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寿险实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非寿险基础一、风险管理与保险概述(一)风险概述1.风险的含义及特征:风险一般指某种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客观性、损失性、不确定性、风险的可测性性。2.风险的构成要素: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三个要素。风险因素:也称风险条件,是指引发风险事故或风险事故发生时致使损失增加的原因或条件。包括有形的风险因素和无形的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和心理风险因素)风险事故:也称风险事件,是引起损失的事故或事件,是损失的直接原因。损失:指风险事故造成的经济价值的意外减少或灭失。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3.风险的分类:(1)根据风险性质分类:纯粹风险(指只有损失机会而没有获利可能的风险)和投机风险(指既有损失机会又有获利可能的风险)。一般情况下,保险公司只对纯粹风险承保,而投机风险不可保。(2)根据风险产生的原因分类:自然风险、社会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与法律风险。(3)根据风险损害的对象分类:财产风险、人身风险、责任风险和信用风险。(4)根据经济单位分类:个人风险、家庭风险和企业风险。(5)根据风险涉及的范围分类:基本风险和特定风险。(二)风险管理1.风险管理的概念: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新兴管理科学。它是指各经济单位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风险管理决策等方式,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和处理损失的过程。具体要点如下:风险管理的核心是降低损失,即在风险事故发生前防患于未然;风险管理单位是风险管理的主体,一般是经济单位;风险管理的过程是一个科学的决策过程。2.风险管理的目标: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1)损失前的目标:指选择最有效的方法以减少或避免发生损失,即将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降到最低。可分为:经济目标(尽可能使风险管理计划成本降低)、安全系数目标(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社会公众责任目标(一个良好的风险管理计划不仅要转嫁自身风险,还要以降低社会损失为目标。)(2)损失后的目标:指在损失发生后,尽可能的将损失程度降到最低,减少物质财富的损失,尽可能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包括:生存目标,持续经营目标,稳定收益目标,社会责任目标。3.风险管理的特点(1)风险管理的对象具有特殊性。风险管理的对象是风险,具有突发性、可能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2)风险管理的范围具有广泛性。风险的复杂性及普遍性决定风险管理的范围非常广泛。(3)风险管理的原理具有很强的应用性。(4)风险管理具有全面性。风险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反映了风险管理单位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理解、衡量和管理决策。4.风险管理的常用方法:(1)避免风险:指主动放弃和拒绝实施某项可能引起风险损失的方案,以免遭受损失。具有很大的消极性,且对于已经存在的风险不适用。(2)损失预防:是指风险损失发生之前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消除或减少可能引起损失的各种因素。(3)损失抑制:是指在事故发生之时和发生之后为减少损失程度而采取的各项措施。(4)自留风险:是指行为主体自己承担风险损失后果的处理方法。(5)转移风险:是指把可能发生的风险损失通过某种方式转嫁给其他单位的风险管理方法。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避免风险、损失预防、损失抑制都属于损失的控制措施风险自留和风险转移都属于风险的融资措施。5.风险管理效果评价:指对风险管理技术的实用性以及收益性进行分析检查、修正和评估。6.风险管理的功能:风险管理可以维持企业生产经营稳定和家庭生活安定,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有利于社会资源有效地分配和利用。7.风险管理与保险(分析风险管理与保险的关系)(1)风险是两者的共同基础。风险管理与保险均以风险作为研究对象,但两者覆盖的程度不同。一方面,风险管理通过控制对策处理损失风险,对降低保险成本、积极防灾防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保险是风险管理的基本对策;另一方面,保险和风险管理都是以概率论和大数定律等数学原理作为其分析基础和方法的。(2)保险对风险管理的影响。保险是风险管理中传统有效的风险融资手段,是社会化的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保险概述1.保险的定义: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2.保险的基本特征:①经济性②互助性③法律性④科学性3.保险的比较特征:(1)保险与储蓄:①消费者不同:保险的消费者必须符合承保条件②受益期限不同:保险的赔付是不确定的;储蓄的支付是确定的。③行为性质不同:保险是互助共济的行为④消费目的不同:保险消费的主要目的是应付各种风险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储蓄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利息收入。(2)保险与救济:①提供保障的主体不同:保险是商业保险公司提供,救济是社会行为②保险实行的是有偿的经济保障;救济实行的是无偿的经济帮助③保险当事人地位的确定基于双方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救济的授受双方无对等义务可言。④保险行为受保险合同的约束;救济事业是根据社会救济政策履行职责⑤保险赔偿以数学计算为基础;救济则大都无准备。⑥保险机构是具有互助合作性质的经济实体;救济机构则是事业机构4.保险的要素:(1)可保风险的存在。可保风险指符合保险人承保条件的特定风险。可保风险一般应具备如下条件:①必须是纯粹风险,即一旦发生风险事故,只有损失的机会,没有获利的可能。②大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③有导致重大损失的可能。④损失的发生具有分散性,不能是大多数的保险标的同时遭受损失。⑤必须具有现实的可测性。(2)大量同质风险的集合与分散。(3)保险费率的厘定。保险在实质上已一种特殊商品的交换行为。制定保险商品的价格,及厘定保险费率,便构成了保险的基本要素。(4)保险准备金的建立。(5)保险合同的订立。5.保险的分类:①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②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③原保险与再保险④自愿保险和强制保险6.