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12重庆市巴蜀中学高2016届高三上半期第三次月考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艺术的本质是不稳定的。凡是既定的经典艺术都是已死亡的尸体,捍卫一种艺术形态的无限有效和再现都是背离历史规律与文明本能的行为,如果文明倾向稳定的态势,那它在最初诞生那一刻就彻底死亡。因此,艺术必然对那些僵滞的文化、审美、制度和价值进行破坏,其本能目的就是激活文明不至于在稳定中走向终结。艺术作为人类情感思想的表现载体之一,其材料类型各种各样,它们的物质属性恰恰跟艺术本质没有直接关系,如绘画材料与表演躯体不是艺术所关照的中心。艺术的本质是通过各种材料手段反映的意识世界,其主体最终是人。由于传统哲学在世界第一性上的决裂争岐,结果导致美学体系陷入神学绝对性与理性绝对性的夹缝中。直到存在主义哲学的出现,才逐渐还原了人的主体独立性与特殊性,它把人的存在先于自然本质,而本质先于存在被看作是一个普遍的自然现象,即它只适于物质,不适合于文明人特殊的存在体。不想传统神学将人作为神秘的它在,更不想物质主义将人定为一种自然的客在。20世纪人类文化精神的演进,主要是艺术与哲学对历史与文明、社会与制度的批判性构建。这就是艺术从审美功能转向社会学功能的新蜕变。艺术自身处于一种极为不稳定的状态,换言之,艺术的本质如同文明人的本质,其最高级的一面是最不稳定的活跃层面。其原始面貌也不再是本质的主体。艺术发展到当代,审美成为当代艺术最低级功能,它进而复杂到对自身的批判与颠覆。因此,艺术的本质是文明人的精神存在现象,是文明抽象的总和。那么,人作为意识存在的主体,他所对肉体与自然依赖不再是绝对的被动,自杀的自由意志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自然力的绝对性。这种意识存在的精神现象虽没能彻底颠覆自然的规律秩序,但对人的本身存在是彻底意志化。在常规的社会文明状态中,商品的最高级形态不再是使用与交换的物性价值,成为人们的社会精神价值存在的表现形态。艺术是既定文明的死敌,即使最正确的道德行为、最健康的审美价值和最稳定的结构形态,均为艺术所不可饶恕的捣毁对象,稳定意味着文明的僵死与历史的终结。艺术最突出的新与旧的生死较量,从形式到内容都处于一个极度不稳定状态,任何一个社会的艺术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对的稳定性,那么,它的发展往往相对缓慢的。战争是残酷的,再也没有比死亡威胁更能激发人类的智慧与想象、勇气与毅力。当代的资本主义文明呈现除一个稳定性,它与人类在艺术上创造力激情的萎缩有着内在密切联系。正如海德格尔所说:民主意味着资本主义的彻底终结。文明正是不稳定中达到最终毁灭,可稳定则是提前的死亡。一位有天赋的艺术家,其求变求新的突破本能成为一种创作激情,这种原动力使他们对一切既定的审美规范、制度权威、形式风格和内容主题充满了敌意,从造成艺术自身不断死亡与新生的蜕变性过程,它表现为文明不断演变的运动特征。(摘编自程美信《艺术的本质》)1、下列关于原谅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12A、对一种艺术形态的无限有效和再现的捍卫,都是违背历史规律与文明本能的,因为既定的经典艺术都已死亡,这是由艺术的本质所决定。B、艺术的本质是不稳定的,稳定意味着文明的僵死与历史的终结,因此,为激活文明,艺术总是对僵滞的文化、审美、制度和价值进行破坏。C、作为人类情思的表面载体,艺术的材料各种各样,它们的物质属性其实跟艺术没有关系,如绘画材料与表演躯体不是艺术所关照的中心。D、最正确的道德行为、最健康的审美价值和最稳定的结构形态,都是艺术捣毁对象,因为艺术是既定文明的死敌,文明倾向稳定,就意味着死亡。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人是意识存在的主体,不再绝对被动地依赖肉体与自然,是彻底意志化的存在。B、存在主义哲学的出现,还原了人的主体独立性与特殊性,认为人的存在先于自然本质,而本质先于存在是一种自然现象。C、20世纪艺术功能开始从审美转向社会学,主要表现在艺术与哲学对历史与文明、社会与制度的批判性构建。D、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审美是艺术最低级功能,它进而复杂到对自身的批判与颠覆。所以说,艺术的本质是文明人的精神存在现象。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传统神学将人作为神秘的它在,竟然从物质主义的角度将人定为一种自然的客在,这是人们所未曾预料的。B、艺术最突出的就是新与旧的生死较量,所以从形式到内容都处于一个不稳定状态,其最高级的一面是最不稳定的活跃层面。C、如果一种艺术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对的稳定性,那么它的发展往往是相对缓慢的,这是由艺术的不稳定性的本质所决定的。D、有天赋的艺术家,总是以其求变求新的突破本能,对一切既定的审美规范、制度权威、形式风格和内容主题进行革新。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至其忠义之节,处穷达,临祸福,无愧于古君子,则天下之称师鲁者未必尽知之。师鲁为文章,简而有法。博学强记,通知今古,长于《春秋》。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师鲁少举进士及第,为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迁山南东道掌书记、知伊阳县。王文康公荐其才,召试,充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贬监郢州酒税,又徙唐州。遭父丧,服除,复得太子中允、知河南县。赵元昊反,陕西用兵,大将葛怀敏奏起为经略判官。其后诸将败于好水,韩公降知秦州,师鲁亦徙通判濠州。久之,韩公奏,得通判秦州。迁知泾州,又知渭州,兼泾原路经略部署。又知潞州,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累迁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师鲁当天下无事时独喜论兵,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3/12而元昊臣,西兵解严,师鲁亦去而得罪矣。