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黄岩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台州市黄岩区委关于制定黄岩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我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引领全区人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区、社会和谐的行动纲领。一、“十一五”回顾与发展背景(一)现实基础“十一五”时期,是黄岩爬坡过坎、聚能蓄势的五年,也是全区上下凝心聚力、克难奋进的五年。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省委“八八战略”、“两创”总战略和市委“三个台州”战略、“四大战略”,按照“东部提升、中部崛起、西部开发”的总体思路,全力推进“八网八区”建设,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底的121.8亿元增加到235.7亿元,年均增长11.8%;财政总收入从17.2亿元增加到32.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从8.3亿元增加到16.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3.7%、14.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174.0亿元增加到321.5亿元,年均增长13.1%。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7家、省级以上研发中心(包括技术中心)19家,新增国家级品牌(包括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18件。进出口总额15.42亿美元,其中自营出口总额13.91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15.7%和16.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6.5∶54.3∶39.2调整为2010年的5.2∶53.9∶40.9。工业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基本形成塑料制品、医化、汽摩配、机电、模具、工艺美术、食品饮料等7个工业主导产业,模具行业成为全省首批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成功创建“中国电动自行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2010年实现第三产值增加值96.32亿元,增长12.2%;启动“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积极探索发展总部经济,成功举办中国浙江国际工业设计博览会、中国台州国际电动车及零配件展览会。高效生态农业稳步发展,15万亩西部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在全市率先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面达92.6%。城乡区域更加协调。全区上下坚持不懈地破难点、解结点,解决影响黄岩长远发展和群众生活的各类难题1300多个,新前城市新区、江北区块、王林洋岛、澄江二期工业区块、江口轻化投资区等一批重点区块征迁取得突破性进展,城市化水平达到60%,城区框架从35平方公里扩大到39.9平方公里。全面启动实施农房改造“131”工程、“十百”工程、“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开始“百村百企”结对共建新农村活动,“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全面展开。重点工程扎实推进。甬台温铁路台州客站、黄岩中学新校区、日供40万吨的新水厂一期工程、无害化生态垃圾填埋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成投用,82省道延伸线、北院线、104国道东复线等骨架道路建成通车,一批电力设施建设项目得以建成投运。老城区精细化截污基本完成,院桥中心镇污水处理工程开始启动,永宁江治理二期工程进展顺利,长潭灌区四期工程启动建设。西部区域6乡1镇基本建成通村公路,基本解决行政村办公场所,通电及有线电视基本覆盖到户,新农村电气化县通过省级验收。社会民生全面进步。坚持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实施改善民生“八大工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997元增加到2594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6560元增加到11217元,就业、教育、社保、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注重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和谐发展,黄岩中学顺利搬迁,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新校区建成投用。成功举办全国U-15足球联赛和省青少年射击锦标赛。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和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成功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连续三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平安区”,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生态建设成效显著。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成效显著,“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大力推进,江口轻化投资区废气整治扎实有效,罐头食品园区完成达标整治,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和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持续下降实现削减目标,生活环境质量不断改善。鉴洋湖入选第六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通过“国家级园林城市”验收;永宁江治理二期工程扎实推进。表1黄岩区“十一五”规划纲要主要指标进展情况表(见附表1)(二)发展环境“十二五”时期,我区发展面临总体向好但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一是国际环境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后危机时代”经济增长模式面临深度调整,新兴市场、新兴产业加速崛起,国际资本转移、产业转移全面加快,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等竞争将更趋激烈。这对我们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二是国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成为主导。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但经济增长的动力将更多地由投资、出口拉动转向创新驱动、内需拉动。这既是我区发展内需型产业的难得机遇,也对我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三是区域竞争与合作不断强化。长三角一体化加速推进和海洋经济蓬勃发展,为我区更好参与区域经济分工合作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但区域一体化形成的“虹吸效应”,也容易使资源、要素流向沪杭等中心城市,黄岩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总体上看,“十二五”时期,黄岩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发展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总的看,我区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完全有条件实现人均GDP由5000美元向1万美元的跨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一是快速发展的黄金期。通过“十一五”期间的爬坡过坎,制约黄岩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得到最大限度的消除和减少,再加上黄岩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万亩以上的存量建设用地,未来几年,必将是黄岩大投入、大开发、大建设的关键时期。二是创新转型的攻坚期。面对更加严峻的资源环境和发展空间制约,黄岩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尤其要以产业的率先转型,支撑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实现更全面、更协调、更可持续的发展。三是城市魅力的凸显期。