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的腾飞①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创业以来,坚持创业和创新精神创世界名牌,根据公司的发展制定相应的战略计划,当前已经从一家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了全球拥有7万多名员工、2014年营业额2007亿元的全球化集团公司。海尔已跃升为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并被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网站评为全球十大创新公司。海尔的成就成为中国公司成功的一个典范。海尔从产生到发展一共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名牌战略发展阶段(1984—1991)。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企业引进国外先进的电冰箱技术和设备,包括海尔。那时,家电供不应求,很多企业努力上规模,只注重产量而不注重质量。海尔没有盲目上产量,而是严抓质量,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提出了“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第一”。专心从事自己的擅长领域,专攻取得了最后的优势。第二个发展阶段是多元化的发展阶段(1991—1998)。别的企业搞“独生子”,而海尔走低成本扩张之路,吃“休克鱼”,建海尔园,“东方亮了再亮了西方”,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成功地实现了规模的扩张,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阶段是国际化的战略发展阶段(1998—2005)。海尔认为走出去不只为创汇,更重要的是开创中国自己的品牌。因此海尔提出“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三步走”战略,以“先难后易”的思路,首先进入发达国家创名牌,再以其优势进入发展中国家,逐渐在海外建立起设计、制造、营销的“三位一体”本土化模式。使得海尔快速的适应了全球化的发展进程。第四阶段是全球化品牌战略发展阶段(2005—2012)。海尔整合全球的研发、制造、营销资源,将全球的资源为我所用,创造本土化主流品牌。这一阶段,海尔探索出人单合一双赢模式,通过创建全球性的品牌赢得自身的名气,扩大自己在世界市场的占有额,逐步实现海尔的目标。最后一个阶段是网络化战略阶段(2012年至今)。海尔创客平台以投资驱动平台和用户付薪平台作为驱动机制,通过人单合一双赢模式创新让员工成为开放创新平台上的创业者,在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2014年海尔集团战略推进的主题颠覆为“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企业平台化对应企业的互联网思维,即企业无边界;员工创客化对应员工的价值体现,员工成为自主创业创新的创新者;用户个性化对应着企业的互联网宗旨,即创造用户全流程最佳体验。2014年,海尔集团将战略主题定为“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提出做平台,而不仅是做企业,从原来封闭的组织变成开放的生态圈,整合全球的资源来完成目标,演变为一个可以自循环的开放生态圈。目标是将所有部门都能拆分为小微企业进行运作,在业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一方面,员工从原来的命令执行者转型为创业者,进而颠覆发展为创客小微;另一方面,通过搭建开放的创业创新平台,全球创客都可以利用海尔创业平台上的资源进行创业。海尔的日日顺物流公司近期启动了“车小微工程”,吸引了九万多台社会车辆、十几万人加盟创业。这些配送员通过互联网自主报名,用手机软件从海尔的订单发布平台上“抢①杨玄烨.管理学基础.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单”,服务评价来自用户,考核则靠信息系统。配送员必须保证好评,一旦出现差评,这个配送员的抢单资格就会被系统自动停止一天。持续好评,抢单的优先度会有一个积累。只要用户一评价,系统就会从后台自动把这条订单应该得到的配送费、服务费自动打到个人的卡上。周强是海尔创业平台上涌现出的一个车小微,只用了1年多的时间他便从一个配送员发展成为拥有四辆车、十个人的公司小老板。用周强自己的话说,在海尔这个平台,车小微通过手机抢单,只要让用户满意了,抢的单就多,“给我最大的感受和吸引力就是在这里我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目前他正在为从车小微转型移动电商做准备,并期待在海尔创业平台上做出更大的成绩。目前在海尔的创业平台上,共有9万个像周强一样的车小微,每个车小微都有两个人,这就带来了18万个就业机会。毫无疑问,海尔创业平台的资源为创客们提供了创业的平台,而这一平台吸引着全球创客的进入。截至2014年12月,海尔创业平台上共有212个小微企业。在互联网变革浪潮中,海尔也走入了网络化发展战略阶段。海尔转型为平台型企业,将企业组织扁平化为动态的网状组织,孵化出一个个自主创业的小微团队。这些小微团队拥有自主决策权、自主用人权和自主分配权,可以完全根据团队发展开放地整合全球资源,大大提升了创新效率。这些举措不仅有效带动了社会创业氛围,同时也最大化地激发了人们的创业热情。问题:1.结合案例说明,海尔的战略计划是如何引导海尔走向成功的?2.海尔作为一家制造业企业,如何实现在互联网环境下的转型升级?3.现有的管理理论大都建立在传统制造业企业的管理实践上,你认为目前的互联网浪潮是否会颠覆传统管理理论,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