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桃红中职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模式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中职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模式研究龙泉中等职业学校顾桃红[摘要]: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中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所需的多层次人才的需求,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创新型人才的新模式是中职教学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首先,本文通过图示和文字说明相结合的方式,分析总结出中职教育在教学目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上的弊端,进而论述以“课内教学活动与校内外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详细分析课内教学活动与校内外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具体实施方式以及两者之间的重要关系。最后,总结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模式对中职学生就业以及社会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活动传统教育新课改以来,我国的中职教育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教育思想观念陈旧、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培养模式单一等问题,导致所培养的学生明显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这些问题显然与中职学校的教学模式有关。我们知道,教学模式、教学架构是素质教育中必须探讨的重要问题。良好合适的教学架构、教学模式可以使得教学课堂轻松愉快、富有活力,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教学和科研创新活动中来,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进而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中职学校的教学改革是政府、学校、社会艰巨和迫在眉睫的任务,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996年我国《课程标准》文件出台,它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向我们提出:对未来人才的培养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全面素质发展。原有的教育模式与社会发展出现巨大的反差和严重的不适,教育实践必须有新的发展,教育模式必须有新的创新,教育思想必须有新的突破。而我国的传统的教学理念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灌输式过多,参与式过少;结论型过多,问题型过少;封闭式过多,发散式过少;重分数过多,重能力过少;书本知识过多,实践训练过少等。2图1传统教学理念如图1所示,我国传统教学理念在教学目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评价上都存在许多弊端。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模式单一,缺乏个性化培养,学生缺少自主学习思考的能力,特别是课堂实践环节特别少,更别提校外实践了,理论与实践脱节。我们知道,良好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仅对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生活习惯、学习能力等有重要的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课外创新能力,学生缺少学习、实践的热情和创新的意识,这更会影响中职学生走出校园后的工作能力,更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创新型国家的建立。因此,对于中职学校的重点教学改革,要在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上创新教学理念和管理机制,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传统教学理念教学评价教学目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活动较少,缺少创新思维,或无法与现实实践相结合。教师主导,学生往往倾听,个别学生在老师的提问下被动的参与教学课程,学生主体意识缺乏。以教学任务为目标,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使学生综合能力较差。教师主导,以书本知识为主,学生大都安静倾听、记录,课堂气氛比较压抑、沉闷。教学模式单一,缺乏个性化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弱。3前瞻研究和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不仅仅要在教学内容上有所改进,同时还应该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训,在课外创新活动以及校内外实践活动上都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这样才可以让学生真正的做到把理论随时运用到实践之中,减少不必要的时间、精力及经济上的浪费,努力形成有利于多样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满足国家对社会紧缺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人才的需求,而浓厚的创新意识也会产生良好的就业环境,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经济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体系1.课内教学活动课内教学活动是课程教学必须实施的环节,也是首要的内容。课堂内容的好与坏、丰富与枯燥以及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个人魅力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注意力、理解力、表达能力、思考方式及生活习惯和态度等。现代社会是创新的时代,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是必不可少的。如在课堂中可采用项目驱动下的教学方式,采取灵活、轻松的教学方式,教师讲授具体方法、学生分组讨论并模拟具体实施方式,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及讨论的时间,而对于可行性的方案可以参与社会实践,把理论转化成实践。所以,课堂教学活动是否新颖、有吸引力是教学实施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模式的基础部分和主导环节,对课外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的统领、指导和制约的作用。第一层面的课内教学活动就如同理论专业知识的积淀,有助于课外实践活动的更好的开展。2.校内外实践活动校内外实践活动指的是,如何开展职业需求驱动下的双主体互动式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社会提供各方面需要的人才,而我国中职教育模式存在着严重的弊端,特别是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因此,通过校内校外的各方面的实践,如校内外的职业技能大赛、校外的企业实习,这些都可以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通过实践来了解自己所缺乏的品质,适应社会职业的需求,提高自己的社会竞争力。开展职业需求驱动下的双主体互动式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学校采取调研的方式了解社会职业对人才需求的类型,着重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使得中职学生在毕业后即可走上工作岗位,减少财力、物力的浪费。所以,在学校内,学生在学4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应该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了解社会所需,参加学校、市县级举办的“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锻炼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在学校外,政府、社会企业要与学校合作,支持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课外科技活动、创新实践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平台,切实加强学生实践实习教育基地建设。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创新是时代发展、进步的大趋势。而且当代科学的发展也是多种学科交叉的时代,过去划分过细的教学内容,各门课程独立的系统,显然已不适合时代的发展步伐,无法创造出丰富的社会价值,所以培养中职学生实践能力,把教学、应用合作教育系统应用到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已经是政府、社会、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三、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传统教育以分数为核心评价体系,看重的是知识的传授。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以学习成绩为推荐学生和选拔人才的最主要指标。而现在是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需要以学生成才成长为目标,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内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课堂、课外两方面入手,加强实践环节,在老师的带领下,教、学与研究相结合,而且在课内外、校内外都要结合起来,把创新教育落实在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着力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塑造创新人格。这样的教学模式无论是对于学生个人、学校、社会等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1.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社会竞争力的要求我国新课改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确定为教育改革的一项主要目标。自主的学习习惯还可以增强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从而学生有有自我诊断、自我设计、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能力,通过长期思索、实践,彻底理解、吸纳、活化学科的知识架构,才可能进行扎实有效的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进而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才能有所创新。我们知道,中职教育的使命不只是传授有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普遍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意志、能力、习惯。尤其对于自主管理能力较薄弱的学5生,不能任其在黑暗中自行摸索或率性而为,而要提供引导、分析、支持性的环境,使大学真正成为人生的加油站、转折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模式着重来开发学生的动脑、动手的能力,如项目教学法中,教师预先做好指导性的小组分配工作,给予他们一定的任务,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联合作业,建立团队合作的责任机制。在项目的实施中,教师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时间、空间,一般不给出具体的方案,学生在实践中遇到问题会及时与小组进行讨论,引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的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完成了学生的学期任务,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这些都是走上工作岗位所必备的素质,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2.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模式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就业实践的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模式在学生课内、课外、校内外的活动中特别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对学生就业的隐性教育,训练学生就业意志,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观察与反思、探索与实践。改变了中职学校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课程设置模式,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型公共课程设置,并在课程中强调开放式讨论、案例研讨、现场调查、情境设置、活动设计等教学手法的运用。总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模式,以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从课内、课外、两个方面来引导、启迪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学生兴趣为源,开发学生潜能,增强竞争优势,培养善于管理的创新人才,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四、结论综上所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模式,从课内教学活动、课外实践活动两方面来阐释了不同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它将学生人才培养计划融入到课堂、课外、校内外各个过程中来,教师和学生都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人物,互相促进,互相进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有了依托和实战的可能,提高了学生的实践作业能力。能够加大对中职学生的创新教育,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就业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社6会竞争力,就业成功率,进而为国家经济发展做贡献。参考文献[1]宋连昌.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及思考[M].中国人事出版,2002(47).[2]栗茂腾,付春华,李为,鲁明波,余龙江.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强化研究型教学,培养实学创新型人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4).[3]陈超群.深化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J].中国科技与产业化,2009(12).[4]杨松柏,曹素利.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创新型人才[J].职业教育,2010(4).[5]郭红玲,徐凯.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J].中国经贸导刊,2009(17).[6]朱立红,张良.论三维模式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J].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讨会议,2007.[7]侯晶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薄弱需警惕[J].中国教育报,2011(1).[8]范跃进.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6(9).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