在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更加注重生态建设的时代背景下,黄岩独特的自然资源、区位条件和人文优势将更加彰显,“宜居城区”形象和魅力逐步显现,黄岩完全能够成为市区群众心目中最佳的居住休闲之地。四是区域统筹协调的关键期。随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的加快,特别是中心镇加速崛起和西部生态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东、中、西部差距将不断缩小,黄岩生产力空间布局将会得到进一步优化。面向未来,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区上下必须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忧患意识、自主意识和争先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积极回应群众新期待,奋力开创黄岩科学发展新局面。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省委“八八战略”、“两创”总战略和市委“四大战略”,紧紧围绕建设“宜居城区”目标,以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协调发展为主基调,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创新实干,努力把黄岩打造成为更具实力、更显活力、更富魅力的最佳“宜居城区”,再创黄岩发展新辉煌。推进“十二五”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坚持把宜居城区建设作为新一轮发展的最大推动力。按照“宜住、宜游、宜行、宜学、宜业”要求,以区块建设推动形态优化,以道路骨架打通城市经脉,以产业转型促进环境优化,以民生需求倒逼生态提升,建成台州市区最具魅力的生态宜居城区,实现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快速提升。——坚持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新一轮发展的最强支撑点。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力争在加快发展中推动转型,在推动转型中优化发展,以“转得快、转得实、转得好”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实现更快速、更高明、更可持续的发展。——坚持把城乡统筹协调作为新一轮发展的最基本要求。深入实施“东部提升、中部崛起、西部开发”战略,加快新农村建设和西部扶贫开发,扎实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不断完善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体制机制,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共同发展。——坚持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新一轮发展的最强劲动力。以更大决心和勇气推进经济、社会、文化、行政领域改革,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以主动融入全球、主动对接世界的姿态,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扩大开放,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坚持把富民惠民安民作为新一轮发展的最根本目标。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搞建设,将经济发展的成果体现到惠民生上来,做到发展水平与生活水平同步提升,经济增长与改善民生保持一致,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二)发展目标“十二五”时期,黄岩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宜居城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基本建成惠及全区人民的小康社会。具体来看,就是要努力实现“发展上台阶、结构有提升、城市更宜居、统筹见成效,体制趋完善、环境更美好、民生得保障”的良好局面。今后五年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以上,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十二五”成为我区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生态高效农业全面发展,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基本形成二三产业并驾齐驱格局;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高,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1.7%,使“十二五”成为我区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重大转变时期。——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批新兴城市综合体建成投用,建成区范围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和形象逐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日益健全,“宜居城区”形象基本显现,城市化水平力争达到65%左右,使“十二五”成为我区城市建设推进最快时期。——城乡统筹见到新成效。主城区地位更加突出,中心镇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西部扶贫开发加快推进,平均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5000人;城乡供水、交通、环卫、排污基本实现一体化,区域发展更趋协调,使“十二五”成为我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加快推进时期。——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经济、行政和社会管理体制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深化,资源要素配置改革加快推进,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对外合作交流大幅提升,使“十二五”成为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时期。——生态建设达到新水平。生态资源优势充分发挥,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节能减排稳步推进,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加快发展,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上级下达任务,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增强,使“十二五”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时期。——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增长8%和9%;与经济发展同步,城乡居民住房、教育、医疗、交通、文化和环境等条件有较大改善,使“十二五”成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时期。表2黄岩区“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见附表2)三、实施“沿江开发”战略,打造生态宜居家园实施差异化的空间开发策略,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着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全面提升中心城区服务功能,强化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生态宜居家园。(一)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东部提升引领。作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进一步拉开城区框架,推进主城区改造,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重点强化产业创新、金融商务、生态人居、信息咨询等综合服务功能,提高首位度,打造成为我区先进制造的主平台、服务经济的中心区、生产要素的集聚区,辐射带动的主引擎。中部优化发展。围绕“生态休闲发展区”的新定位,重点发展生态特色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业,重点扶持院桥省级中心镇和头陀-北洋组合城镇建设,兼顾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打造面向全市、辐射全省的绿色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以节假日休闲为主体、吸引周边县市区群众的旅游休闲胜地;打造“低碳经济”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