保险的功能:(1)经济补偿功能。具体体现为财产保险的补偿功能和人身保险的给付功能。(2)资金融通功能。保险人为了自身经营稳定,必须保证保险资金的保值和增值,这就要求保险人对资金进行有效的运用。(3)社会管理功能。①社会保障管理: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②社会风险管理:保险公司不仅具有识别、衡量和分析风险的专业知识,而且积累了大量风险损失资料,为全社会风险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③社会关系管理:保险介入灾害处理,参与到社会关系的管理之中。④社会信用管理:保险公司经营的产品实际上是一种以信用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的承诺,在培养和增强社会的诚信意识方面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二、非寿险的概念和分类(一)非寿险基本概念1.非寿险概念的界定:非寿险是指除寿险之外的一切保险业务的总和,包括广义财产保险与短期人身保险业务(主要是短期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短期健康保险)。2.非寿险与人寿保险的主要差异:①基本职能不同:非寿险的基本职能是经济补偿;人寿保险的基本职能是保险金给付。②保险标的不同:非寿险的保险标的是被保险人的财产有关利益,其保险标的的价值一般是可以计算的;而人寿保险的保险标的是被保险人的生命或身体,保险价值难以确定。③保险金额的确定依据不同④保险合同性质不同:非寿险合同几乎都是补偿性合同,而人寿保险多为定额给付合同。⑤保险期限不同⑥经营技术不同⑦非寿险一般不具有储蓄性;而人寿保险则具有储蓄的性质。3.非寿险的特征:(1)非寿险的保险标的为各种财产物资及有关利益。(2)业务性质是组织经济补偿。(3)经营内容具有复杂性。①投保对象与承保标的复杂;②承保过程与承保技术复杂;③风险管理复杂。(4)单个保险关系具有不等性。指就单个保险关系而言,交易双方在实际支付的经济价值上不平等。(二)非寿险的分类1.机动车辆保险:机动车辆保险是以机动车辆本身及机动车辆的第三者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一种运输工具保险,主要承保机动车辆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损失。2.财产损失保险:承保火灾以及其他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保险财产的直接损失。3.船舶保险:以各种类型的船舶为保险标的,承保其在海上航行或者在港内停泊时,遭到的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全部或部分损失及可能引起的责任赔偿。4.工程保险:是指对建造中的建筑工程项目、安装工程项目及工程中使用的机器设备等面临的风险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保险。5.货物运输保险:以运输工程中的各种货物为保险标的,以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有关风险为保险责任的一种财产保险。6.信用保证保险:按照担保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1)信用保险是指权利人向保险人投保债务人的信用风险的一种保险,是企业用于风险管理的保险产品。其主要功能是保障企业应收账款的安全。(2)保证保险是被保证人(债务人)根据权利人(债权人)的要求,请求保险人担保自己信用的保险。7.责任保险:以被保险人依法应付的民事损失赔偿责任或经过特别约定的合同责任作为保险标的的一种保险。8.意外伤害保险及健康保险:(1)意外伤害保险:指被保险人在保险有效期内,因遭受非本意的、外来的、突然发生的意外事故,致使身体蒙受伤害而残废或死亡时,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的固定给付保险金的保险。可分为个人意外伤害保险和团体意外伤害保险。(2)健康保险:指以被保险人的身体为保险标的,对被保险人在疾病或意外事故所致伤害是发生的费用或损失给予补偿的一种保险。按照保险责任可分为疾病保险、医疗保险、收入保障保险等。按照给付方式可分为三种,即给付型、报销型、津贴型。9.其他特殊风险保险:如农业保险、能源保险以及航天保险、卫星保险等。三、非寿险遵循的基本原则(一)保险利益原则1.保险利益:指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法律上承认的利益。财产保险的被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日,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2.保险利益成立的要件:①合法利益②货币利益③确定的利益(必须是经济上已经确认或可能实现的利益)3.非寿险保险利益的主要来源:一般认为,财产所有权人,占有、使用或者收益权人,保管、受托人,债权人以及民事赔偿责任者都对所投保的标的具有相应的保险利益。①财产所有权②财产据有权③契约规定④相关利益的保险利益来源(如预期利益、信用)⑤责任保险的保险利益来源(过失责任:《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无过失责任:《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规定,“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4.坚持可保利益原则的意义:可保利益原则规定,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必须具有法律上承认的利益,否则保险合同无效。在保险经营中,坚持可保利益原则意义深远。①防止道德风险的发生②避免赌博行为的发生③便于衡量损失赔款金额,避免保险纠纷的发生。(二)最大诚信原则1.最大诚信原则的内容:最大诚信原则是指保险双方在签订和履行保险合同时,必须以最大的诚意,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互不欺骗和隐瞒,恪守合同的认定与承诺,否则保险合同无效。对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而言,最大诚信原则的主要内容包括:告知、保证、弃权与禁止反言。(1)告知:目的在于是保险人能够正确估计其所承担的危险;告知的定义:告知包括狭义告知和广义告知。狭义告知仅指投保人在于保险人签订保险合同时,就保险标的的有关事项向保险人进行过口头或书面陈述;广义告知是指保险合同订立时,投保人必须就保险标的的危险状态向保险人进行口头或书面陈述,并在保险合同订立后,当保险标的的危险变更、增加或保险事故发生时及时通知保险人。告知的内容:在保险合同订立时,要求投保人应将那些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承保和确定费率的重要事实如实告知保险人。告知的形式:无限告知、询问告知(2)保证:目的在于控制危险。保证的定义:指保险人要求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保证做或不做某事,或保证某种事态存在或不存在。保证的形式:明示保证、默示保证(分为确认保证和承诺保证,确认保证是要求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过去或投保当时的事实做出如实的陈述,而不是对该事实以后的发展情况做出保证;承诺保证是

1 / 3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