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舍梁实秋•诗情画意之雅舍梁实秋_标清.flv走近梁实秋梁实秋(1903—1987),本名梁治华,字实秋。他的文学活动始于1920年前后,当时他还在清华学校就读。并以新诗创作显露才华。1923年赴美留学,归国后先后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上海暨南大学、青岛大学、北京大学等校。1949年到台湾,曾任台湾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梁实秋是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左手写散文,右手写评论,兼长翻译,成就非凡。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梁实秋在晚年,曾移居美国,并取得长期居留证,但是他始终没有加入美国籍。爱国思乡的情怀,使他放弃了美国的“绿卡”,回到了台北安度晚年。此后,他写了不少怀念故乡的散文,以表达他对大陆的眷恋之情。1987年11月3日,梁实秋先生因病在台湾逝世。梁实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在以前的文学史上,梁实秋是一个“反动文人”,建国以来中学语文教材一直没有梁实秋作品的一席之地,相反,鲁迅先生痛批梁实秋的杂文倒是连篇累牍,不一而足。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梁实秋也得到了重新评价。他在文学事业和学术研究上的巨大成就,获得了充分肯定。梁实秋在其漫长的人生历程中,虽然有某些严重偏见,但终究是一位爱国的文人学者、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散文家和翻译家。《雅舍小品》便是他的散文代表作,它风行全世界,先后印出300多版,创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发行的最高纪录。他学贯中西,著作等身,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译,为民族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迁往重庆。1939年5月,梁实秋随教育部中小学教科书编委会迁至重庆北碚,秋天,梁与吴景超/龚业雅夫妇在北碚主湾购置平房一栋,遂命名为“雅舍”。他在这里蛰居7年,除完成中小学战时教材编写任务外,还创作了《雅舍》等十几篇小品文,翻译了莎士比亚《亨利四世》等多部外国作品。写作背景写《雅舍小品》的时候,梁实秋已近不惑之年,各方面修养较为深厚。小时亲炙故都风情,身经兵乱之灾;年轻时幸逢“五四”新潮,眼界大开,个性高扬,又飘洋过海,游学美国,领略异域风物,饱尝离愁别绪;回国后涉足社会,南来北往,看够了世事变幻,尝遍了人生五味,见识日增,年事渐长,不知不觉间,就到了中年,春华消褪,秋思老成,委实能够“相当的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了。梁实秋不仅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又有真才实学。清华八年的正规教育打下了他国文、英文坚实的基础,清华文学社的活动培养了他的文学爱好和写作才能;留学三年又主修英美文学,师从新人文主义批评家白璧德教授,青春的浪漫才情受到古典理性的洗礼而获得升华;学成归国后,历任南北数所大学教授,编过《新月》等报刊,卷入文坛风波,从事文学批评,讲授英美文学,译介莎翁戏剧,堪称才学过人,诗书满腹。因而,中年时代的梁实秋,可说是才学兼备,积累丰富,修炼到家,不鸣则已,一鸣自能惊人。其学养、阅历、性情、气度,就充分体现在《雅舍小品》之中,并造就了他在20世纪中国散文史上大家的位置,流风波及,成为台湾当代散文的一代宗师。解题•雅舍,是梁实秋先生在四川定居的住宅名,他的代表作便是散文集《雅舍小品》,以后又出版了三本续集再加合集,奠定了梁实秋作为散文家的不可动摇的地位。而《雅舍小品》开宗首篇便是《雅舍》。•本文命名为“雅舍”,实际上是记述半山腰的一间陋室。明明是“陋”,却偏要称“雅”,这表现了作者对所处战争年代的无奈,对自己生活环境的自嘲、自讽,同时也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的情致和心态。•历代文人写自己居住的楼、室、斋、园的文章很多。尽人皆知《陋室铭》字数不多,着重在表心迹,至于刘禹锡的陋室究竟如何陋?实非“醉翁”之意,不若“雅舍”本身描绘淋漓尽致,使读者身临其境。重庆市北碚区新修复的雅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刘禹锡字词补释•竹篦(bì)墙:竹子排列编成的墙•咿(yī)唔(wú):象声词,形容读书的声音•喁喁(yú):形容说话的声音(多指小声说话)•悄(qiǎo)然:形容忧愁的样子•榛(zhēn)莽:(书)丛生的草木•砉(huā)然:象声词,形容迅速动作的声音•大雨滂沱(pāngtuó):雨大而多,形容雨下得很大的样子•猖獗(chāngjué):“猖”是指狗在闹市撒野。“獗”是指狗因癫狂过度而自己昏厥在地。“猖獗”形容狗撒野时间很长,无人能制止,最后靠它自己昏厥而收场。表示行为或者是动作让人难以接受。•(山石)(瘦骨)嶙峋:形容山石峻峭、重叠、突兀的样子;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油然:自然而然地。•数见不鲜:数:屡次;鲜:新杀的禽兽,引申为新鲜。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雅”是什么?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雅是。我有我体会•我有我思考“雅舍”是什么样子的?雅舍实描结构位置内部环境实用性粗糙简陋。砖柱、木头架子、瓦、竹篦墙、泥灰山腰,荒凉风雨难避行走不便鼠子猖狂邻人干扰聚蚊成雷入夜则鼠子瞰灯,才一合眼,鼠子便自由行动,或搬核桃在地板上顺坡而下,或吸灯油而推翻烛台,或攀援而上帐顶,或在门框桌脚上磨牙,使得人不得安枕,但是对于鼠子,我很惭愧的承认,我“没有法子”。“没有法子”一语是被外国人常常引用着的,以为这话足代表中国人的懒惰隐忍的态度。其实我的对付鼠子并不懒惰。窗上糊纸,纸一戳就破;门户关紧,而相鼠有牙,一阵咬便是一个洞洞。试问还有什么法子?洋鬼子住到“雅舍”不也是“没有法子”?。语言赏读•我有我思考如此“陋室”,作者却偏称其为“雅舍”。“雅”在何处?试从文中找出相关叙述描写。