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小学语文常态课堂的新秩序——试论小学语文“家常味”课堂的教学论建构王爱华曹春华摘要:真正决定教育质量的是普遍存在着的“家常课”的品质。“家常味”是在“家常课”上所呈现并弥漫出来的日常教学所应有的规范性、常态化、真实、有序、有效的本质特征。本文从教学论的角度揭示了“家常味”课堂所应具备的成熟、生长、清新、真实等内涵,指出了“家常味”课堂的生成路径。关键词:家常味小学语文常态课堂教学规范一、作为一种可能的“家常味”——“家常味”课堂的缘起对教学和教学论的研究,因受社会科学、心理科学、文化科学发展的影响,一直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迄今为止,教学和教学论的概念一直处于生成之中。目前,教学,最被广泛接受的定义是由“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部行为方式。”[①]在此基础上,教学论被认为是“研究教学情景中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对教师的行为方式进行科学概括,作出一般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定或解释,用以指导教学实践。”[②]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尤其在作为教学研究性质的“公开课”教学中,这样的定义却出现了失效的危机而存在变异的倾向。“公开课”教学因其研究性、公开性、示范性、竞赛性等人为叠加的负累,而使其失去了有别于常态教学应有的平和,而呈现出一种“非常状态”,具体表现为:(1)凝聚众人智慧:“公开课”往往承载着种种功利的目的,因而担负着“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期许,往往是众多名师专家精心打磨后的“精品”,凝聚着每一个打磨团队成员的智慧;(2)超量物质投入:除大量投入人力智力外,为追求教学的华丽完美,教学手段(媒介)往往被精心包装,不惜投入大量物力财力,以期形成美轮美奂的效果;(3)烙留先锋印迹:除代表地方的参赛课外,在各地展现的名家课,往往是教学名家最新的研究成果,是名师名家们最新教学思想、最新理论成果的外显,这些课堂因其新锐研究性质而获褒贬不一;(4)颇具舞台效果:作为非常态的公开课往往不是从学生的需求和感受出发,而是迁就于“观众”的口味,追求“观赏”效果,“聚光灯”“摄影机”下,在数十、数百乃至数千双睛眼的注视下,舞台上师生的心理都会发生悄悄的变化,教师更注重自身才艺的展现,而学生往往成为陪衬。如此种种,让本应担负起研究意义的公开教学无奈地滑离了正常教学的轨道,因而出现了异化的倾向。再看普遍存在着的日常教学,正因为人们对公开课不正常的关注,而使得作为最为重要的常态课堂教学往往被人为地忽视甚至无视,教学显得散漫而随意,因而教学时间虽长,但教学效率不高,教学效果不好。甚至在一些人眼中“家常课”成了一个并不光彩的贬义词,其言下之意为“没有认真对待,没有技术含量,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反拨“公开课”和“家常课”的种种偏差,我们倡导,“让公开课和家常课一样本真,让家常课和公开课一样出彩,和重视公开课一样重视家常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今后一段时间教育工作重要的工作方针,绝不是偶然的。要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不是说提高“聚光灯”下的展示课的质量,(当然那也是重要的,会作为“范式”对日常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是提高千千万万正在进行着的“家常课”的教学质量。“家常”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家庭日常生活”[③]很明显,“家常课”是一个隐喻的说法,那正是对日常生活中存在着的课堂的喻指。保罗·利科在考察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时指出:隐喻不仅提供信息,而且传达真理。隐喻在诗中不但动人情感,而且引人想象,甚至给人以出自本源的真实。“隐喻的思想性维持着思想的隐喻性。”[④]隐喻的运用,往往使得表达的对象更加明晰。“家常课”的提法,更加突出了日常教学的重要性、唯一性、不可缺失性,就如人按着岁月的更替、日月的轮回、时钟的流转而春耕秋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样,不轻率,不随意,不特意,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因势利导——构成生命之流的每一个“家常”连缀成了连绵不断的生命的链条,其中任何“一个”的缺失都会造成生命的断裂。