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鼎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鼎一般是在方形或圆腹下加四足或三足的器物,除做烹饪外,还兼做礼器。鼎在夏以前是作为食器使用的,到了商朝和西周鼎除作实用器外还兼做礼器,商和西周的鼎是主要作为礼器使用的。春秋以后鼎仍作礼器,但它的实用功能却随着时代的推移而增强。秦汉时期鼎已基本不作礼器使用了,此时铁的发明及推广使金属鼎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了一种大众化的实用器,魏晋南北朝时鼎仍在使用,但此时已少,宋朝金石学的兴起使鼎的仿制进入了高峰期,明清时期鼎仍有仿制。夏代及夏代以前的鼎主要作为食器使用的,此时期也作为礼器,但作为礼器只是开端,古成语“一言九鼎”也就是此时流传下来的,传说中也有大禹铸九鼎之说。此时期的使用鼎与现在锅的作用相似,煮肉所用,一般为深圆腹、小立耳、空尖足、平腹底、折沿。夏青铜器出土较少,与年代及铜的推广度有关。代表物为网格纹鼎:网格纹鼎,1987年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高20.1厘米,口径15.3厘米,敛口、折沿、薄唇上俯一加厚的边。口沿上立两环耳,一耳与一足呈直线。空心四棱锥状足。腹饰带状网格纹一周。器壁甚薄。壁内一侧近底处有铸成后修补痕。此鼎为目前所见唯一的一件二里头铜鼎,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青铜器中时代最早的一件。此鼎的三足呈尖锥状,三足呈垂直向下,导致重心不稳,三足作空心,有助于加大煮食的受热面积,可以使食物更快煮熟。小束颈,折沿,折沿上立双耳的装饰非常实用,小立耳可以在食物煮熟时移动鼎更加方便,小束颈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使食物更快的煮熟。腹饰网格纹,一方面体现了夏朝鼎的实用性,不过多追求繁华的装饰,也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于美的追求。薄薄的器壁能减少鼎的加热时间,提高了劳动生产力。此时的足较长,足长说明夏朝人民做饭并不是放在火灶上,而是直接放在地面上,然后就地取材做饭,说明夏朝人民的住址并不是固定的,因为经常迁移,所以能就地取材做饭,导致了腿的加长,也验证了史书上记载的夏是一个游牧民族的史实。商早的鼎早中期没多大变化,商晚有了巨大发展。商早,鼎的形制与夏晚相似,无多大变化,腹由平底变作圆底,腹下肥大,尖锥足、小立耳、耳朵加厚,三足内部中空唇边甚宽。夏代晚期鼎的腹作平底,商早变成圆底,圆底的产生使鼎的功能性更好,它的变化增大了食物的受热面积,可以使食物更快的煮熟,既节省了燃料,又加快了做饭速度,导致了生产水平的提高。夏晚是深圆腹,导致器物重心靠上,使器物重心不稳。商早期将深圆腹弧腹做成腹下肥大的形状,降低了器物的重心,使器物更加稳定,不至于做饭时由于重心不稳很容易将器物踢倒,也体现了商朝的鼎开始朝着向精神内涵的方向发展。夏晚期颈上部为小折沿,商早期的折沿更宽,折沿使耳朵的位置更外移,可以在移动时减少鼎内水蒸气对手的熏烫,耳朵也加大了且外侧做空心,既加快了耳朵的散热速度,减少移动鼎时对手的烫伤,也使器物看起来不那么单薄,宽沿厚耳给人以稳重的感觉。腹底肥大不仅降低了重心,稳定了器物,而且增加了鼎的容量,使鼎在同样口沿大小下盛放更多的食物。总体来说,商早期的鼎朝着精神内涵方向发展,但要作为统治阶级的象征还有待发展。商中,钝锥足,足矮,驻足鼎开始出现,耳变大。代表作为杜陵方鼎(2)。杜陵方鼎,1977年河南郑州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其通高100厘米,腹较深,呈方斗形,足部较低矮。鼎耳与腹、足的比例约为1:3:2.口沿折出成宽沿,略加厚。口沿上立两圆拱形耳,耳上端微微向外张开,双耳厚度与口部折沿宽度相等,耳外壁做凹槽。杜岭方鼎足由商早尖锥足变成钝锥足钝锥足的产生使鼎看起来更加稳定,给人以视觉美,也体现了其由实用功能向礼器功能的转变,柱足与鼎底相接处加的一圈厚度增加了其承受力,耳朵的增大更加适应了移动物需要。总体来说,商中期的鼎继续向礼器方向发展。商晚,短柱足、耳更大、腹浅、棱线,出现夔形扁足。代表物为司母戊鼎(3)。