语言赏读“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shà)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qiǎo)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细雨濛濛之际,“雅舍”亦复有趣,推窗展望,俨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但若大雨滂沱(pāngtuó),我就又惶悚(huángsǒng)不安了,屋顶湿印到处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pā)初绽,砉(huā)然一声而泥水下注,此刻满室狼藉,抢救无及。此种经验,已数见不鲜。人雅景雅布置雅乐趣雅雅舍之“雅”常有客到,路远见情谊环境清幽月夜皎洁、幽绝细雨蒙蒙之时俨然米氏章法,似云似雾家具陈设之安排俱不从俗简朴、干净读书写字,聊以自遣位置半山腰友访之趣:情真居室邻人干扰鼠子瞰灯聚蚊成雷生活之趣:幽默月夜皎洁、幽绝赏月之趣:悄然雨满屋狼藉细雨之趣:朦胧陈设简朴陈设之趣:不俗名为“雅舍”,实为“陋室”。“陋”在何处?“雅”在哪里?•我有我思考作者何以能从“陋”中找到这么多的“雅”?从中你能看出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态度?•雅舍之雅,与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心境是分不开的。作者对所居住的雅舍并没有过高的要求,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自由洒脱的人生襟怀,恬淡自然的心境和随遇而安的生命意识。因此,在文章中,作者多次表现他的这种心境。如:“我则久而安之”,“但是我仍安之”,“我初来时仅求其能蔽风雨,并不敢存奢望”,“我亦不复他求”等都是作者雅的心境的体现。再如大雨滂沱,屋顶灰泥突然崩裂时,本是一件凄凉的事情,作者却把它写成“如奇葩初放”;对陈设的布置更能体现作者的自由洒脱。在文章的结尾处,作者由雅舍而抒发出对人生的感慨:“人生本来如寄”。人如同寄游于天地的蜉蝣,哪里都可为家,却又是哪里都不为家。或许正是由于这种感慨,使作者能躬受亲尝雅舍之酸甜苦辣吧!梁实秋先生的“雅”••志趣高雅,乐观、淡泊、随遇而安、热爱大自然、幽默我有我体会•学了这篇文章之后,你对“雅”又有些怎样的新认识呢?请再用一句话描述你对“雅”的看法。•雅是.淡泊自守,豁达处世,即使在物质条件极差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一份高雅的生活情趣。这样的“雅”,非独梁实秋先生才有,中国文人,自古以来,不乏其人。你能否举出一例?拓展延伸•雅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逸;•雅是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雅是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自信;•雅是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随性;•雅是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雅是什么?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李白《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王维《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对于如此恶劣的环境,梁实秋却称其“有个性”“可爱”,这表现出他怎样的人生态度?处于大动荡时代的梁实秋,亲身经历着战乱流离的困苦生涯,却对环境的恶劣始终安之若素,这表现出他的超脱、豁达、安时处顺的人生态度。荣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边云卷云舒。“客里”一作“客舍”,“寄”即临时借住。此句是说住在外边的时候多,住在家里的时候反而少。这是国家动荡年代的特征。刘克庄是南宋爱国词人,作者引刘词自然表达了抗战时期流落重庆时的感慨。作者对眼前的现实不会视而不见,只是他的感慨不像其他文人那样直露、激昂,而是表现得委婉、细腻。他在描写“雅舍”“得月较先”这番赏心悦目的情景时,不禁插叙一段遇有暴雨辄满室狼籍的镜头;在谈感受时又写下了这样的句子: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作者深深的感叹,蕴含于字里行间。文章结束语引用刘克庄《玉楼春》中的名句“客里似家家似寄”,有何用意?Y雅舍雅陋1,地势较高,得月较先。便于欣赏自然美景。2.陈设简朴,易于安排。彰显主人个性。3.常有客到,尽显“主雅客来勤”1.结构简陋2.风雨难避3.地点荒凉4.行走不便5.门窗不严6.鼠子瞰灯7.聚蚊成雷1、骈散相间。作者喜用排偶,对偶、排比句式,几乎每段都有,或铺叙,或描写,异彩纷呈。这些排偶句显示了很强的文学功力,语言老到,文采斐然。作者又善于将整句与散句配合使用,奇偶互见,骈散相宜,行文活泼,舒卷自如,恰如行云流水,姿态横生。2、雅俗共存。毋庸讳言,梁文的主流词汇是典雅的书面词藻,梁先生深厚的古文修养,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而从全篇来看,精致、雅驯的书面语又与浅近、活泼的口语相辅相成。如第3段写各种声音破壁而来,用了两组词语,一组典雅,一组浅俗,却颠倒不得。文人吟咏诗章是风雅的事,作者连用几个措辞考究的四字格;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不登大雅之堂”的声音,则用口语罗列,使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状。文中许多句子书卷气甚浓,近乎文言;有的句子则又是十足大白话。3、引用自如。中外资料,信手拈来,内容贴近,形式多样。如引“聚蚊成雷”,就是一种成语的活用,有人称之为成语的“返祖”。“聚蚊成雷”通用义相当于“人言可畏”,而文中用的是字面义。“相鼠有牙”亦可作如是观。此句出自《诗经·鄘风》,原句为“相鼠有牙(一作齿),人而无止(通耻)”,表达的是对丧尽廉耻之人的诅咒,这里也用字面义。引李渔的《闲情偶寄》,只引其题,不征其句,有意雪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