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情况的认识(供稿:韦学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是完整的科学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内涵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科学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在这一科学体系中,第一要义是发展,以人为本是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基本要求,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升华,从统筹协调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党坚持发展的信念一以贯之。党中央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再次,要把学习科学发展观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起来。科学发展观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与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是一种理论,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学习之后就要运用,而且要会用、善用。对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而言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素质,努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面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努力学习现代经济知识,提高了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面对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的新要求,通过努力学习科技知识,不断提高了推进自主创新的组织领导能力。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通过努力学习社会管理知识,不断提高了管理社会的能力。面对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新要求,通过努力学习法律知识,不断提高了依法办事的能力。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方法论,它的成果不仅仅是促进经济发展,更是统筹兼顾各方利益,促使收入差距不断缩小,促使发展成果由全民共享,形成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经济发展资源和能源消耗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子孙后代永续发展的良好发展局面。党的领导人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稳定大局,用“五个必然要求”深刻阐述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用“八个加快”明确提出了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总体战略布局,这是一个时代命题、紧迫课题,也是现实难题。这一抉择,始于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要求,源于不变不行的现实忧患。经济发展方式无疑是一场深刻变革,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到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长期以来,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一直存在着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从发展方式来看,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偏低,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物质资源的大量投入,加剧了土地和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创新激励机制还不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管理粗放、效率低下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在产业结构上,突出表现在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盲目重复建设。从国际来看,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国内外经济形势逼迫我们,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才能实现我们党对全国各族人民作出的庄重承诺,才能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也是我国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夺新优势的必然要求。在中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的变化和挑战。改善生存环境与加速建设的矛盾日益尖锐,导致经济建设规模扩大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相适应;经济高速增长付出的资源代价过高,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能源消耗的第二大国;经济结构不协调,制约质量效益的提高,产业和地区间发展差距正在逐步扩大;随着要素价格提高,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低成本优势正在减弱。老龄化超常发展,社会保障压力加大;内外经济关系失调,外贸整体素质不高,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我国必须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技术进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体制改革等各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根据新形势新情况适度微调。货币信贷投放规模会比2009年有一定下降,投放节奏也会更加平稳。投放结构会有较大变化,重点将加大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就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方面的支持,有效缓解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保证重点建设项目贷款需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货币当局在短期内可能不会动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传统工具,主要通过信贷政策的动态调整等措施来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投机性购房的信贷政策将会明显从紧。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把稳步推进城镇化作为扩大国内需求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夯实“三农”发展基础,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将会在收入分配、保障性住房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城镇化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支持力度。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扩大对外开放。财税体制、收入分配制度、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机制改革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垄断性行业体制改革将继续深化。继续落实国家已经确定的稳定外需的各项政策,妥善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支持企业开拓新兴市场,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支持服务贸易出口。支持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优先发展教育,改善办学条件;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