因此说,朴素无华的“家常”貌似单调而重复,实质每一个都有其无法替代和无法忽略。正是一个个具体而实在的“家常课”才组成了完整而现实的教育生活。“味”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中国古典美学对“味”或“滋味”这一概念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作为中国传统美学中的重要范畴,在中国美学语境中,“味”的基本涵义是指事物的一些特征在一种程度地积累后所弥散形成并能诉诸人的感情引起审美愉悦的“意味”或“趣味”,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审美”境界。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称之为有“味”的,有“味”的另一层含义是“耐人寻味”或“耐人咀嚼”。从这个意义上说,“家常味”正是在“家常课”上所呈现并弥漫出来为人所觉察的日常教学所应有的规范性、常态化、真实、有序、有效的本质特征。二、成为一种愿景的“家常味”——“家常味”课堂的内涵审视真正决定教育质量的是“家常课”的教学状态。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并不是“家常”状态中的课堂教学,都必然具备“家常味”的特质,或者说并不是“家常课”都具有“家常味”。“家常味”作为对日常教学的一种规范,作为一种普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共同愿景,应该有着某种共同的品质。既然追求“家常课”与“公开课”的同一,并以“家常味”作为课堂教学本真的追求,那么有必要对“家常味”的内涵作一番审视和归纳。“家常味”倒底应具有什么样的“味道”呢?1.“从心所欲不愈矩”的成熟味教学首先是一门科学,有着必然的内在的规律。从心理学的角度,教学是一种“文化-心理”过程,是在教师激发下学生在原认知基础上积极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所有的教学教必须把起点确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上,正如奥苏贝尔说:“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从社会学角度说,教学是师生主体间性真诚“交往”的过程[⑤],交往便意味着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双方都处于一种“主体”的地位。在教育交往中“只有主体间的关系才算得上相互关系。因为主体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双向的,而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分主动和被动的,是单向的,因此不能称为相互关系”。[⑥]放学生放到与自己平等的“交往”地位,这需要教师高超的教育智慧,需要让自己站到“儿童的立场”。“教育是极其严肃的伟大事业,”有效的教学行为力戒随意和轻率,都必须遵循必要的教学规范。首先教学是一套完整的行为序列,必然包括“引起、维持、促进”等等必要的过程,这些过程相互关联,互相促进,形成合力。所谓“引起”,从阅读教学的角度来说,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形成主动阅读、主动探求的愿望,没有“引起”的蓄势又何谈“维持”?所谓“维持”,主要指在生动的多边对话中进一步引发思考,掌握方法,开展语文实践,获取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并始终保持学生情绪的高涨。所谓“促进”,便是要充分发挥即时评价的激励作用,有效增强学生学习过程中良好的心理体验。总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导学地位,充分发挥所应发挥的示范、引领、点拨、评价、激励作用,做到教学有法。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才是成熟和完备的。2.“常教常新,课有所得”的生长味。万物皆流,“家常味”的语文课堂,只有在常教常新中,方能充分保持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那种可贵的惊异感。新鲜的感受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持续的动力,而“家常课”容易出现的沉闷和重复是学生语文学习新鲜的的头号敌人。“家常味”的语文课堂一定要有语文的课程视野。一是新选教学内容。教学文本仅仅是教学的重要资源,语文教学内容的重构是一门学科性要求很强的“技术”,教师首先要从教学文本中精选出教学内容,“将选文朦胧地顶替语言课程和教学内容,实际上是将课程与教学内容留为‘空白’”[⑦],是在教学上的不作为,还是停在“教教材”的原始阶段,必须实现向“用教材教”的转变。