然则天下之称师鲁者,于其材能,亦未必尽知之也。初,师鲁在渭州,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其后吏至京师,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得疾,无医药,舁至南阳求医。疾笃,凭几而坐,顾稚子在前,无甚怜之色。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享年四十有六以卒。(节选自《欧阳修集居士集卷二十七》)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B、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C、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D、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和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讳,为古时称死去的皇帝或尊长的名字。本文正是此意。B、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C、服除,原指除下孝服,这里指守丧期满,而丧期又因丧事的对象不同而不同。D、卒,古代称大夫死曰卒,而帝王、王后和诸侯王死曰崩。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师鲁淡然处世,处变不惊。而临灾祸和喜庆,都无愧于古时君子的风范,然而天下称颂师鲁的人不一定全都知道这些。B、师鲁博学广闻,自有己见。与人讨论问题,一定要把道理说清楚,不会胡乱听取别人的意见。C、师鲁喜论军事,订立军策。他在著作中表述了作战、守卫成功失败的要义以及制定抵御外敌的长久之策,可惜全部未能施行。D、师鲁严厉待下,受人诬告。那些违背师鲁的管理而并没有被斩杀的将吏诬告师鲁与其部将贪污公款,师鲁因此而被贬官。7、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2)得疾,无医药,舁至南阳求医。疾笃,凭几而坐,顾稚子在前,无甚怜之色。(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梅花诗九首其一高启(明)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自去何郎①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注释:①何郎,指南朝的诗人何逊,作有《扬州法曹梅花盛开》等诗。8、这首诗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5分)9、本诗突出了梅花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引用了“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2)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时,人们常引用《出师表》中的两句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2(3)《陋室铭》中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写陋室来往客人均高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道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答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黄油烙饼汪曾祺萧胜满七岁,进八岁了。他爸爸一会儿修水库啦,一会儿大炼钢铁啦。他妈也是调来调去。奶奶一个人在家乡,说是冷清得很。他三岁那年,就被送回老家来了。他在家乡吃了好些萝卜白菜,小米面饼子,玉米面饼子,长高了。奶奶不怎么管他。奶奶有事。她老是找出一些零碎料子给他接衣裳,接裤子。他的衣服都是接成一道一道的,一道青,一道蓝。倒是挺干净的。奶奶还给他做鞋。再就是给他做吃的。玉米面饼子,小米面饼子,萝卜白菜,炒鸡蛋,熬小鱼。奶奶把饭做得了,就在门口嚷:“胜儿!回来吃饭咧——!”后来办了公社食堂。真不赖!白面馒头,大烙饼,闷茄子,猪头肉!后来就不行了。还是小米面饼子,玉米面饼子。后来小米面饼子里有糠,玉米面饼子里有玉米核磨出的碴子,拉嗓子。掺假的饼子不好吃,可是萧胜还是吃得挺香。他饿。奶奶吃得不香。她从食堂打回饭来,掰半块饼子,嚼半天。其余的,都归了萧胜。奶奶的身体原来就不好。她有个气喘的病。每年冬天都犯。萧胜躺在坑上,听奶奶喝喽喝喽地喘。睡醒了,还听她喝喽喝喽。他想,奶奶喝喽了一夜。可是奶奶还是喝喽着起来了,喝喽着给他到食堂去打早饭。爸爸去年冬天回来看过奶奶。爸爸带回来半麻袋土豆,一串口蘑,还有两瓶黄油。爸爸说,黄油是牛奶炼的,很“营养”,叫奶奶抹饼子吃。奶奶叫爸爸拿回去:“你们吃吧。这么贵重的东西!”爸爸一定要给奶奶留下。奶奶把黄油放在躺柜上,时不时地拿抹布擦擦。奶奶的身体越来越不好。她从前从食堂打回饼子,能一气走到家。现在不行了,走到歪脖柳树那儿就得歇一会儿。第二年春天,奶奶就不行了,她浑身都肿。爸爸赶回来,奶奶已经咽了气了。爸爸求木业社把奶奶屋里的躺柜改成一口棺材,把奶奶埋了。晚上,坐在奶奶的炕上流了一夜眼泪。萧胜第一次经验什么是“死”。他知道“死”就是“没有”了。他没有奶奶了。他躺在枕头上,枕头上还有奶奶的头发的气味。他哭了。眼泪淌湿了枕头。爸爸把奶奶给萧胜做的两双鞋也装在网篮里。把两瓶动都没有动过的黄油也装在网篮里。锁了门,就带着萧胜上路了。萧胜跟爸爸不熟。他想家,想奶奶,想那棵歪脖柳树……汽车到了一个叫沽源的县城,一辆牛车来接他们。他仰面躺在牛车上,上面是一个很大的蓝天。牛车真慢,他有时下来掐两朵野花,走一截,又爬上车。牛车走着走着。爸爸说:到了!他坐起来一看,一大片马铃薯,都开着花,粉的、浅紫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