司母戊鼎,1939年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通高133厘米,口长79.2厘米,宽112厘米,重875公斤。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我们且把它比作一个人,从足上看,夏晚的足看起来更像一位裹脚的老妇,中国封建社会为了限制妇女活动,所以让其裹小脚,这样导致脚太小而行动不灵活。而司母戊鼎则像一个成年人,粗壮的短短的腿给人以成年人的稳健和稳重。从长宽比例上看,夏晚的鼎更像一位瘦高的男人,体重与身高比例不协调,而商晚鼎则像一个个子不高但身体强壮的壮年人,身高与体重达到了和谐统一。从重量上看,夏晚鼎又像国家NBA球员姚明,个子不高但给人以摇摇晃晃重心不稳感觉,而司母戊鼎则像NBA巨星奥尼尔,个子没姚明高,但体重巨大,稳定敦实,看上去如同一辆坦克。从耳朵上看司目戊鼎是封闭的,看似实心,其四足上下等粗的圆柱体,非常有力地撑住鼎底的四角。鼎体的稳定厚重与作为奴隶主权势象征物的制作达到了统一。商代晚期还有重要变化是足的位置的变化,在商代晚期以前的圆鼎中,除一足与一耳相对称外,其它两足在两耳之间,三足两耳呈四点式,这种位置造成了器物的不对称。商晚期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足的位置内移内移之后,一足与一耳对称,另一足也与一耳对称,第三足在两耳之间,三足两耳呈三点式,这种变化使器物看起来更加对称,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对称审美观。司目戊鼎与它同类型方鼎造型的主要审美特点是雄伟的建筑感。中国古代文献对于宫室建筑上栋下宇造型特色概括为“大壮”之美。“大壮”所体现的是天地之情,司目戊鼎超长、超大、超重的体重与异常雄伟的造型正体现着阳刚之美。总体来说,司目戊鼎作为统治阶级的象征,作为礼器的精神内涵已达到了无可挑剔的地步。商代晚期流行一种扁足鼎,扁足鼎是异形鼎的一种它的特点是龙形扁足、浅腹圆底,耳朵上饰有立体动物。代表物是兽面纹扁足鼎(4)。兽面纹扁足鼎,1975年江西清江出土现藏清江县博物馆,饪食器,斜折沿、双立耳、盆腹、圆底。耳上各有一虎,虎身饰雷纹。扁平足透雕夔龙纹。此鼎一改商晚的柱足,变成夔龙纹足,足较长,占整个高度的1/2,腹较浅,只占全高的1/4有余,耳朵特大,高度占全部的1/4到1/5,耳上立有动物,从实用上看,过浅的腹不像为煮饭设计的,因为根本盛不了多少食物,过高的足也使时热量大量散失,从它承受精神内涵上看,过高的身材不具备像司目戊鼎那样具有稳重的特点,双耳上立的小动物更像是为装饰它而出现的,透雕的足使它看上去更具有美的特征,如同家里的摆设品一样,只体现它的艺术美,而不考虑它的实用性或代表性。因此说扁足鼎是一款具有地方特色,为审美而设计的器物。西周是个礼制国家,尚礼是其重要特征,所以西周的鼎也变现其“;礼”的特征。作用也以祭祀为主。西周早期,腹渐浅且下垂,底较平,三柱足,足上部粗下部细,圆腹柱足鼎流行,特别是体量巨大的大型圆腹鼎明显的居于最显赫的地位,如著名的大孟鼎(5)。大孟鼎,清道光年间陕西眉县礼村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鼎高100.8厘米,重153.5公斤。腹的最大径下移,使得鼎的重心下移,看起来更加稳固。口沿至腹底的部分形成非常有力而又饱满的轮廓线,并与口沿和两耳的方折形成鲜明的对比。两耳微微向外张开,上端较宽厚,下端嵌插与器腹内壁,结构牢固,每一方圆转折处处理的非常明确,毫无含混之处。足底略宽大,已有兽踢足的意味,使其看起来更加稳重有力。西周中,腹横宽,腹浅、垂腹、底较平、耳朵较大且外撇,柱足上部稍粗。代表物为刺鼎(6)。刺鼎通高19厘米,腹径18厘米,口径17.5厘米,重两千克,饪食器,双立耳、柱足,现藏广州市博物馆。西周中期的腹下不仅下垂,而且横宽,肚子的加宽使鼎看起来更加牢固,二是鼎可以盛放更多的东西,腹的变化体现了西周中期的鼎又开始朝着实用功能方向发展。耳朵变大且外撇,使在移动物体时减少了热蒸汽对大拇指的熏伤,更有利于搬运。西周中期鼎的变化较多,如洞方鼎,造型简单,有盖,盖两端有口,可以套合在耳朵上,盖的产生不仅加快了做饭速度,也节约了时间,更节省了燃料,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在不做饭时,盖上盖子可以起到防尘和保温的作用。