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实习报告题目:认识实习报告学院:建筑学院专业:建筑学班级:建筑学1001姓名:王婉璐学号:100230105完成日期:20110705实习目的:把课堂上的学习内容与实际结合起来,对场所、建筑、空间、材料、色彩、构造、尺度比例等有更加全面和直观的认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现场体验,为下学期更近一步的学习建筑打下基础。实习内容:1、场地规划实例参观(1)商业、交通类(2)文体行政类重点:场所尺度感受难点:视觉距离及心理感受2、建筑外观及内部空间参观(1)传统古典类建筑(2)现代建筑重点:功能及流线的设计,空间的划分难点:空间形成手法,材料质感及构造做法3、记录参观内容写实习报告重点:记录参观对象特点:笔记、摄影、速写难点:记录方法的改进、提高实习时间:2011年6月27日——2011年6月30日实习地点:青岛:栈桥、中国海洋大学、八大关、花石楼、海底世界、中山公园、五四广场、奥帆中心、音乐广场、商业街、火车站、天主教堂、基督教堂资料的收集方法:笔记、摄影、速写实习资料的整理分类、分析和评定:1、实习日记:6.27参观地点:栈桥、中国海洋大学栈桥为开放式景点,是百年青岛的标志,也是青岛最好的观景点之一。长长的走廊,古式的塔式建筑,波澜壮阔的大海,若隐若现的小青岛。据说栈桥是当年德国占领时期所建的商用码头,历经百年海水冲刷腐蚀而不坏,其建设结构和工艺至今仍叹为观止,解放后成为青岛最主要的游览景观并在一端建造了中式古典的两层塔式建筑——“回澜阁”。青岛海洋大学是我国的重点大学,曾经是德国俾斯麦兵营。受此因素的影响,校园至今还保留着原德国建筑的风貌。而由于青岛的特殊地势,校内和青岛其他地方一样多是坡度。据说许多著名的作家,如老舍、沈从文、闻一多等都曾在这里执教,著名诗人臧克家当时还是中国海洋大学的学生,而他的老师就是闻一多。“一多楼”是闻一多先生的故居,静静立在校园的西北角,墙壁上缠满了树藤。在楼前建有一座花坛,正中竖立着闻一多的半身大理石雕像,座上的碑文是他的学生臧克家撰写的。一多楼现已开发成“闻一多故居展室”。可惜我们去的时候并没有开放,但是外观还是很独特的,显得既古朴典雅,又颇具异国情调。6.28参观地点:八大关、花石楼、海底世界八大关的十条道路中横向马路七条,纵向马路三条。这十条道路分别是:韶关路、嘉峪关路、函谷关路、正阳关路、临淮关路、宁武关路、紫荆关路、居庸关路。八大关内的建筑集中了俄式、英式、法式、德式、美式、日式、丹麦式等20多个国家建筑风格,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这是我此次去青岛最喜欢的地方,在这种没有车又不宽的马路上漫步,两边是各种外国古式建筑以及各不相同的绿树,青岛的街道很干净,难怪这里会被称为中国最美五大城区之一。在里面走得久了,你会觉得,自己仿佛只是在一座大公园里漫步,而不是街道。花石楼是八大关中最著名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栋别墅,花石楼据说是由一位俄罗斯人修建,它的建筑风格是典型的欧洲古堡式,又融入了希腊式和罗马式的风格,也有哥特式的建筑特色。由于是用花岗岩和鹅卵石建成,故得名花石楼。进入花石楼的院落以后,可以看到美丽的花架欧式的古堡以及上面爬满的绿叶。花石楼里面有地下室,开的窗户刚刚露出地面,加上窗户上的爬山虎,让它看起来非常别致,现在已经成为了很多婚纱照的拍摄地。在花石楼的正前面是一个很大的院落,院子里面有花廊同心锁。整座古堡呢,基本保留了蒋介石居住时的样子,古堡的顶层,是观望不远处大海最佳的地方。海底世界是青岛各种旅游景点里游客最多的了。青岛不愧是一座海滨城市。青岛海底世界内的景点有:潮间带、海底隧道、船舱通道、海洋剧场、圆柱展缸、热带雨林区、生物精品区、科普教育区。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海底隧道和美人鱼的表演了。这个属于我们私自去看的,而且与建筑没什么关系,就不详细说了。