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准(1915-1974),字哲云,上海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杰出的会计学家、经济学家、思想家。顾准的学问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经济学及会计学、古希腊罗马史、中国先秦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顾准是一位特立独行的现代思想家。上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顾准异常关注,文章各有侧重。总体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其人其文的评介;一类是对顾准思想的研究性成果。国内学者对其的评介和思想总结,以概述性的定论为多,细致精密性的梳理相对不足。顾准思想主要涉及民主政治思想、史学思想、哲学思想、个人主义思想等,从特征上看,可以将顾准的思想概括为三点:宏观性、比较性、超越性。顾准的思想得到中国思想界、学术界的高度评价。一、顾准民主政治思想的宏观性、概括性1、顾准认为,西方民主起源于希腊民主,希腊文明的个人主义、私有权和民主制的传统决定了西方历史发展的方向。顾准认为,希腊文明从头到尾都是多中心的海上文明,这可以用希腊城邦制度作出解释,公元前11世纪,希腊文明中心东移到小亚细亚西海岸,而那里正是希腊城邦制度的发源之地。2、顾准认为,中国古代文明是大一统的以政治权威为中心的非竞争性文明,专制主义导致中国两千年陷入停滞不进的地步,这种现象可以用“史官文化”来解释。顾准认为,中国的商业没有生命力;中国从来没有公民权和私有产权的法权观念。正是史官文化下的中央专制主义的传统和教条主义的现实使得古代人民从不知反抗,甚至连反抗的思想都难产生,严重地压制了人们的商业活力和公民权、私有权。3、对比中西文化之后,顾准清醒地认识到:西方民主发展的客观条件都是中国所不具备的。中国古代文明是大一统的以政治权威为中心的非竞争性的文明,缺乏建立民主的物质条件、法制条件和精神条件。顾准的民主政治思想是在宏观把握中西方具体情况的前提下得出的。他在找原因的时候不仅细细研究中国的历史,而且把西方民主制度的起源及形成条件也做了深入探究。这正体现了顾准民主政治思想的宏观性。二、顾准史学思想的比较性、分析性1、顾准将中国与希腊作比较,如:“我国古代的小国林立,和希腊城邦究竟还有某些相同之点,可是,希腊城邦制度的另一个特点,亦即使得这些蕞尔小邦顽强坚持其独立的主权在民与直接民主制度,则是我国古代从来不知道的东西了。”顾准还说:我们从春秋时代开始向专制主义变,希腊史则向民主主义变……。顾准又将中国与西欧作比较,说“中国只有‘迎闯王,不纳粮’,从来没有过‘不出代议士不纳税’的口号,现在还是没有。”顾准这种方法对于历史学研究是项创新工作,历史不再是封闭地去研究,而是要依托其他学科,开阔视野,更加真实地去描绘历史面貌。2、顾准研究历史用的是中西比较的方法,他注重将中国的历史与希腊的历史进行对比和分析。顾准通过研究希腊文化发展的条件和状况,对比、分析出中国发展的问题,缺乏哪些有力民主发展的条件,和哪些问题又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通过这些比较性的分析,希求为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谋求一个新的出路。三、顾准个人主义思想的超前性、无束性1、顾准主张为了捍卫社会进步而辩证看待“终极目的”。顾准所谓的“终极目的”,是指要建立一个以“至善”为特征的,“没有异化的,没有矛盾的社会”。顾准认为,“至善”“是一个水涨船高的目标,是永远达不到的目标”。所以顾准得出结论:“地上不可能建立天国,天国是彻底的幻想,矛盾永远存在,所以,没有什么终极目的,有的,只是进步。”2、顾准倡导学术研究要有创造性,坚决反对权威主义。顾准认为“权威是不可以没有的,权威主义必须被打倒”。惟有在已有的基础上开展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才能让作品保持活力和进步性。权威主义就是现有的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开展一系列富有创造力的活动才能带动整个学术市场。3、顾准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认识过程中,他没有盲目崇拜权威理论,而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研究对象,体现了顾准个人主义思想的超越性、无束性。顾准不被一些被奉为权威的理论所束缚,也不被中国地界所束缚,以自己的方式跳出学术研究的“牢圈”,他以个人主义思想的超前性和无束性去研究马克思主义,对比中外社会发展“步伐”的不同,积极为中国社会找到一个良好的发展道路。四、小结顾准是一个勇于追求真理,敢于面对现实,敢于冲破权威,对国家前途和人类命运极度关切的天才。正如吴敬琏所说:“顾准是一座巍然屹立、高耸入云的山峰。不管是在天赋的聪明才智方面,还是在道德文章方面,我们都不一定能接近他所达到的境界。”顾准充满激情,反复思考探究,体现出了一个学者的良知和立志为人类的决心。他以宏观性和比较性方法去研究中西历史,给了后来者许多历史性的启迪。他的一切着眼于进步具有超前深刻性的思想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很少有人能与之相比的。顾准那在70年代严酷的政治环境中所迸发出的思想火花犹如地火,燃烧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