二是新选教学方法。“听说读写”既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形式,也是教学的重要方法,而理想的教学的方法并不是一种教学手段的机械运用,而是多种手段的优化组合,“对话”也被认为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对话是人本真的生存方式和生存形态,雅斯贝尔斯说:“对话便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对话以人及环境为内容,在对话中,可以发现所思之物的逻辑及存在的意义。”[⑧]王尚文教授进一步指出:“听说读写可以是也应该是对话,都具有对话的共通性”。[⑨]三是优化教学策略。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即“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让学’,比传授知识、技能要困难得多,因为它要激发、培养、发展学生对自然,对世界、对人生的好奇心理、质疑心理、探究心理,并且学会质疑,学会探究,学会不断地更新自己。”[⑩]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一复一日的学习中,日有所得,课有所进。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新味朱良志教授在比较了中国的园林和西方的园林后认为,“西方园林有一个内隐的原则,就是‘人是自然的主人’,重人工。中国园林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进而他进一步指出:中国美学“不是欣赏无秩序”,中国美学的审美原则“不是强行通过人为的节奏去改变自然,而是力求体现大自然的内在节奏,表面上的无秩序隐藏着深层的秩序。”[11]倡导清新自然的教学风格,也应是“家常味”的努力的追求。“落花无言,人淡如菊”,教学真诚、自然,不事雕琢,更不矫作,在一种随意中显现出教学“深层的秩序”。这种“深层的秩序”是一种“无教而教”,不为教而教,不为学而学,就像是最朴实的生活,看似随意,实则有心。“家常味”课堂可贵的就是一种“家常”的气息,从学生生活中引入话题,到文本中去体验生活,带着别样的生活的体验离开课堂。“家常味”课堂是轻松的,带着些许在文本中“散步”的味道,然而“家常味”课堂又是严谨的,学生总能在一个又一个的40分钟内体验到某种深刻之处,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收获,总会有或多或少的留恋和回味。“家常味”的课堂拒绝矫情,拒绝拿腔捏调的“感情”,但绝不能缺少真情。“家常味”的课堂拒绝情感的灌输,拒绝声泪俱下的“表演”,但绝不能缺少诗情。语文是一门感性的学科,形象和情感是构筑课堂丰满外形的基石。“家常味”的语文课堂倡导在课堂上流淌着师生课堂投入的热情,尤其倡导在课堂上涌动着来自与文本会心对话后的“内在的激情”。情感之流发自心底,真诚地孕育,真诚地沟通,真诚地分享,师生或多或少会在课堂上产生“幸福”的体验,感受到课堂上弥漫的淡淡的“微糖风味”,就像百合,就像是茉莉。4.“大道至简,大成若缺”的真实味教学离不开精心的预设,但更期待着精彩的生成。“家常味”的课堂预设是精心的,但绝不追求精致;“家常味”的课堂的生成是精彩的,但绝不追求华美。所以,“家常味”的课堂,意味着真实的课堂。“真即是实,实即是真”。教学首先是师生共有的一种真实的生活方式,一段真实的生活经历。学习,即是真实的生活。“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年多方面的发展和成长;对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12]师生在学习过程中真实的情感体验,往往比知识的传递还加重要,也更加真实可感。因而,教学中师生的生存状态应完全依赖于基本文本基础上师生之间的多重对话,意义的溪流在对话中流动,而绝不应将真实的课堂寄托于诸如媒体、道具、课外资源、事先排练的表演等等语文之外的东西上。当然,现代教学,也应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媒体的便利,以使课堂更丰富,但在教学媒体的运用上,要能做到取之简便、用之有度,行之有效。师生把绝大多数的力气花在对文本本身的品味和琢磨上,放在对经典语言的揣摩、积累和运用上,让学生既得“意”,也得“言”。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家常味”的课堂,绝不排斥美。教学除了理应遵循必要的规范外,更多还是一门艺术。所谓艺术,便是以美尺度来创造课堂。艺术的魅力在于其不可复制性。教学的价值便在艺术的创造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彰显。从规范到技术,从技术到艺术是课堂教学由低到高的三重境界。教学的艺术来源于师者对文本深度的耕犁,