6.29参观地点:五四广场、奥帆中心、音乐广场、商业街五四广场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一个像火炬一样的红色雕塑,它的名字叫“五月的风”,是为了纪念爱国的五四运动而建的。广场中一块地相较平地下沉,并有喷泉喷出。整个广场宽阔开朗,茵茵草丛林荫小路,都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奥帆中心的名字来源于08年的奥运会帆船比赛在这里举行,所以就连这里的小商贩们的小店铺都是以帆船的帆为顶。还有一条长长的长廊,两侧都是各国国旗,尽头是一个大型的奥运火炬,用来纪念08年的奥运盛事。音乐广场上呢,有一个巨大的钢琴,据说要有两个人才能弹动,上面写着“银色的波涛”。在广场上还有一个贝多芬的巨大雕塑,在草丛中还有一些喇叭,播放着优美的音乐,这大概就是音乐广场名字的由来。商业街,前面参观的大都是青岛的老城区,由于青岛以前是殖民地的缘故,这里保留了许多当年的建筑,这虽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但是留下的欧洲建筑真的是有一种沉静的美丽。下午我们又自行参观了青岛的新城区,青岛最繁华的地方也就是这里的商业街了,一幢幢高耸入云的现代新式建筑令我们叹为观止。青岛新老城区的划分非常明显,当初殖民地时的老建筑保存得很完好,新的商业建筑也是鳞次栉比。青岛商业街的建筑大多以玻璃为主要表现形式,包括曲面的和直面的。记得有一位教授说过,现代的建筑喜欢用玻璃表现其现代化,但是玻璃的使用既会造成现代城市的光污染,又落于普遍,不能很好的表现建筑师的感情,显得机械而冰冷。其实一幢幢形态各异的高楼放在一起时,确实能让你感受到现代的气息。相较于老城区那种沉静的美丽,新城区显得现代时尚,而两者又奇妙的融合在一起,构成青岛的独特风格。刚来的时候导游有说过,青岛这里三大怪之一是,骑车没有走路快。这也是因为青岛这里的独特地势吧,青岛有一种临水傍山的感觉,道路也是起伏很大。而且这里的道路不像其他城市那样正南正西的,在城市规划上显得随性而独特。6.30参观地点:火车站、天主教堂青岛火车站是胶济线沿途的中小车站是中西建筑风格联姻的产物,建筑风格是德国文艺复兴风格。由于当初德国抢占了这条胶济铁路,所以都保留了当初建筑的原貌。据查资料,车站主入口有十数级石砌台阶,通向三个拱门,上部仿做半木构架式的大山墙面,突出了入口的位置。车站前有一花园广场,使建筑物处于视野开阔的空间中。青岛天主教堂本名圣弥厄尔教堂,由德国设计师毕娄哈依据哥德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而设计。据说当初图纸设计建造上百米,但二战中希特勒禁止本土资金外流才作罢。我们去参观的时候,教堂并没有开放。我们只是在教堂前宽阔的广场上瞻仰了这座雄伟的教堂,并从铁门中看到了圣母像而已。整座教堂的材料和颜色显得庄重而朴素,充满浓厚的宗教气氛。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次进行的为期四天的参观,让我对建筑有了更深的了解。通过亲身实地的体验,对城市格局、建筑形态、尺度、颜色、构造都有了一定的感悟。青岛三面环水,一面环山,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她得天独厚的风景人文景观。这次去青岛正好遇上下大雾,远处的楼群在雾中若隐若现。我想,任何一个人来到青岛,都会醉心于这里独一无二的景致。你可以漫步林荫小道,享受海风的清爽;也可以在鳞次栉比的大楼间,享受现代服务。这里的建筑一点也不重叠,不拥挤,错落有致。因为路是弯弯曲曲的,所以建筑依势也不是十分整齐,高高低低的,别有情趣。由于经济的原因吧,青岛是作为一个旅游观光城市建设开放的,所以即使一草一木皆成风景。住在这里,就像是住在人间天堂一样。终于知道老师为什么让我们来这里实习,无论是古代的现代的中国的欧美的建筑,一应俱全,真是不愧“万国建筑博览”的称号。我醉心于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