盖的产生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思想进步,更体现了西周中期后鼎向着实用方向发展。盖上有环钮,四角有矩形足可以使盖斤在倒置过来后当作盘子使用,达到多用途的目的。西周晚,兽蹄足,体近半圆形,附耳,直口立耳,代表为毛公鼎,(7)毛公鼎,高53.8厘米,口径47.9厘米,重34.7公斤。清道光末年陕西岐山出土,现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西周晚最大两个变化是足和腹。足是兽蹄足,兽蹄足是一种似动物脚的一种造型,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大自然中的很多动物都是兽蹄足,如大象、狮子、猫……,兽蹄足可能是古代劳动人民从动物身上发现一种能使鼎加稳重和优美的造型。于是兽蹄足产生了。腹是半圆腹,西周早期是垂腹,中期是横宽垂腹。垂腹使器物稳重,但不优美,像一个孕妇,中期又加宽像个大肚子胖子。而晚期则半圆腹,半圆腹可能是古代人民从圆形物体得到启发,比如太阳、月亮、也可能受到天圆地方思想的影响,半圆腹产生,使物体更优美、简洁、大方、朴素、鼎的实用与美观终于达到第一的统一。附耳的产生更是一大进步,附耳使耳的位置更加外移,不致于移动物体时受到热蒸气的熏伤。东周,东周分为两个时期,一个为春秋,一个为战国。春秋时,王室中衰,诸侯争霸与夷夏斗争相交织,礼制也受到冲击,以前天子用九鼎,此时诸侯也用九鼎,鼎的礼器用途受到冲击,朝着实用器方向发展。战国时鼎趋向实用性,在此时鼎已是一种实用器为主,利益性为辅的器物。春秋,春秋早期鼎的形状无多大变化,大多沿用西周晚期的形制,到了中晚期一些前所未有的样式出现了,最鲜明的表达了新的时代发展趋向的是楚国以及受楚文化强烈影响的一些诸侯国家贵族大墓所出的鼎群,最大多用器盖,晚期盖有环,反之可作盘用,由于加盖,耳进一步外移成侧耳,兽蹄足更明显,盖的普及是其代表之一。盖在西周中期出现,但为普及应用,盖的普及使当时劳动人民的做饭时间缩短,间接地提高的生产力的水平,盖上有环,环可以提起鼎盖,应用起来更方便,反置可以作盘用,使盖的功能更加多样、实用化。耳附耳外移。弥补了西周中期由于耳在腹沿上而不得不在盖上两端铸两缺口造成不美观的缺点。兽蹄足更加明显,兽蹄足使器物更加稳重,适应了其功能与审美的要求。春秋晚期出现了列鼎,列鼎是指一组造型像似,大小不一的鼎群,一般为七件,代表物为子午升鼎。(8)此鼎群共七件,体重相近。最大的一件通高68厘米,口径66厘米,最小的一件通高61.3厘米,口径58厘米。此鼎的基本特征为器身束腰,平底、有盖、兽蹄形足。整体造型宽扁,从正面看法,宽与高之比约为1:0.25三足粗壮,下部内收,与内凹的颈上部上下呼应,在感觉上形成一个很稳定的重心。两耳极力外撇,使器物外观在稳重之中又具备向外扩张的张力。升鼎的装饰非常华美,鼎盖和器身上下分别以高浮雕、低浮雕、刻线构成排列有序、彼此呼应的装饰带和装饰面。在鼎的颈、腹部还有六个结构复杂、令人眼花缭乱的怪兽型装饰,兽头探出于口沿之外,它丰富了多角度的视觉效果,俯视时,也让人产生花团锦簇的美好印象。战国时期,周王室更加衰落,华夏大地上出现了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鼎更加趋向实用化。战国鼎,附耳外侈,形体似扁球,兽蹄足逐渐短,盖子与器腹出现子母口,盖上出现三环钮,器腹变浅,鼎大壁薄。代表物为中山王鼎(9),中山王鼎,两附耳,扁球上有盖,盖上三环钮。附耳在战国得以普及,这与盖的普及应用有关。盖的出现使鼎在形制上看上去更加优美,如同一个地球,西周中期虽出现盖但上部平坦下部圆体给人以方不方园不圆感觉。战国时期彻底解决了实用性强但不美观的这个难题,扁球体更使器物看起来有一种弧度美。人类总是欣赏有形的物体,比如桌子是方形的,建筑作成对称的,就连只考虑实用性的武器比如装甲车也作成四方形的。兽蹄足这时变短,战国以前的器物有很多兼备礼仪性,所以要做的挺拔威武不至于太低看起来像个小矮个子。战国以前的鼎不管实用还是礼器在煮食时直接在下边烧柴,过多的空隙使能量大量散失。战国鼎由于只考虑实用性,所以足做的很短,直接放在锅灶上,锅灶可以聚集热量,增加温度,促进食物的成熟。子母口出现使一大创新,盖子在西周中期就出现了,但两端又缺口,不美观,应用也不普及,春秋普及盖但只是将盖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