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是喜温作物,我国棉花种植区有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西北内陆棉区,因其各自的环境和社会条件成为适合棉花种植的区域:(1)黄河流域棉区。包括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的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及北京、天津七省市。棉花产量以山东、河南、河北三省最多。本区植棉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区内地势平坦,秋雨少,日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的生长,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产区,其种植面积占全国棉田面积的1/2。(2)长江流域棉区本区包括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省、市,湖北、江苏两省产量最多。本区植棉历史悠久,技术水平较高,劳动力充足,区内纺织业发达,运输条件便利,使该区成为全国棉花单产和商品率最高的棉区,也是我国第二大产棉区。但秋天雨多,湿度大,日照较少,影响棉花吐絮,棉花质量不如黄河流域棉区。(3)西北内陆棉区包括新疆和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本区地处干旱地区,降水少,光照条件优越,温差大,病虫害少,棉花品质好,是我国第三大产棉区,也是我国优质长绒棉产区。青藏高原外有高大山脉环绕,内部地形比较闭塞,自然条件相对稳定,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自然灾害频率偏少。如:高原上的降水较少,因而很少有洪涝灾害发生。我国东部农耕区长期受病虫害的困扰,而青藏高原上很少有大面积的病虫害发生,原因是青藏高原的太阳辐射特别强烈,紫外线照射十分厉害,杀菌能力强;气候温凉干燥,也限制了粘虫、赤霉病、锈病等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有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和丰产。总的说起来就是前面两位朋友所说的,气温,地形。还有气候。其实不仅仅是这样,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青藏高原的农业生产会更加发达,凭借她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成为我国一大粮仓也是有可能的。自60年代石油会战后,中国开始大量出产石油。自此就开始出口石油。当时有很多都是低价补贴,以援助形式提供给第三世界国家。73年起开始出口日本等国。80年代起中国每年有1/4原油用于出口,但从政治目的转为经济目的。为了增加外汇储备,小平同志还专门提出过“石油换外汇”的说法,1993年以前外汇的主要来源是靠输出石油换来的。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统计资料中也可以看到这一点:80年代中国在世界贸易国排名比其他任何国家都上升得快,主要的原因在于80年代出口资源的转移。从1977年至1985年,增加的石油出口占增加的中国出口总收入的1/3。1985年之后,纺织品和其他工业品出口数量逐渐增加,到1991年,占到了出口产品比重的3/4。从1993年开始,我国由石油出口国变成石油净进口国。如今,中国成为石油消费大国,但仍对香港、东盟等地区有少量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