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魏书生课堂教学实录《统筹方法》师:同学们坐在主席台上,台下千位老师听课,大家有些紧张吧?我教大家一种放松的方法,双手放在膝盖上,闭上两眼,内视鼻尖……(边讲方法边指导,学生按教师要求做动作)师:同学们有什么感觉?生:感觉心情轻松了!师:心情轻松了,咱们上课。(全体起立,师生互相问好)评:引导学生适应上课环境。因为魏老师是用别人的学生上观摩课,这一步似不可免。师:老师要讲的这篇文章大家可能不愿学。同学们愿学小说、散文、诗歌,不愿学说明文。今天我们学一篇说明文,施加一个意念,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学。不愿学的文体学起来都快乐,那么语文学习不就成为一件乐事了吗?我们这节课学《统筹方法》。(用隶书体板书:《统筹方法》)师:先不要翻开书,同学们知道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吗?生:(集体)华罗庚。师:华罗庚的身份?生:(集体)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师:我再提一个问题,什么叫“统筹方法”?谁能不看书,凭自己独立思考,回答这个问题?生:就是笼统说明事物的方法。师:她敢于独立思考。生:就是系统的完成一件事的方法。师:有点接近正确答案。下面不再猜了,大家一定非常想知道什么是统筹方法吧?那好,请同学们到书中去找答案。争取一分钟内找到并记住这个概念,现在开始!(学生看书,半分钟后陆续举手要求回答。)师:请找到答案的同学一起回答。生:(齐)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师:对,同学们没用一分钟就找到并记住了这个概念。同学们说,这叫什么说明方法?生:下定义。师:对。作者用下定义的方法说明什么是统筹方法。谁愿意到前面,在黑板上默写这个定义?男女同学各推荐一名写字好的同学到前面来比赛好吗?(学生们热情的推荐,被推荐的男生说:“我一定能取胜”,教师赞许,男生同女生上台板书。)师:写得正确,字很工整,看上去男同学写得更好一些。(男同学会心的笑)评:课文的题目就是本文要说明的内容。理解了什么是“统筹方法”就为下面读懂课文打下了基础。教师从题目入手,用“激疑”的方法,引导学生很快的从课文中抓住“统筹方法”的概念并且记住了;动手的是学生,落实的对象也是学生,而且看得出来——学生感到很轻松。这个设计可谓巧妙。师:学习这篇课文,教师准备教会大家哪几件事呢?(学生七嘴八舌,教师边重复边板书:学习重点:1.字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不无裨益。)师:大家听我喊“预备一起”,用一分钟看课文下面注释,然后自问自答,可以出声。(学生迅速翻开书看)2评:定向,这是魏老师教学法中很重视的一个环节。它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和重点。我们在下面的内容中也可以看到这个特点。师:我暂时不提问,下面做第二件事,老师想领着咱们思维的战舰驶向何方呢?(学生边思考边说,教师板书;1.字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不无稗益。2.学习用图表说明事物的方法;3.读懂全文,会说、会写、会用。)师:先学习用图表说明事物的方法。作者举了一个例子,同学们想用多长时间在课文中找到这个例子并记住它?生:(齐)一分钟。(接着学生立即看教材,全神贯注,学习积极性极高。教师看表一分钟后。)师:时间到。作者举了一个什么例子?生:泡壶茶喝。(听众大笑)师:(笑着纠正)是“烧开水泡茶”。请你把烧水泡茶过程讲一遍好吗?(学生回答)师:他说得对不对呀?生:(齐)对!师:他说泡茶有几道工序?(学生历数五道工序)师:作者说这五道工序有三种安排方法,书上还画了图表说明。大家看书上图表是对哪一种方法的说明?生:(集体)是对办法甲的说明。师:办法乙和办法丙怎么样?生:这两种办法都窝囊。师:作者没说“窝囊”,他说的是“窝工”。好,下面准备把办法乙和办法丙也分别用图表加以说明,请男女同学各自推荐一名代表在黑板上画图。(男女生各一名到前面在黑板上画图表)师:让他们两人先画,咱们看书上图表,大家想,如果文章没有文字解说,只有图表,能不能看得懂?生:光有图表,我认为也可以看懂。因为图很清楚,图上又有文字。(学生指着图述说了一遍)师:好!他说得很明白,的确只看图也能懂。现在大家看黑板。(女学生已经画完,教师对她小声说了句话,她转身在图上改了一处。)师:同学们看,他们画得对不对?生:办法乙我认为画对了,办法丙画得不对。(教师请他上黑板订正,并交待下面的同学可以商量,可以上讲台帮助修改。一男学生在座位上小声说图画得不对,教师亲切的拍拍他的头,笑着问:“你怎么不上去改?”男同学站起来跑到黑板前修改。全班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有的热烈商讨,有的跑上前去,黑板前有四五个学生争争抢抢,你擦我画,很是活跃。)师:(男女生都已画完,回到座位)好,我们比较一下,看起来还是女同学画得好一些,一看图就一目了然。男同学的图表用序号表示,也算是一种创造。(女生们非常自豪,男生们也觉得公平。)评:学习用图表说明事物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做两件事:1.从课文里找到“烧开水泡茶”的例子,复述——搞清楚泡茶有几道工序,进而确定“甲”办法最好。