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圈小学2016年6月份政治学习材料---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目录第一章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第二章构筑现代产业新体系第三章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第四章建设管理高品质的现代都市第五章营造绿色宜人生态环境第六章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第七章高标准建设安全天津第八章不断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第九章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第十章强化规划实施保障第一章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加快实现中央对天津定位、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三五”规划,对于抓住用好多重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依据《中共天津市委关于制定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一、发展基础“十二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方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勇于创新,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16538亿元,年均增长12.4%,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7万美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67亿元,年均增长2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5.1万亿元,年均增长15.5%。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深入推进,区县经济显著壮大。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大项目、小巨人、楼宇经济快速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7.2万家,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52%,“三二一”产业格局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双创特区”加快建设,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3%。城市功能得到新提升。以“两港四路”为核心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建设,海港年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400万标准箱,空港年旅客吞吐量1431万人次,铁路枢纽网络架构基本成型,公路网络体系逐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139公里。大规模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持续开展,城市管理更加规范有序。城乡面貌呈现新气象。“美丽天津·一号工程”深入推进。实施清新空气行动,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27.1%。实施清水河道行动,主要河道水体质量明显改善。实施清洁村庄、清洁社区行动,居住环境更加整洁。实施绿化美化行动,城市绿化覆盖率36%以上。节能减排任务提前完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教育改革持续深化,义务教育巩固率99%,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5.4年。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基本医疗服务15分钟步行圈初步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社会治理与服务不断创新,居住证制度顺利实施,法治天津建设稳步推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群众生活获得新改善。民心工程连续实施,财政支出的75%以上用于民生领域。多渠道扩大就业,累计新增就业240万人。千方百计促进群众增收,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2%。大力推进全民参保,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推进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完成中心城区旧楼区综合提升改造。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制度创新在多领域展开,“十个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显著。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取得新进展。开放型经济水平持续提升,利用外资和内资分别年均增长14.3%和19.9%,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高标准开局,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城市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五年的发展历程很不平凡,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十分宝贵,为未来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二、发展环境“十三五”时期,天津发展既面临多重国家战略叠加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交织的风险挑战,机遇大于挑战。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国际经贸规则体系加快重构。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从国内看,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推进,持续释放新的制度红利。“四化”同步发展,不断激发新的发展潜能。“四大板块”和“三个支撑带”战略统筹实施,进一步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比较优势减弱,发展方式粗放,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从本市看,中央对天津进一步加快发展寄予厚望,明确了“一基地三区”的定位。京津冀协同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一带一路”建设、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五大国家战略叠加,机遇千载难逢,发展潜力巨大。同时,发展中的短板和矛盾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实力不够强,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创新能力亟待提升,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全社会创新创造创业活力有待进一步释放;资源约束趋紧,污染防治任务依然艰巨;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公共服务水平不够高,基层社会治理有待加强;安全基础比较薄弱,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仍需提高,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不高,高层次人才尤其是领军型人才紧缺。面向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妥善应对风险和挑战,挖掘发展潜力,培育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拓展发展空间。三、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增后劲、补短板、促均衡、上水平,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实现中央对天津的定位,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不断开创美丽天津建设新局面。四、发展目标“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基本实现“一基地三区”定位,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建设高质高效、持续发展的经济发达之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实体经济不断壮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协同发展取得新进展,开放型经济和城市国际化程度达到新水平,综合实力和城市影响力大幅提升,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5%。——建设充满活力、竞争力强的创新创业之都。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更加完善,创新人才大量集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5%,综合科技进步水平保持全国前列。——建设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绿色宜居之都。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基本形成,空气质量、水质达标率显著提高,林木绿化率大幅提升。——建设文化繁荣、社会文明的魅力人文之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爱国诚信、务实创新、开放包容、崇德尊法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市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建设共有共享、安全安定的和谐幸福之都。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生产生活安全有序,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保持同步,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协调作为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把绿色作为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把开放作为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把共享作为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以发展理念创新引领发展方式创新,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必须牢牢把握“五大战略机遇”。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和实践要求,聚集发展新要素,培育增长新动力,优势做优、强项做强、特色做特,把战略机遇期转化为调结构转方式的突破期、持续发展的黄金期。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保持昂扬向上的朝气、开拓进取的锐气、攻坚克难的勇气、敢为人先的志气、求真务实的风气,打好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的决胜之战。第二章构筑现代产业新体系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都市型农业为补充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成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一、提升发展先进制造业落实《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努力形成技术领先、配套完备、链条完整的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到2020年,先进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70%。推动制造业集群发展。壮大发展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现代石化和现代冶金等十大产业。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三维(3D)打印设备等,打造临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重点发展高端服务器、新型智能终端、新一代基站、网络安全等关键技术和产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重点围绕“三机一箭一星一站”等龙头产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航空航天产业基地。重点提升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生产能力,突破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建设国内重要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重点发展超导、功能膜、半导体、高分子等功能材料,建成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重点发展针对重大疾病的化学药、中药、生物药新产品,提升壮大医疗器械产业,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重点发展储能电池、太阳能和风力发电设备、智能电网装置等,打造绿色能源产业基地。重点突破节能、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染治理等技术,开发推广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装备,将节能环保产业培育形成新的增长点。重点发展高端化精细化绿色化产品,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打造南港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重点发展高性能板线材、核电用管、航空及动车专用铝材等,促进现代冶金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同时,利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轻工纺织产业,打造全国轻工精品品牌基地。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完善产业创新体系,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提高产业创新能力。积极发展新技术新产品,开发300个“杀手锏”产品。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推进名品名牌名企名家创建工程和工业强基工程,发展壮大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实施标准化提升计划,支持企业参与标准制订修订。加快龙头企业培育,推进优势企业重组整合,到2020年,打造10家千亿级总部企业、100家百亿级龙头企业。促进制造业绿色发展。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全面推动冶金、化工、电力、建材等主要耗能行业节能改造。支持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推行合同能源管理。鼓励生态设计,开发绿色产品,推进产业绿色转型。深入实施万企转型升级行动,促进中小企业向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业态转型升级。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和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并举,推动现代服务业上规模、上水平,加快形成与现代化大都市地位相适应的服务经济体系。到2020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0%以上,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1%。建设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积极发展传统金融。支持金融机构在津设立中国或区域总部以及专项事业总部,推动设立有限牌照银行、互联网保险公司等机构。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创新。探索设立金融产业基金。推动法人金融机构增资扩股和并购重组。发展政策性金融、普惠金融,着力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落实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到2020年,持牌法人金融机构超过100家。创新发展新型金融。加快国家租赁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设立全国性融资租赁资产流转平台,创新融资租赁业政策和业务。推进商业保理试点,打造一批商业保理领军企业。积极发展互联网金融,开展互联网金融平台、产品和服务创新。建设全国动产融资中心,拓展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