的0.34/10万,2000年发病率最高(22.97/10万),2009年发病率最低(0.13/10万);流行有明显季节性,病例散发,7岁以下的农村儿童为主;共暴发麻疹疫情9起,其中8起发生在农村中、小学校,共发病396例,均发生在2005年前;病例中有免疫接种史者31%,无接种史者30%,其余为接种史不祥者;其中1岁以下病例有免疫史者仅占9%。结论2000-2010年宜宾市麻疹报告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者中以无免疫接种史及接种史不祥的为多,提高麻疹免疫接种、复种及时率,增加接种有效性,加强婴、幼儿接种工作,应为防制和消除麻疹工作的重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以发热、出疹为特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引起严重的肺炎、脑炎等并发症。麻疹曾严重威胁广大儿童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自实施麻疹的儿童计划免疫以来,宜宾市的麻疹发病已经由2000年的22.97/10万,大幅度下降到2010年的0.34/10万。为了解宜宾市麻疹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如期实现消除麻疹目标,对2000-2010年宜宾市麻疹发病情况进行了如下分析。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人口资料由宜宾市统计局提供。发病资料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以及个案调查、主动监测和暴发调查等。1.2诊断标准依据国家卫生部《麻疹诊断标准》(WS296-2008)。1.3暴发定义以乡、镇为单位,在21d内连续发生10例或10例以上麻疹病例;或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单位21d内连续发生6例或6例以上麻疹病例,均视为暴发。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对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2结果2.1流行周期性宜宾市2000-2010年共报告麻疹病例5163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9.06/10万。发病呈总体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22.97/10万下降到2010年的0.34/10万,2000年发病率最高,为22.97/10万,2009年发病率最低,为0.13/10万。从发病趋势图来看,宜宾市的麻疹流行存在一定的周期性,每2~3年出现1个流行高峰,见图1。2.2季节分布宜宾市2000-2010年各月份均有麻疹发生,病例主要集中在3-7月,呈明显的季节性,4月份为发病高峰,占发病总数的35.10%。2.3地区分布2000-2010年宜宾市所辖的10个县(区)均有麻疹发生。从总体来看,11年平均发病率前3位的是兴文县(22.31/10万)、筠连县(17.21/10万)、长宁县(17.02/10万),后3位的是高县(3.60/10万)、宜宾县(3.94/10万)、翠屏区(4.33/10万)。2.4年龄、性别、职业分布麻疹发病年龄最小3月龄,最大54岁。免疫规划管理(7岁以下)的儿童共发病3330例,占总病例数的64.50%;8月龄以下病例占总病例数的5.48%;8月龄~1岁病例占7岁以下病例的13.03%;1岁和2岁组发病较高,分别占总病例数的10.69%和10.13%;7~15岁病例占总病例数的12.73%;大于15岁者病例占发病总数的22.78%;大于15岁病例所占比例从2000年的4.32%上升到2010年的33.33%。5163例麻疹病例中,男性2893例,女性2270例,男女性别比为1.27:1。病例以学龄前儿童为主,见表1。2.5病例免疫史5163例麻疹病例中有免疫史者1574例,占30.49%;无免疫史者1567例,占30.35%;免疫史不详者2022例,占39.16%。从年龄组看,3~7岁病例的接种率较高,占病例总数的45.77%;8月龄~1岁组的接种率较低,为8.99%,未种者占67.05%;而大于7岁的病例以预防接种史不祥所占的比例较大,为56.64%,见表1。2.6麻疹暴发情况2000-2010年宜宾市共暴发麻疹疫情9起,共有病例396例,均在2005年前。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3-5月,分布在6个县,占总区、县数的60%。其中筠连县3起;屏山县2起;兴文县、江安县、长宁县和珙县各1起。暴发疫情有8起在农村的中、小学校。3讨论2000-2010年,宜宾市的麻疹平均报告发病率为9.06/10万,病例散发,偶有散在暴发。县区麻疹暴发与发病率存在正相关,高发县区的农村中小学是暴发疫情的重点单位,提示该类县区的农村依然存在免疫空白。从发病趋势来看,宜宾市的麻疹流行仍有一定的周期性,每2~3年出现1个流行高峰,与邻近地区一致[1],但与我国多数地区的麻疹发病规律不同[2-4],这是可能是由于各地麻疹易感人群积累速度不同而造成的,人群易感程度是决定人群中发病情况的主要因素[5]。计划免疫是麻疹预防控制的有效手段,2008-03宜宾市对8月龄~14周岁儿童开展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共接种了93万多人次,高发人群免疫水平大幅度提高,2009年宜宾市麻疹发病降到历史最低水平(0.13/10万)。但是,11年来的数据显示:5163例麻疹病例中有免疫史者1574例,占30.49%;无免疫史者1567例,占30.35%;免疫史不详者最多,共2022例,占39.16%。而根据以往的实际工作经验,免疫史不详者中,大部分为未接种者;说明宜宾市麻疹的计划免疫的有效覆盖还有待提高。8-12月龄患儿免疫接种比例仅为9%,提示宜宾市初免及时性还有待提高。1岁以上患者有接种史比例均高于没有接种史者,表明宜宾市麻疹疫苗接种有效性存在问题,同时麻疹免疫抗体水平的自然衰减值得关注[6]。据报道,两次疫苗的效能在各年龄组均超过99%,二次疫苗接种具有良好的效果[7],而1~2岁组病例构成比达到20%以上,说明宜宾市1岁半儿童的麻疹复种工作仍有待提高。尽管宜宾市麻疹发病主要集中在7岁以下儿童,病例占总发病数的64.50%。但是成人发病也呈上升趋势,呈现出典型的“双向移位”和向大年龄组后移的现象[8-9],15岁以上病例占发病总数的23%,在麻疹消除过程中,该人群不容忽视。宜宾市的麻疹防控取得了较大成效,但要实现消除麻疹,宜宾市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麻疹基础免疫率、初种及时率、复种及时率,并适时开展强化免疫或查漏补种,特别是对筠连、屏山、兴文等高发县区的农村散居和学龄儿童,同时不能放松对成人麻疹的有效控制。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