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小学生海洋知识教育的普及情况调研背景:“开发海洋,走向深蓝”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主题,2011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青岛市作为蓝色经济发展中心和沿海开放城市,具有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和海洋人才资源,开展海洋教育有得天独厚的优势。1.政策方面:青岛市非常重视小学生的海洋知识教育。2011把海洋教育纳入小学课程,每两周上一节课,每学期上9节课,成为全国首个在小学阶段普及海洋教育的城市。2014年,制定下发《关于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开设海洋教育地方课程的通知》,在全市义务教育学校1~8年级全面开设蓝色海洋教育地方课程,每两周1课时,每学年18课时,成为全国首个在义务阶段全面普及海洋教育的城市。开发编制完成全国首套海洋教育地方课程教材《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由青岛市政府统一采购,免费发放给学生使用。”为进一步巩固青岛市海洋教育成果,创新海洋教育模式,由市教育局、青岛出版集团联合举办、青岛海昌极地海洋公园赞助的“青岛海昌极地杯”中小学海洋节以开展两届。由此可见,青岛市大力推进小学生海洋知识教育。2.学校方面:各小学积极响应教育局的政策,通过多种方式不同程度的的开展海洋知识科普教育活动。以下是部分小学的情况:青岛凤凰台小学建起海洋科普馆,青岛西海岸新区薛家岛小学投资360万元建设了海洋科技馆、科学研究室、大型标本室等,并组织教师编制了完整的六年制海洋科普教材,探索海洋教育特色学校教学新模式。汉河小学建立的海洋文化长廊。另有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参观海洋馆,建立海洋科普基地等等方式。3.社会方面:青岛市具有良好的海洋科普社会条件。拥有青岛青少年科技中心、李沧区科技馆、青岛海洋科技馆等一系列的海洋科普基地和以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高校为依托的义教志愿服务队。青岛市开展小学生海洋知识教育已有五六年时间,我们小组想调查通过这几年的建设,海洋科普教育在青岛市到底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普及度与效果到底如何。并通过调研得到青岛市进行海洋科普教育的最优化模型。意义:1.对社会:通过对青岛市海洋知识教育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可以得到青岛这几年开展海洋科普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比如在小学开展海洋课的教学成果到底怎样,小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如何?以及是否会存在资源配置不均匀,许多场馆等得不到充分利用导致资源浪费等问题。通过调研,寻找最优化模型,提高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率。真正的做到物有所用。2.对各小学:在各种科普途径中找到最有效率的方法,使小学海洋科普教育更具有规范性和统一性,提高海洋知识教育的效果。3.对小学生:我们的调研活动主要基于小学生对各种科普途径的喜爱程度和学习效果进行的分析。作为这次调研活动的直接受益者,小学生将会通过他们最喜欢的途径学习海洋知识。一方面有利于培养他们对海洋的兴趣;另一方面有利于他们获得更多的海洋知识,真正的学有所得。4.对小学生家长:我们的调研也会对小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研,可以提高小学生家长对海洋知识学习的关心程度和重视程度,从而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指引。5.对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非常重视小学生的海洋科普活动,海洋与大气学院的星海志愿服务队连续多年对多所小学开展了海洋知识义教活动。通过本次调研有利于了解高校在海洋知识科普中发挥的作用以及我们大学生在义教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比如知识讲解的难度把握不好等。有利于改正不足,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义教内容体系。更加充分的利用高校的资源,使中国海洋大学发挥更加有效地作用。活动经费:1.调研所需出租车费与公交车费:300元2.笔记本,中性笔等办公用品:100元3.调查问卷安全预案:为保证暑假期间“三下乡”活动的顺利进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应对突发事件,特制定本预案。存在的隐患:活动中可能发生摔伤、中暑等应对措施:活动时携带必备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