2.让学生给办法乙和办法丙画出图表。如果说第1个小环节是“大众化”的——很多教师都这样做过,那么,第2个小环节的设计是魏老师独出心裁的“匠心”——它可以便学生仿照办法甲的图示动手画一画,实践一下图3表说明的方法;在学生动手画图表的过程中,加深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又乐此不疲。真是一石三鸟。有了第2个小环节,再来看看第1个小环节的作用,其间的联系是多么紧密!如果第1个小环节没有第2个小环节支撑,其价值也就很小了。教师教学的重点却正是在第2个小环节上——让学生去动手学、做。师:图表说明法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现在看我们思维的战舰距离第三个目标“读懂”还有多远呀?请同学们把全篇阅读一遍,重点读结尾一段。(学生读)师:懂了没有?生:(集体)基本懂了。师:懂了,还要会说。每位同学都把办法甲说一遍,七嘴八舌的说,大声说,说错了也不要紧,要解放自己。(学生纷纷大声述说)评:“懂”是相对的,大声“说一遍”较之教师“讲”——对这样的课文来说,要有用得多,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又会加深对内容的理解。魏老师要做的一切都是从学习的实际出发,让学生活动起来,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师:不仅会给别人讲,还要会写。今天这节课,我们没有时间用笔写了,课上我们说,其实是用“口”写,回去以后把说过的话整理出来,就是用笔写,同学们愿意的话,回去写一篇短文,作业我不检查,因为我明天就要回辽宁了。请同学们增强写作业的自觉性。除了会说、会写,还要会用。同学们思考一下,生活中我们应用统筹方法的实例,大家愿意商量还是愿意自己想?生:自己想。师:自己想也可以,商量也行。(过了两分钟学生要求发言)生:比方说打扫一间房子、桌子、凳子、墙壁,那就可以先踏着桌子、凳子。师:她说的例子属于统筹安排工作进程范畴,但跟今天所学的联系还不太紧密。谁能举一个做事窝工的例子?生:比方我星期天帮妈妈做饭做菜,我家有两个煤气灶,可我却先摘菜、淘米,然后才想起烧水做饭,做完饭,才想起做菜,这样就窝了工。师:怎样才不窝工呢?生:我先烧水,等水开的这段时间,淘米、洗菜。水开后,米下锅,等饭熟的这段时间炒菜。这样就节省了不少时间。师:他讲得很好,谁能让自己的思维从厨房和家庭中解放出来,举一个别的例子?生:学校开运动会,总是在进行竞赛项目的同时,安排田赛和团体操,这就节省了时间。师:这个例举得好,大家如果细心,还可以发现更多的使用统筹方法的例子。同学们以后参加工作,就可以用作者教给我们的统筹方法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学会这样做工作就等于——生:延长生命。师:对!延长生命。请同学们商议总结一下咱们这节课的学习重点与学习过程。(学生们兴高采烈的说本节课三个学习重点及难忘的学习过程)师: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盼望大家今后经常运用统筹方法,提高学习工作效率,为人民、为祖国多做实实在在的事情。评:最后这个环节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举例子”的方法,进一步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好课文内容,同时训练了学生“说”的能力。4总评:魏书生老师的这节课主要有这样两个特点:一、始终将学生放在“学习主体”的地位。语文课从一定意义上说,是训练课,是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训练课,而接受训练的是学生。因此,可以这样说,没有训练的语文课不是成功的语文课。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活动就是在接受“训练”。魏老师的课上,教师只是学生阅读和表达训练的组织者,我们见不到教师过多的讲解——因为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自己去“有所得”,而这样的课文学生通过努力又完全可能自己解决问题。二、充分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这节课,学生学得活跃,教师上得轻松。除了魏老师的教学设计巧妙之外,他善于运用教育心理学组织课堂教学,不能不说是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教师充分利用“鼓励机制”,注意表扬,或用语言表扬,或投去赞许的目光;不批评任何一个在回答问题中出现错误的学生,多是给以引导或鼓励(鼓励其大胆思考);即使纠正学生答题的错误,也往往是小声提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利用初中学生心理特点组织男女学生之间开展学习竞赛。从课堂实录中,我们可以看到,魏老师在学生竞赛中又很注意平衡,不使男生或女生感到失落或难堪,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些离开教师对心理学、教育学的学习和理解是难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