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HIFI基础教程之一,采样率和采样位数随着以前高高在上的HIFI耳机,HIFI播放器价格的下降,不少囊中羞涩的音乐爱好者也加入到了HIFI大军中来,不过,好多HIFI人士年龄都偏大些,基本在30岁以上,因为只有丰富的生活经历,才会对音乐产生自己的理解。相对的,他们对音质的具体参数,有详细认知的却不多。本人虽年过不惑,但因从事IT行业的原因,对现代数码音乐的参数有些许了解,下面,让我们来共同探讨一下,不对的地方,希望网友指正。我们一般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44.1KHZ,16bit;96khz,24bit此类的字样,这是什么东西呢?这就是标识一首数码音乐的音质参数之一,采样率。下面具体我来解释一下。大家都知道,声音是一种波,叫声波,人能听到的声波范围是40-22000赫兹(hz),低于40hz的称为次声波,这种声波,虽然听不到,但人体的心脏,肢体等部位还是可以感受到的,不信的话,你可以到D厅里去感受一下,那里的低音一般听不怎么出来,但对你可以产生强烈的震撼感,这就是现代低音炮的魅力。对你产生震撼的并不是40hz以上的能听到的声波,而是40hz以下的次声波,这种次声波虽然震撼,但多听的话,对人体还是有害的,特别是对于有心率不齐的病人特别要少听,因为这种次声波对心率影响很大,会大大加重心率不齐病人的病情。而高于22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这种超声波对人体影响更大,我们一般感受不到,但医学上使用得很多,如A超,B超等。我们正常能听到的声波只能是40HZ到22000hz之间。人们根据这个规律设计了用0和1来记录声音的方法,即用超过声波震动频率2倍的速度来记录声音,并用0和1的数字表示出来,也就是说,让电脑每秒钟“听”44100次,记录下每次“听”到的数据,然后通过数码转模拟的转换电路把声音给还原出来,这就是最初CD的44100hz采样率。这个采样率理论上是很完美了,可实际呢?在实际试听中,虽然清晰度有所提升,但人们会感觉数码音乐会比较刺耳,感觉上没有普通唱片那样圆润,比较毛糙,后来,人们把采样率提高到了48000hz,用于录制dvd音乐,确实,声音圆润程度所有改善。再后来,人们把采样率提高到了96000hz,192000hz,甚至到现在最新的384000hz,这样录制出来的音乐,更加圆润,更加清晰,更加完美,这是普通模拟唱片无法媲美的。我们打一下最简单的比方,一台超清晰的单反相机给一个人拍的照片与一个超高水平的画师给同一个人画的人像,你说哪个更真实?不用犹豫,肯定是相机拍的好,虽然相机中的人像是极细的点组成的,但点细到一定程度,肉眼是无法分辨的,同样道理,超高速的记录速度,人的耳朵也是无法分辨的。就目前的科技水平来说,旧的黑胶唱片百分百是现在的192000hz,384000hz的数码音乐好的。说完了采样率,我们再来看下采样位数。也就是人们常看到的16bit,24bit,32bit这种东西,这表示什么意思呢?这个位数的多少,表示的是电脑每”听”一次能记录声音的多少,16bit表示2的16次方的二进制数长度,24bit,32bit也是同理。根据科学测算,16bit的记录长度,基本可以记录所有音器和人声的声音频率的了,但后来随着多声道技术和声音精确定位,高质量声场等的高要求,需要记录的声音信息越来越多,16bit不够用的了,于是就产生了24bit,我们常听到的DTS音乐就是采用24bit采样位数录音的,听过的人肯定知道,那种声音的精确定位感和声音的环绕效果,远超CD音质,本人目前听得最多的就是DTS音乐。不过现在,24bit采样位数之后,又出来了32bit,也就是32位的采样位数,这种音乐我没听过,我不知道采用32位的采样位数录音,音质是否会更好,理论上想想,应该相差不大,因为目前大多数音乐,24位的采样位数已经够用的了。说了这么多,我来总结一下吧。采样率和采样位数是决定数码音乐的最重要的两个指标,采样率越高,声音越圆润,采样位数越高,听到的声音细节越多,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解析度越好,两个参数越高,听感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